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可知矣。
春氣溫和,萬物發生,未有枝葉,則其炁脈舒長。夏氣暑熱,萬物長盛,垂枝布葉,則其黑脈盛大。秋氣清凉,萬物收斂,葉皆凋落,則其黑脈輕浮。冬氣寒凝,萬物伏藏,各歸其根,則其炁脈沉重。邪炁盛,則實,故為病在外。精炁奪,則虛,故為病在內。是以善養生者,呼以捐其邪,吸以固其精,精氣之運,不出乎四時之要。今有實訣在乎後。
以兩手上交左右,弩力各三徧。以兩手下交左右,努力各七徧。以兩手屈耀,左右手各七徧。以兩手叉腰,左右努力七徧。以兩手抱頸,以兩肩左右努力,各七徧。右件法,無時行之,則氣和。氣和,則神和。黃素之道何也?黃者,土也。素者,水也。以土和水,甄陶而冶,大器可成。人之初生,本有脾、腎榮衛之,道路由之。今有寶圖,置之於後,可熟識之。
左右太衝,氣榮血衛,皆以二陰之炁,交生於左右腎。先纏脾交之而入肝,入肝而之心,心而之肺。由肺下降,入於二大母指。由二大母指,回達於鼻。鼻引清炁,入於二目。目回真炁,達於兩耳。耳,水之門也。兩耳回聽,入於大海。大海,口也,脾之吐納在焉。
凡天地之正炁,本乎陰陽。陰陽之正體,分為五行。五行之妙用,散為萬物。一人之身,同乎天地。故黃素
之道,得乎氣之交變。何謂交變?吐納是也。吐納之法,有當納而吐,當吐而納,補瀉之義也。如腎克於心,宜吐。而納者,鬱其火炁也。火鬱而生煙,煙焚而焰起,是也。
太上曰:在地成形,在天為炁。形炁之妙,謂之標本。黃素之本在脾、腎,標在口、耳。
高上月官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書卷之一竟
高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書卷之二
人之一身有神,神有炁,炁有門,門有關鍵。啟閉有時,知時而啟,則不泥而着。知時而閉,則能達而行。故順之,使上達。如彼炎火,宿之而明,如彼積水,失之而流。關通天,天通穴,穴通溝,溝通連,連通樓。樓膻,使耳欲聰,使目欲明,使炁欲通,使液欲行,是謂明明。
太上曰:炁生湧泉關,泝流朝天宮。天宮有至門,關鎖不可開。有欲啟其鍵,可以朝丹階。莫認天宮是汝家,汝家本住凌煙霞。風飄飄兮,衣錦衣,左右導從如雲飛。出天門,入天門,天門孰是真仙路,黃素真經有覺悟。嗚天鼓,奏天歌,天鼓、天歌有至和。歌鼓筵中得真酒,真酒如泉流玉波。如此,皆深其義而見其機也。神機之運,補中。補中之法,咽炁。咽炁之法,吞津。吞津之理,漱鍊。如酥之白,如蜜之甘,如乳之香。凡咽炁者,可以止飢。而食三一之法,存三元,而歸於一。會上无腦中,中元脾,下元丹田,理其中,而養其下,推之使上。
耳目之用,貴其聰明。善聽者不聰,善視者不明。聽於无聲,視於无形,无聲无形,莫甚於鬼神而能察者。神光所鑑,神谷所受。鑑之,不能逃其形;受之,不能默其言者,是也。
黃素之說,妙而難。總中炁以養之,故以土貯水,不能次。以水養精,精全神旺,達於耳目,耳目之用在矣。
怡神聚精,洗耳拭目。蒸雲雲出岫,雲出山夾中。靈關開闔,百山在焉。地氣相感,衆木生焉。淨故明,明故能燭。坐而不倚,思而不邪。神聚而怡,精全無虧。山出雲,雲无心而有所之。或作膏雨,雨罷而歸。面欲常澤,髮欲常理,手足欲常摩洗。无久坐,无久起,无久寢睡。
常學《黃素書》說,使心自知之。學吞《黃素》 文,使炁全而滿。
學佩《黃素》文,可以朝於天。黃素在人身,人不自知見。不知《黃素》義,未可通於神仙,入於幽方矣。
黃素真人
凡欲學仙,必知真文。真文者,天地梵炁也。元始得之,以先天地;道君得之,以行道法;老君得之,以度人。世人之身,不得《黃素》真文不生。皆天寶、靈寶、神寶之祖炁也。祖炁結而成字,合而成人。司命下,而披黃素。黃素具,而後生。則黃素本內也,非外也。失之者,不可以生。不知者,亦不可以修行。
右真文八十一字者,脾、腎中炁也;天地五行,土、水中炁也;得之故能生。如學道之士,能逐日燒香,觀之真文,則知脾、腎吐納之炁形也。自一至八十一,吐之,則見其出;咽之,則見其入。各長三寸,闊三寸也。
黃素合炁
右合炁,共二丈四尺三寸,皆五色光。如閉炁止息,即存此炁。存丹田,入于脾,彌羅不散。而視之,雖備五色,而莫不出於黃素也。
高上月官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書卷之二竟
高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書卷之三
黃生素,素生青,青生赤,赤生黃。素與黑同用,故素者又屬肺,此一定之主氣也。及夫二炁交而成夫婦,則黃炁合中,素炁成女,而赤炁成男,男女之別,在是也。且一人之身,先有腎,腎獨陰也,所以有易,心以赤配,非黃不足也。其想見一黃婆,引一赤衣男子,與素衣女子合,女因媒嫁,所以謂之黃素。赤炁有求,非素先媒,終不能合,黃炁交合之義也。今以一身上下五藏之炁,通而為一,而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