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夫不知貴,焉可強哉:今本《抱朴子》作『夫不知者,何可強哉』。
#13 小效:今本《抱朴子》作『試之小效』。
#14 便為無:今本《抱朴子》作『便謂為無』。
#15 若所忌斷:今本《抱朴子》作『若心所斷』。
#16 埋:此下今本《抱朴子》重有『草木之藥』四字。
#17 况人乎:今本《抱朴子》作『何能生人乎』。
#18 玄武:按今本《抱朴子》及下文例,當作『玄黃』。
#19 服之:此下今本《抱朴子》有『三九圭』三字。
#20 皆來侍見如形:今本《抱朴子》作『皆來侍之,見如人形』。
#21 火:此下今本《抱朴子》有『之』字。
#22 缺盆汗:按今本《抱朴子》當作『缺盆汁』。
#23 而能:今本《抱朴子》作『而已』,屬上讀。
#24 盡命奄歿之徒:今本《抱朴子》作『奄忽終歿之徒』。
#25 慢:四庫本作『侮』,今本《抱朴子》作『謗』。
#26 輕以其:叢刊本、四庫本均作『輕易』。《抱朴子》『其』下有『方』字。
#27 或王侯:今本《抱朴子》作『何用王侯』。
#28 在:此上今本《抱朴子》有『不』字。
#29 難:此上叢刊本、四庫本有『甚』字,《抱朴子》有『實』字。
#30 其人本儒生:此起至『甚分明』凡四十字,叢刊本、四庫本無。
#31 末:此上今本《抱朴子》有『本』字。
#32 他作此太清小法: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其法』。今本《抱朴子》『他』作『也』,屬上讀,此下為『作此太清丹,小為難合於九鼎』。
#33 艮雪:《抱朴子》作『艮雲』。
#34 夏日之後暴之昇熱:今本《抱朴子》作『夏至之後,爆之鼎熱』。昇(昇)當為『鼎』之誤。
#35 乃:叢刊本、四庫本均作『而』。
#36 成:《抱朴子》作『盛』。
#37 五色:按今本《抱朴子》當為『五石』。
#38 先知:原作『先然』,據四庫本及《抱朴子》改。
#39 吉凶所知:今本《抱朴子》作『吉凶皆知』。
#40 鼓黃銅:今本《抱朴子》作『鼓冶黃銅』。
#41 三歲:四庫本作『逾歲』。
#42 又可以和菟:今本《抱朴子》作『又可以和菟絲』。
#43 太一旬守中石:今本《抱朴子》作『太一旬首中石』。
#44 精室:今本《抱朴子》作『精舍』。
#45 後:今本《抱朴子》作『復』。
#46 左味:今本《抱朴子》作『一味』。
#47 黃玉甌:按《抱朴子》當為『黃土甌』。
#48 卒時:今本《抱朴子》作『六十時』。
#49 即成銀:原本無,據《抱朴子》補。
#50 丹:此下按今本《抱朴子》及下文例當有『金』字。
#51 成:今本《抱朴子》作『誠』。
#52 不:按今本《抱朴子》當作『可』。
雲笈七籤卷之六十八
金丹
太上八景四蕊紫漿五珠降生神丹方一首一名《三華飛綱丹》并叙
太上真人所以廣眄眾天,豁落紫空,晏觀七覺,朝遊萬方,寔由四液之飛津,五珠之丹皇矣。遂乘三英以八眄,御飛綱以保真,分神易景,逍遙上清者也。兆觀琅玕之華,則降生之丹立焉。既獲九真之高章,而九陰之戶啟矣。長年在於玄覽,得道存乎精微。所宜注神真氣,棲心冥幾#1。澄五神於紫房,鏡混合於太微。月華合於結璘,日暉洞於鬱儀。靈變朗於九晨,把凝液以虛飛。玉經唱於朗景,煥龍華於扶希。眇眇奔乎冥漢#2,天地欻以推移。立變易於圓塗,電散疾於震雷。居洪淵而不溺,踐兵刃而不危。將塞也,則萬戶鍵#3閉,欲通也,則積滯俱蕩。沉飛無方,隨意所宜,大哉!靈化之丹,與帝一九陰齊其光暉。服盡一劑後,三光而不衰,藥名口訣:
第一絳陵朱兒七兩口訣是丹砂,巴越者是也。
第二丹山日魂四斤口訣是雄黃,取明者。
第三玄臺月華三斤口訣是雌黃也。
第四青要玉女五斤口訣是空青也。
第五靈華沉腴三斤口訣是薰陸香。
第六北帝玄珠一斤口訣是消石。
第七紫陵文侯五兩口訣是紫石英,精#4好者。
第八東桑童子七兩口訣是青木香。
第九白素飛龍八兩口訣是白石英。
第十明玉神珠七兩口訣是真瑰拾芥者。
第十一五精金羊五兩口訣是陽起石。
第十二雨華飛英五兩口訣是雲母,光明者。
第十三流丹白膏九兩口訣是粉霜。
第十四亭炅獨生六兩口訣是雞舌香,味辛者。
第十五碧陵文侯五兩口訣是石黛。
第十六倒行神骨五兩口訣是戎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