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342页

倉掾、內嗇吏。
  五臟輸:十四椎、五椎、九椎、三椎、十一椎。
  六腑輸:十九椎、十八椎、十椎、十六椎、十二椎、十三椎。
  五臟募:京門、巨闕、期門、中府、章門。
  六腑募:中極、關元、日月、天樞、中管、石門。
  五臟脈出:涌泉、中衝、大敦、少商、隱白此心包絡經,心經出少衝。
  流甲乙作留:然谷、勞宮心經流少府、行間、魚際、大都。
  注:太谿、大陵心經注神門、太衝、太泉、太白。
  過:水泉、內關心經過通里、中封、列缺、公孫。
  行:伏留、間使心經行靈道、中郄、經渠、商丘。
  入:陰谷、曲澤心經入少海、曲泉、尺澤、陰陵泉。
  六腑脈出:至陰、少澤、竅陰、陽、厲兌、關衝此三焦經出。
  流:通谷、前谷、俠谿、二間、內庭、腋門。
  注:束骨、後谿、臨泣、三間、合谷、中渚。
  過:京骨、腕骨、丘墟、合谷、衝陽、陽池。
  行:崑崙、陽谷、陽輔、陽谿、解谿、支溝。
  入:委中、小海、陽陵泉、曲池、里、天井。
  五竅:耳二陰、舌口、目、鼻、唇。
  五養:骨精、血脈、筋、皮毛、肉。
  五液:唾、汗、相、涕、涎。
  五聲:呻噫、言、呼、哭、歌。
  六氣:呬、吹、呼、呵、噓、嘻。
  五神:志精、神性,又作脈神、血魂、氣魄、意智,又作營意。
  五有餘病:脹滿、笑不止、怒、喘喝仰息、涇溲不利。
  五不足病:厥逆、憂一作悲、恐、利少氣、四肢不用。
  六情:惡哀、怵慮一作惠好、好喜一作直喜、威怒、樂愚、貪狼、廉貞、陰賊、寬大、公正、奸邪。
  八性:欲忌、友愛、慈惠悲、氣正、公私怨。
  五常:智謀、禮哲、仁肅、義乂、信聖。
  五事:聽聰、視明、貌恭、言從、思睿。
  五咎:急、豫、狂、僭、蒙。
  五音:昤味、肆呼、諷、唱、歌。
  五聲:羽四十八絲、徵五十四絲、角六十四絲、商七十二絲、宮八十一絲#5。
  五色:黑、赤、青、白、黃。
  五味:鹹、苦、酸、辛、甘。
  五臭:腐、焦、膻躁、腥、香。
  五宜子來扶母:酸、甘、苦、鹹、辛。
  五惡味之惡:甘、鹹、辛、苦、酸。
  五惡氣之惡:燥、熱、風、寒、濕。
  五數;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
  五行:水、火、木、金、土。
  五時:冬、夏、春、秋、季夏。
  五形《外臺》云:外應五行之形,內法五臟之象:曲、兌、直、屈#6、圓。
  五畜:豕《外臺》云豕鼠、羊《外臺》云蛇馬、鷄《外臺》云虎兔、犬《外臺》云猴鷄、牛《外臺》云龍羊犬牛。
  五穀:大豆、麥、麻、稻黃黍、稷。
  五果:栗、杏、李、桃、棗。
  五菜:藿、越、韭、葱、葵。
  論曰:假令人腎、心、肝、肺、脾為臟,則膀胱、小腸、膽、大腸、胃為腑。足少陰為腎經,足太陽為膀胱經。下至五臟、五果、五菜皆爾,觸類長之,他皆仿此。《外臺》續添二十三條,本非《 千金》 之舊,今更不附入。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八竟
  #1法: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2為腫:此二字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3則:影宋刻本作『在』。
  #4傍通:原作『膀適』,據影宋刻本改。
  #5八十一絲:原『十』下脫『一絲』二字,據影宋刻本補。
  #6屈:影宋刻本作『方』。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九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針灸方
  用針略例第五
  夫用針刺者,先明其孔穴,補虛瀉實,送堅付濡,以急隨緩,榮衛常行,勿失其理。夫為針者不離乎心,口如銜索,目欲內視,消息氣血,不得妄行。針入一分,知天地之氣;針入二分,知呼吸出入,上下水火之氣;針入三分,知四時五行,五臟六腑逆順之氣。針皮毛腠理者,勿傷肌肉;針肌肉者,勿傷筋脈;針筋脈者,勿傷骨髓;針骨髓者,勿傷諸絡。
  東方甲乙木,主人肝、膽、筋膜、魂。
  南方丙丁火,主人心、小腸、血脈、神。
  西方庚辛金,主人肺、大腸、皮毛魄。
  北方壬癸水,主人腎、膀胱、骨髓、精志。
  中央戊己土,主人脾、胃、肌肉、意智。
  針傷筋膜者,令人愕視失魂。
  傷血脈者,令人煩亂失神。
  傷皮毛者,令人上氣失魄。
  傷骨髓者,令人呻昤失志。
  傷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
  此為五亂,因針所生。若更失度者,有死之憂也。所謂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謂愚人妄針必死,不能起生人也。
  又須審候,與死人同狀者,不可為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