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以知為度。
續命煮散,治風無輕重,皆主之方:
麻黃 芎藭 獨活 防己 甘草 杏仁各三兩 桂心 附子 茯苓 升麻 細辛 人參 防風各二兩 石膏五兩 白术四兩
右十五味,粗篩下,以五方寸匕,內小絹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薑三兩,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絕。慎風冷,大良。吾嘗中風,言語謇澀,四肢痑曳,處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絕,得愈。
排風湯,治男子、婦人風虛濕冷,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其肝風發,則面青,心悶亂,吐逆嘔沫,脅滿,頭眩重,耳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拳而臥;其心風發,則面赤,翕然而熱,悲傷瞋怒,張目呼喚;其脾風發,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倒錯,與亡人相隨;其肺風發,則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其腎風發,則面黑,手足不遂,腰痛難以俯仰,痹冷骨疼。諸有此候,令人心驚,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安心定志,聰耳明目,通臟腑,諸風悉主之:
白鮮皮 白术 芍藥 桂心 芎藭 當歸 杏仁 防風 甘草各一兩#7 獨活 麻黃 茯苓各三兩 生薑四兩
右十三味,吹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覆取微汗,可服三劑。
大八風湯,治毒風頑痹嚲曳,手腳不遂,身體偏枯,或毒弱不仁,或風入五臟,恍恍惚惚,多語喜忘,有時恐怖,或肢節疼痛,頭眩煩悶,或腰脊強直,不得俯仰,腹滿不食,咳嗽,或始遇病時,卒倒悶絕,即不能語,便失瘖,半身不隨,不仁沉重,皆由體虛,恃少不避風冷所致,治之之方:
當歸二兩半#8 五味子 升麻各一兩半 烏頭 黃苓 芍藥 遠志 獨活 防風 芎藭 麻黃 秦艽 石斛 人參 茯苓 石膏 黃耆 紫菀各一兩 杏仁四十枚 甘草 桂心 乾薑各二兩 大豆一升,《千金翼》云二合
右二十三味,□咀,以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四升。強人分四服,贏人分六服。
八 風散,治八風十二痹,猥退,半身不遂,歷節疼痛,肌肉枯焦,皮膚瞤動,或筋緩急痛,不在一處,卒起目眩,失心恍惚,妄言倒錯,身上□瘰,面上起疱,或黃汗出,更相染漬,或燥或濕,顏色乍赤乍白,或青或黑,角弓反張,乍寒乍熱方:
麻黃 白术各一斤 羌活二斤 黃苓一斤五兩 大黃半斤 栝蔞根 甘草 欒荊 天雄 白芷 防風 芍藥 天門冬 石膏各十兩 山茱萸 食茱萸 躑躅各五升 茵芋十四兩 附子三十枚 細辛 乾薑 桂心各五兩 雄黃 朱砂 丹參各六兩
右二十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初每日一服,三十日後,日再。五十日知,百日瘥,一年平復。長服不已佳,先食服。
小八風散,治迷惑如醉,狂言妄語,驚悸恐怖,恍惚見鬼,喜怒悲憂,煩滿顛倒,邑邑短氣不得語,語則失忘,或心痛徹背,不嗜飲食,惡風不得去帷帳,時復疼熱,惡聞人聲,不知痛癢,身悉振搖汗出,猥退,頭重浮腫,爪不知痛,頸項強直,口面喎戾,四肢不隨,不仁偏枯,攣掣不得屈伸,悉主之方:
天雄 當歸 人參各五分 附子 天門冬 防風 蜀椒 獨活各四分 烏頭 秦艽 細辛 白术 乾薑各三分 麻黃 山茱萸 五味子 桔梗白芷 柴胡 莽草各二分
右二十味,治下篩,合相得。酒服半方寸匕,漸至一匕,日三服,以身中覺如針刺狀,則藥行也。
烏頭湯,治八風五尸,惡氣遊走胸心,流出四肢,來往不住,短氣欲死方:
烏頭 芍藥 乾薑 桂心 細辛 乾地黃 當歸 吳茱萸 甘草各二兩#9
右九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葈耳散,治諸風方:
當以五月五日午時,乾地刈取葈耳葉,洗曝燥,搗下篩。酒若漿服一方寸匕,日三,作散。若吐逆,可蜜和為丸,服十丸,準前計一方寸匕數也。風輕易治者,日再服;若身體有風者皆作粟肌出,或如麻豆粒,此為風毒出也,可以鈹針刺潰去之,皆黃汁出盡乃止。五月五日多取陰乾之,著大瓮中,稍取用之。此草辟惡,若欲看病省疾者,便服之,令人無所畏;若時氣不和,舉家服之。若病胃脹滿,心悶發熱,即服之。并殺三蟲腸痔,能進食,一周年服之佳。七月七、九且九皆可採用。
治心風虛熱,發即恍惚煩悶,半身不仁,攣急方:
荊瀝 竹瀝各五升 枸杞根白皮 生麥門冬各一升 香豉三合 人參 茯苓 梔子仁 黃苓 芍蠶 桂心 細辛 杏仁 防風 白鮮皮各二兩生薑 石膏 甘草各三兩
右十八味,□咀,以水二斗,和竹瀝、刑瀝,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凡五劑,間三日服一劑。一本用防己三兩。
治虛熱恍惚,驚邪恐懼方:
荊瀝三升 竹瀝二升 香豉三合 牛黃十八銖 生麥門冬 人參各三兩 升麻 鐵精 天門冬 龍齒 茯苓 梔子各二兩#10
右十二味,□咀,以水二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牛黃、鐵精,更煎五六沸,取二升七合#11。分五服,溫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