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129页

未食服五丸,日二,不知漸增,以瘥為度。《肘後》無大黃。
  又方,治瘧經數年不瘥者,兩劑瘥,一月已來一劑瘥方:
  恆山三兩,為末,以鷄子白和,併手丸如梧子大,置銅碗中,於湯中煮令熟,殺腥氣則止。以竹葉飲服二十丸,欲吐但吐,至發令得三服,時早可斷食,而晚不可斷食,可竹葉汁煮糜少食之。
  梔子湯,治同前:
  梔子十四枚 秫米十四粒 恆山三兩 車前葉二七枚,炙乾
  右四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未發一服,發時一服,發後一服,以吐利四五行為瘥,不止,冷飯止之。
  治老瘧久不斷者方:
  恆山三兩 烏賊骨 升麻 鱉甲 附子各一兩
  右五味,□咀,絹袋盛,以酒六升漬之,小令近火,轉之一宿成。一服一合,比發可數服,或吐下。
  治瘧無問新久者方:
  小便一升半 蜜三匕
  右二味,煮三沸,頓服。每發日平旦時服,自至發勿食,重者漸退,不過三服瘥。
  又方:
  鼠尾子#9 車前子各一虎口
  右二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未發前服盡。
  又方:
  馬鞭草汁五合,酒三合,分三服。
  又方:
  搗莨若根燒為灰,和水服一合,量人大小強弱用之。
  又方:
  瓜蒂二七枚,搗,水漬一宿服之。
  又方:
  常以七月上寅日採麻花,為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
  故鞋底去兩頭,燒作灰,井花水服之。
  又方:
  服翹揺汁。
  又方:
  桃花末,水服方寸匕。
  治瘧方:
  鱉甲方寸,炙 烏賊骨方二寸 附子炮 甘草各一兩 恆山二兩
  右五味,□咀,以酒二升半漬之,露一宿,明日塗五心手足,過發時瘧斷。若不斷,可飲一合許,瘥。
  蜀漆圓,治勞瘧并治積勞寒熱,發有時,似瘧者方:
  蜀漆 麥門冬 知母 白薇 地骨皮 升麻各三+銖 甘草 鱉甲 烏梅肉 萎蕤各一兩 恆山一兩半 石膏二兩 豉一合
  右十三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再服之,稍稍加至二三十丸。此神驗,無不瘥也。加光明砂一兩。
  烏梅圓,治寒熱勞瘧久不瘥,形體贏瘦,痰結胸堂,食飲減少,或因行遠,久經勞役,患之積年不瘥,服之神效方:
  烏梅肉 豆豉各一合 升麻 地骨皮 柴胡 鱉甲 恆山 前胡各一兩 肉蓯蓉 玄參 百合 蜀漆 桂心 人參 知母各半兩 桃仁八十一枚
  右十六味,為末,蜜丸。空心煎細茶下三十丸,日二服,老少孩童量力,通用無所忌。
  治勞瘧積時不斷,眾治無效者方:
  生長大牛膝一握,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第一服取未發前食頃,第二服取臨發時。
  大五補湯,治時行後變成瘴瘧方:
  桂心三十銖 遠志 桔梗 芎藭各二兩 茯苓 乾地黃 芍藥 人參 白术 當歸 黃耆 甘草各三兩 竹葉五兩 大棗二+枚 生枸杞根 生薑各一斤 半夏 麥門冬各一升
  右十八味,□咀,以水三斗,煮竹葉、枸杞,取二斗,次內諸藥,煎取六升。分六服,一日一夜令盡。
  鯪鯉湯,治乍寒乍熱,乍有乍無,山瘴瘧方:
  鯪鯉甲十四枚 鱉甲 烏賊骨各一兩 恆山三兩 附子一枚
  右五味,□咀,以酒三升漬一夕。發前稍稍啜飲,勿絕,吐之,兼以塗身,斷食,過時乃食飲。
  烏梅圓,治肝邪熱為瘧,令人顏色蒼蒼,氣息喘悶,戰掉,狀如死者,或久熱勞微動如瘧,積年不瘥方:
  烏梅肉 蜀漆 鱉甲 萎蕤 知母 苦參各一兩 恆山一兩半 石膏二兩 甘草 細辛各十八銖 香豉一合
  右十一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飲服亦得。
  治心熱為瘧不止,或止後熱不歇,乍來乍去,令人煩心甚,欲飲清水,反寒多不甚熱者方:
  甘草一兩 蜀漆三兩 恆山 鱉甲各四兩 石膏五兩 香豉一合#10 梔子 烏梅各三十枚 淡竹葉切,二升
  右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恆山圓,治脾熱為瘧,或渴或不渴,熱氣內傷不泄,令人病寒,腹中痛,腸中鳴,汗出方:
  恆山三兩 甘草半兩 知母 鱉甲各一兩
  右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未發前酒服十丸,臨發時一服,正發時一服。
  恆山湯,治肺熱痰聚胸中,來去不定,轉而為瘧,其狀令人心寒,寒甚則發熱,熱間則善驚,如有所見者方:
  恆山三兩 甘草半兩 秫米三百二十粒#11
  右三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至發時令三服盡。
  又方,治腎熱發為瘧,令人凄凄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身掉不定,手足寒方:
  恆山三兩 烏梅三七枚 竹葉切,一升 香豉八合 葱白一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