生物無私,以喻聖人之心,虛廓淵靜,應世不逆,若橐之懷風鼓之,以成器物,籥之舍聲吹之,而調音律,應用不絕,而終不可屈也。以況聖人無私無心,而不事愛利也。君平曰:天地釋虛無而事愛利,則變化· 不通,物不盡生。聖人釋虛無而事愛利,則德澤不普,海內不并,恩不下究,事不盡成,何則仁愛之為術也。有分而物類之仰化也。無窮操有分之制,以授無窮之勢,其不相贍,由川竭而益之以沍也。又曰:嘰蝨動於毛髮,則寐為之不安。蚊蝱著於皮膚,則精神騷動,思慮不通。外傷蜂蔓之毒,則中心為之慘痛,末害於耳目,而百節為之不用。此言愛利存于胸中,豈得無屈撓純和耗蠹血氣乎。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言者,謂多有兼愛之言也。多則施行難褊,故數窮屈而不遂,若法天地之虛靜,同橐籥之無心,抱守中和,其自然皆足矣。亦在乎不言之教也。《鴻烈解》曰:王壽負書而行,見徐馮於周。徐馮曰:事者應變而動,變生於時,故知時者無常行。書者言之所出也。言出於知者,知者藏書。於是王壽乃焚其書而舞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運處而無私,中含虛而不屈者,由其神也。故次之以谷神。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夫大人以太虛為空谷,以造化為至神,空谷、至神乃道之體用,豈有死乎。不死之理既甚深冥,又能母養,故曰玄牝。或谷喻天地,神喻大道。今說者以山谷響應為喻,不其小哉。且人能懷豁無方,法太虛之廣,存任神真,資造化之靈,自然形與道合,何死之謂乎。如是,則冥然茂養,物受其賜,故曰玄牝。河上公《章句》:谷音育,訓養也。人能養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人能清靜虛空,以養其神,不為諸欲所染,使形完神全,故不死也。若觸情耽滯,為諸境所亂,使形殘神去,何道之可存哉。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夫太虛造化,萬類由之以出入。既有出入之名,故謂之門。根者,本也。天地雖,大,不能逃其有形,有形之類,咸以虛空太和為其根本,故曰天地根。河上公曰:不死之道在於玄牝。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藏於心,五氣清微為精神聰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與天通,故鼻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藏於胃,五味濁辱為形骸骨肉血豚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人口,與地通,故口為牝也。根者元也,言鼻口之門,乃是通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也。上言谷神不死者,勸人養神之理。此日玄牝之門者,示人鍊形之衍也。故形神俱妙者,方與道同也。夫人有身有神,則有生有死。有生有死不可言道也。流動無常,豈得言靜也。若乃空其形神,忘其物我,是以出無根,故氣聚不以為生,入無竅,故氣散不以為死。不死不生,其谷之神也。生死無常;其浮動之物也。幽深雌靜,湛然不動,其玄牝之謂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綿綿,不絕之貌,此結上養神鍊形之義也。夫養神則深妙冥極,清靜虛空,綿綿若存,感物而起,無有絕時。鍊形則呼吸太和,導接血氣,飲難終之泉,咀延年之草,使其支節宣暢而不勤勞,此方可與天地同根,衆妙共門也。
太虛其谷,造化其神,牝養萬物,綿綿不死,故次之以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
標也。天以氣象廣覆,古今不傾,故稱長也。地以形質厚載,終始永固,故言久也。結喻成義,在乎下文。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 能長生。
結義也。夫天所以長清,地所以久寧者,以其覆載萬物,長育群村,而皆資稟於妙本,反其沖虛,復其杳冥,不自矜其生成之功,而守其常德,故能長生也。又解曰:天地萬物,卓然獨化,咸察自然,而不求饒-益其生,故能長生,此垂誡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聖人無為,身在廟堂,而心游姑射,法天地之覆載,而均養無私,大有處謙而不敢為天下先。其百姓欣戴而不重樂,推而不厭,故身先也。又能忘功忘名,外身寡欲。其天下愛之,如父母,神明祐之,若赤子。故身存也。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生育萬物,而聖人外已全民,皆不以仁恩自恃,豈有自私之心乎。實無私也。無私故能長能久,以其長久,故如能成其私者也。李約曰:夫能不私於己,而私於人,人之私未必成,而己之私已成矣。《鴻殊解》曰: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獻魚,公儀休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不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魚,故弗受。夫受魚,而免於相,雖嗜魚,不能自給魚,無受魚,而不免於相,則能長自給魚。此明於為人為己者也。故曰: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河上公、嚴君平本作以其無私。王弼古本作不以其無私邪。開元御本作非以其無私邪。互有其義,讀者詳之。
聖人後身外身能公於己而私於人,善柔順而利物,故次之以上善若水。
道德真經藏室慕微篇卷之一竟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卷之二
碧虛子陳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