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100页

傷脾腎;時嘔眩,時自汗出,傷心;目眩,傷肝;悲恐,短氣不樂,傷肺;不出三年死。一云三日。
  太陽中風,重感於寒濕,則變痙也。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搖頭馬鳴,腰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汗出如雨,時有脫,易得之者,新產婦人及金瘡血脈虛竭、小兒臍風,大人凉濕得痙風者皆死。溫病熱盛入腎、小兒癇熱盛皆痙,痙、瘖、厥、癲皆相似,故久厥成癲,宜審察之。其重者患耳中策策痛,皆風入腎經中也。不治,流入腎,則喜卒然體痙直如死,皆宜服小續命湯兩三劑也。若耳痛腫、生汁、作癰廊者,乃無害也,惟風宜防耳,針耳前動脈及風府神良。
  諸風第二方 灸法
  小續命湯,治卒中風欲死,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強不能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諸風服之皆驗,不令人虛方:
  麻黃防己《崔氏》、《外臺》不用人參黃苓 桂心 甘草 芍藥 芎藭 杏仁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附子一枚 生薑五兩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三沸,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劑必佳。取汗,隨人風輕重虛實也。有人腳弱,服此方至六七劑得瘥。有風疹家,天陰節變,輒合服之,可以防瘖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遠志;如骨節煩疼,本有熱者,去附子,倍芍藥。《小品》、《千金翼》同。《深師》、《古今錄驗》有白木,不用杏仁。《救急》無芎藭、杏仁,止十味。《延年》無防風。
  小續命湯,治中風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側,四肢緩急,遺失便利,此與大續命湯同,偏宜產後失血,并老小人方:#2
  麻黃 桂心 甘草各二兩 生薑五兩 人參 芎藭白术前方有杏仁 附子 防己芍藥 黃苓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錄驗》無桂心,名續命湯。《胡洽》、《千金翼》同。
  又方,治風歷年歲,或歌或哭或大笑,言語無所不及方:
  麻黃三兩 人參 桂心 白术各二兩 芎藭 甘草 防己 黃苓 芍藥 當歸各二兩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覆取汗。
  大續命湯,治肝厲風,卒然瘖瘂,依古法用大小續命二湯,通治五臟偏枯賊風方:
  麻黃八兩 石膏四兩 桂心 乾薑 芎藭各二兩 當歸 黃苓各一兩 杏仁三十枚 荊瀝一升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兩沸,掠去沫,下諸藥,煮取四升,去滓,又下荊瀝煮數沸,分四服。能言未瘥,後服小續命湯。舊無荊瀝,,今增之,效如神。《千金翼》有甘草。
  又方,治大風經臟,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癢不自知方#3:
  獨活 麻黃各三兩 芎藭 防風 當歸 葛根 生薑 桂心 茯苓 附子 細辛 甘草各一兩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老小半之。若初得病便自大汗者,減麻黃;不汗者依方;上氣者,加吳茱萸二兩、厚朴一兩;乾嘔者,倍加附子一兩;啘者,加橘皮二兩#4:,若胸中吸吸少氣者,加大棗十二枚;心下驚悸者,加狹苓一兩;若熱者,可除生薑,加葛根。初得風未須加減,便且作三劑,停四五日已後,更候視病虛實平論之,行湯行針,依穴灸之。
  又方,治與前大續命湯同,宜產婦及老小等方:
  麻黃 芎藭各三兩 乾薑 石膏 人參 當歸 桂心 甘草各二兩 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外臺》名續命湯,《范汪》同,云是張仲景方,本欠兩味。
  西州續命湯,治中風痱一作入臟,身體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識人,拘急背痛,不得轉側方:
  麻黃六兩 石膏四兩 桂心二兩 甘草 芎藭 乾薑 黃苓 當歸各一兩 杏仁三十枚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黃再沸,掠去上沬,後下諸藥,煮取四升。初服一升,猶能自覺者,勿熟眠臥,可厚覆,小小汗出已,漸減衣,勿復大覆,可熟眠矣。前服不汗者,後服一升汗,後稍稍五合一服,安穩乃服,勿頓服也,汗出則愈,勿復服。飲食如常,無禁忌,勿見風,并治上氣咳逆。若面目大腫,但得臥,服之大善。凡服此湯不下者,人口噓其背,湯則下過矣。病人先患冷汗者,不可服此湯。若虛贏人,但當稍與五合為佳。間有輒行此湯與產婦及羸人,喜有死者,皆為頓服二升#5,傷多且湯濁不清故也,但得清澄而稍稍服,微取汗者,皆無害也。《胡洽方》、《古今錄驗》名大續命湯。
  大續命散,治八風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頭眩不能自舉,起止顛倒,或臥苦驚如墮地狀,盜汗,臨事不起,婦人帶下無子,風入五臟,甚者恐怖,見鬼來收攝,或與鬼神交通,悲愁哭泣,忽忽欲走方:
  麻黃 烏頭 防風 桂心 甘草 蜀椒 杏仁 石膏 人參 芍藥 當歸 茹《翼》作芎藭 黃苓 茯苓 乾薑各一兩,
  右十五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