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264页

,擁結為癰疽也。不言熱之所作,其後成癰。又陽氣湊集,寒化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也。由人體有熱,被寒冷搏之,而脈凝結不行,熱氣擁結成癰疽。方有灸法,亦有溫治法,以其中冷未成熱之時;其用冷藥帖薄之,治熱已成,以消熱令不成膿也。赤色腫有尖頭者,藜蘆膏傅之。一云醋和蚌蛤灰塗,乾則易之。
  余平生數病癰疽,得效者皆即記之。考其病源,多是藥氣所作,或有上世服石,遂令子孫多有此疾。食中尤不宜食麯及酒、蒜,及慎溫床厚被,能慎之者,可得終身無他。此皆躬自驗之,故特論之也。
  五香連翹湯,治一切惡核、瘰、癰疽、惡腫患背方:
  青木香 沉香 丁香 熏陸香 麝香 射干 升麻 獨活 寄生 連翹 通草各二兩 大黃三兩
  右十二味,□咀,以水九升,煮取四升,內竹瀝二升更煮,取三升,分三服,取快利。《肘後》方有紫葛、甘草,無通草,治惡肉、惡脈、惡核、風結腫氣痛。《要籍喻義》有黃耆、甘草、芒硝各六分。《千金翼》云:未瘥,中間常服佳。與小兒篇方相重,小有異處。
  黃耆竹葉湯,治癰疽發背方:
  黃耆 甘草 黃苓 芍藥 麥門冬各#3三兩 當歸 人參 石膏 芎藭 半夏各二兩 生薑五兩 生地黃八兩 大棗三十枚 淡竹葉一握
  右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葉,取一斗,去滓內藥,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行二#4十里久,日三夜一。
  八味黃耆散方:
  黃耆 芎藭 大黃 黃連 芍藥 莽草 黃苓 梔子仁各等分
  右八味,治下篩,雞子白和如泥,塗故帛上,隨腫大小傅之,乾則易。若已開口,封瘡上,須開頭令歇氣。
  王不留行散,治癰腫不能潰,困苦無聊賴方:
  王不留行子三合,《千金翼》作一升 龍骨 當歸各二兩 野葛皮半分 乾薑 桂心各一兩 栝蔞根六分
  右七味,治下篩,食後溫酒服方寸匕,日三,以四肢習習為度,不知稍加之,令人安穩,不覺膿自漬,即著瘡痂平復,神良。此浩仲堪方。隋濟闍黎所名為神散,癰腫即消。《千金翼》 云:治癰疽及諸雜腫已漬,皆服之。
  內補散,治癰疽發背,婦人乳癰、諸癤,未潰者便消,不消者令速潰疾愈方:木占斯 人參 乾薑一雲乾地黃 桂心 細辛 厚朴 敗醬防風 栝蔞根 桔梗 甘草各一兩
  右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藥入咽覺流入瘡中。若癰疽灸之不能發壞者,可服之。未壞者去敗醬,已發膿者內敗醬。服藥日七八服,夜二三服,以多為善。若病在下,當膿血出,此為腸癰也。諸病在裹,惟服此藥,即覺其力,痛者即不痛,長服洽諸瘡及疽痔。瘡已潰便早愈,醫人不知用此藥,發背無有治者。若娘覺背上有不好處而渴者,即勤服之,若藥力行,覺渴止,便消散。若雖已壤,但日夜服之勿住藥,腫自消散,不覺去時。欲長服者,當去敗醬。婦人乳癰,宜速服之。一方無桂心,一名木占斯散,主癰腫堅結,若已壞者速愈,未壞者使不成癰便消。張文仲無桂心,劉涓子云此是華佗方。
  排膿內塞散,治大瘡熱退,膿血不止,瘡中肉虛疼痛方:
  防風 茯苓 白芷 桔梗 遠志 甘草 人參 芍藥 當歸 黃耆各一兩 厚朴二兩 桂心二分 附子二枚 赤小豆五合,酒浸熬之
  右十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豬蹄湯,治癰疽發背方: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 黃耆 黃連 芍藥各三兩 黃苓二兩 薔薇根 狼牙根各八兩
  右七味,□咀,以水三斗,煮豬蹄令熟,澄清取二斗,下諸藥,煮取一斗,去滓,洗瘡一食頃,以帛拭乾,帖生肉膏,日一#5。如痛,加當歸、甘草各二兩。
  又方,治癰疽發十指,或起膀胱,及發背後生惡肉者方: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 當歸 大黃 芎藭 芍藥 黃苓  獨活 莽草各一兩
  右八味,□咀,以水三斗煮豬蹄,取八升,去之,內諸藥,煮取四升,去滓,漬瘡兩食頃,洗之,拭令乾,傳麝香膏。
  麝香膏,治癰疽及發背諸惡瘡,去惡肉方:
  麝香 茹一作真珠 雄黃 礬石各一兩
  右四味,治下篩,以猜膏調如泥塗之,惡肉盡止,卻傅生肉膏。
  食惡肉膏方:
  大黃 芎藭 莽草 真珠 雌黃 附子生用,各一兩 白斂 礬石 黃苓 茹各二兩 雄黃半兩
  右十一味,□咀,以豬脂一升半,煎五六沸,去滓,內茹、礬石末,攪調傅之瘡中,惡肉盡乃止。
  治癰腫惡肉不盡者方:
  蒴藋灰一作藋灰 石灰《肘後》作白炭灰
  右二味,各淋取汁,合煎如膏,膏成傅之,食惡肉,亦去黑子。此藥過十日不中用。
  又方:
  生地黃汁煎如膠,作餅子帖之,日四五度。
  食惡肉散方:
  硫黃 丹砂 麝香 漆頭茹 馬齒礬 雄黃 雌黃 白礬各二分
  右八味,治下篩,以粉之,吮食惡肉。《千金翼》薄帖篇無白礬、雌黃,有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