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卻後三歲,麥熟而死。
脈來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臟無氣。卻後二歲,桑椹赤而死。
脈來十投而一止者,四臟無氣,歲中死。得節不動,出清明死,遠不出穀雨死矣。
脈來五動而一止者,五臟無氣,卻後五日而死。
脈一來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
脈二來而久住者,病在肝,枝中治。
脈三來而久住者,病在脾,下中治。
脈四來而久住者,病在腎,間中治。
脈五來而久住者,病在肺,枝中治。
五脈病,虛羸人得此者死。所以然者,藥不得而治,針不得而及,盛人可治,氣全故也。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五竟
#1積:原作『即』,據影宋刻本改。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六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平脈方
扁鵲診諸反逆死脉要訣第十四
扁鵲曰:夫相死脈之氣,如群烏之聚,一馬之馭,系水交馳之狀,如懸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堅關之裹,不在榮衛,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脈病人不病,脈來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來既絕而止,時時復起,而不相連屬也。雀啄者,脈來其數而疾,絕止復頓來也。又經言:得病七八日,脈如屋漏、雀啄者死。脈彈人手如黍米也。
脈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死。彈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動數而隨散亂,無復次緒也。
脈困,病人脈如蝦之遊,如魚之翔者死。蝦遊者,苒苒而起,尋復退沒,不知所在,久乃復起,起輒遲而沒去速者是也。魚翔者,似魚不行,而但掉尾動,頭身播而久住者是也。
脈如懸薄卷索者死。
脈如轉豆者死。
脈如偃刀者死。
脈涌涌不去者死。
脈忽去忽來,暫止復來者死。
脈中侈者死。
脈分絕者死。上下分散也。
脈有表無裹者死,經名曰結,去即死。何謂結?脈在指下如麻子動搖,屬腎,名曰結,去死近也。
脈五來不復增減者死,經名曰代。何謂代?脈五來一止也,脈七來是人一息,半時不復增減,亦名曰代,正死不疑。
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有連年月而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具知也。
設病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弦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滑而微者死。
病若吐血,復鼽衄者,脈當得沉細,而反得浮大牢者死。
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反得手足四逆,脈反沉細微者死。
病若大腹而泄,脈當微細而澀,反得緊大而滑者死。此之謂也。
經言:形脈與病相反者死,奈何?然:病若頭痛目痛,脈反短澀者死。
病若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
病若腹滿而喘,脈反滑利而沉者死。
病若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耳聾,脈反浮大而澀者死。《千金翼》云:脈大者生,沉運細者難治。
病若目□□,脈反大而緩者死。
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為逆,逆者死,不可治。
脈來沉之絕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一作半日。
脈來微細而絕者,人病當死。
人病脈不病者生,脈病人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應,脈絕者死。
脈當大反小者死。
肥人脈細小如絲欲絕者死。
贏人得躁脈者死。
人身澀而脈來往滑者死。
人身滑而脈來往澀者死。
人身小而脈來往大者死。
人身大而脈來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脈來往長者死。
人身長而脈來往短者死。
尺脈上應寸口大遲者,半日死。《脈經》云:尺脈不應寸,時如馳,半日死。
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有相反,有一反逆,即為死候也。
診百病死生要訣第十五
凡診脈,當視其人大小長短及性氣緩急,脈之遲速,大小長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凶。
診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死。傷寒已得汗,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溫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脈大疾者生,脈細小難得者,死不治。
溫病時行大熱,其脈細小者死。《脈經》時行作穰穰。
溫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出,脈堅強急者生;虛緩者死。
熱病二三日,身體熱,腹滿,頭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者,八日死。四五日,頭痛,腹痛而吐,脈來細強,十二日死。八九日,頭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之不彈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軟一作喘不散一作數者,當瘖,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