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348-正统道藏洞神部谱箓类-华盖山浮丘主郭三真君事实-宋-沈庭瑞-第7页

公諺所箋注在前,皆有依據。歲月廷長,香火愈盛。或加創建在沈君尸解之後,不載記傳,使後來無由討論,元樞輒不揆庸愚,廣加搜訪,凡所目擊,或得之傳聞,無不悉書而備誌之,將以闡揚真風,皈崇聖化,使四方之士修禳祈禱,各隨其方而加敬焉。將見福遂願,心無感不應,所謂道在邇而不必求諸遠也。儻能依二真遺盲,平直忠孝,濟貧拔難,隨力為之,依此行持,旋即昭應。今有華蓋景跡并三真隨方顯應之地,凡是洞天福地、觀宇峰巖、以至創立壇場,悉皆譜錄于後。
  洞
  紫玄洞,迺浮丘先生、王、郭三真君燕處之地。檢校《神仙圖》錄功過之庭,在第一峰之下,萬丈峭壁之中q洞之門,面三陽之地,象八卦之形,上下縣絕,束西壁立而洞旁有石髮、石耳。奇花異草,怪石巨塊,不可名狀,惟三真上升壇前可遙望。崔鬼蒼石問,隱然有石門二片。青芝綠竹,叢生洞巖;白雲紫霧,簇乎境阜。懷蘊金碧,蓄洩風雷。蓋上靈校籍于中,神仙棲息之府也。歷代方士,或忘命攀綠而上,捫蘿踐草,有若猿揉,傍觀,心膽為碎。由朝至暮,將及洞門,纔離數丈,必有非常之風透體徹骨,玲如冰雪,不容前·進,仍洞府之限正如崑崙,又若蓬島,上闊下斂,無階而升,不過引手叩頭而返。嗟乎仙聖異境,非身能輕舉者,豈造次到哉。
  雷洞,在第一峰之陰,嵌空懸絕,四山瞻望,無路可通。天將雨霧,則雷洞之問雲升一縷,有若飛煙,須臾,蓊冥彌漫,八表風雨立至,雷電交馳,神化獎焉,莫測其妙。謹按《太玄仙品明科經》略云:浮丘、王、郭三仙真君,主隸掌昊楚分野人民生死罪福、五穀豐歉,水旱等籍,故有仙官三十六員、雷神諸司、千將萬兵各領其職也。昔有塑工李某者,自山上而下,至中途,忽見黑雲奔湧,中隱隱如雷。漸近,霹靂】'聲,雲氣中問見雷神褊身皆青,握斧駕車,如是者三,魂飄颺,驚怖倒地。及抵山下,乃知一.雨滂沱,時山上日出,纖雲亦無。今麻溪溪上有雷公嶺,亦二真驅雷之地。
  凹
  煎荼凹,乃浮丘、王、郭三真於此烹茶,殆今名存。
  血木凹,乃王、郭二真遣將吏收縛誅斬精魅之處,血射其木,所以名之,距正壇七里。
  臺
  下馬臺,乃浮丘真君升壇下馬之所。
  著棋臺,乃二真弈棋之所。
  翻經臺,乃二真看經之所。
  嶺
  退心嶺,初登華蓋半山之腰,一嶺橫踞,愈高愈瞼,朝拜之士至此,非篤志堅高,未兔退心,所以名之。
  劍脊嶺,在三峰之問。兩旁下視,萬丈懸崖,僅有一徑,遊人莫不驚怖,以謂如履劍脊也。若志心稱三真之號,願賜祐助,則履如平地,心安神定,不以為難。
  打鼓嶺,李元晏於此置更籌,謂之打鼓嶺。又云擊鼓助戰之所,距崇仙觀二里。
  華大嶺,乃王、郭二真隨從之僕名華大成道,於此嶺朝參,因以名之,後訛為畫樹嶺,距崇仙觀三十里。
  坑
  淨水坑,朝真之士於此盥漱淨穢之所。
  止馬坑,浮丘公升壇於此止馬。
  晉坑,仙瓢也,王郭二真洗瓢之所。
  止晚坑,李元晏統兵至此值夜之所。
  納坑,元晏公兵過,州縣應副糧料,於此納糧食。
  壇
  浮丘壇,迺浮丘燕處之所,今丹井猶存。
  王喬壇,迺王子晉朝師浮丘之壇。
  著衣壇,迺二真著衣見師之處。
  五嶽壇,乃.五嶽聖帝會議人問罪福之所。
  王郭壇,乃王、郭二真遙望閤皂之地,今載《 崇真宮圖》 。
  上升壇,屬建昌麻姑山丹霞洞,仙王峰石殿後。古老相傳,乃浮丘公弟子清虛真人王褒上升之地。每歲春夏,攝蟲形如蠅身入座砌壁,使不害稼,秋,蟲脫殼化去。靈驗非常,迄今如是。
  巖
  隱仙巖,在第一峰之陽,絕嬌,人蹤罕到。或攀援陸之者,毛髮皆聳。及至,則洞室空濛,層崖晃朗。世言昔有仙人隱居其中,而歲久莫得傳焉。
  金鸚巖,乃浮丘養仙雞之所。羽毛為金色,每歲大稔,則金鸚必現,否則隱之。近有樵者時於巖口拾得金雞屎,其堅如石。
  龜鳳巖,屬崇仁,地名戶石麻陂,上距縣正南長安鄉二十四都。其巖廣闊開朗,中安華蓋三仙之像,兼有石門。丐福之士,四序紛然。凡所祈叩,響苔昭彰。
  禮石巖,石峰圓聳,勢欲傾倒,如高簷下覆,有若朝天禮斗之像。橫徑三十餘丈,中可容人正向朝瞰。最高有華蓋仙亭,向北處亦有窩泉,清不涸,俗名裹石。
  華仙巖,屬宜黃縣北三里仙桂鄉二都,巖懸拱似橋,又名橋仙巖,下有觀曰元寶。蓋王郭二真經遊尋師之地。高約二十餘丈,深約四五丈,橫闊十餘丈。
  仙人巖,在建昌南城縣五十里,有王郭二真祠,乃經行之地,亦有隱仙蛻骨於巖者,至今顯應。
  伏虎巖,屬建昌,距南城縣五十里,王郭二真跨虎過此,迨今名存。鄉人創菴崇奉仙祠,又名虎巖山。
  丹井
  浮丘丹井,在山西玉庭觀仙殿前,冬不涸,夏不溢,蓋仙真之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