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8-正统道藏续道藏

56-续道藏-长生诠经---第1页

長生詮經
  經名:長生詮經。不著撰人。輯諸家養生片段而成。一卷。底本出處:《續道藏》槐字號。
  長生詮經
  清淨經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遺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亦無,湛然常寂。
  陰符經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洞古經
  有動之動出於不動,有為之為出於無為。無為則神歸,神歸則萬物云寂,不動則氣泯,則萬物無生。
  忘於目則光溢無極,泯於耳則心識常淵,兩機俱忘,眾妙之門。
  養其無象,象故常存;守其無體,體故全真。全真相濟,可以長生。天得其真故長,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壽。
  大通經
  靜為之性,心在其中矣;動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滅,心滅性現,如空無象,湛然圓滿。大道無相,故內不攝於有;真性無為,故外不生其心.o如如自然,廣無邊際。對境忘境二不沉於六賊之魔;居塵出塵,不落於萬綠之化。
  定觀經
  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唯一。制而不著,放而不動,處喧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定。
  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惡,強來就喧。以無事為真宅,有為為應邊,若水鏡之為鑒,則隨物而現形。
  胎息經
  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
  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
  胎息銘
  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唯細細,納唯綿綿。坐外亦爾,行立坦然。戒於喧雜,忌以腥羶。假名胎息,實曰內丹。非止治病,次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太上日用經
  日用飲食,禁口端坐,莫起一念,萬慮俱忘,存神定意,眼不視物,耳不聽聲,一心內守,調息綿綿,漸漸呼出,莫教問斷,似有若無,自然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口裹津生,靈真附體,得至長生。十二時中常要清淨。神是氣之子,氣是神之母,如鸚抱卵,存神養氣,能無離乎?
  心印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回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昇。
  水火真經
  欲從心起,息從心定。心息相依,息調心靜。
  文始經
  心感物不生,心生精功交,心不生物生識,物尚非真,何況於識,識尚非真,何況於情。
  目視雕琢者,明愈傷;耳聞文響者,聰愈傷;心思玄妙者心愈傷。
  以神存氣,以氣存形,所以延形;合形於神,合氣於氣,所以隱形。
  吸氣以養其和,孰能飢之?存神以滋其暖,孰能寒之?
  洞靈經
  導筋骨則形全,剪情欲則神全,靖言語則福全。保些二全,是謂聖賢。
  玉樞經
  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
  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謹,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則慧光生,能知謹則聖知全,能知上則泰安定。
  沖虛經
  務外遊不如務內觀,外遊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
  至游者不知所適,至觀者不知所視。
  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晝想夜夢,神形所交,故神凝者想夢自消。
  南華經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挾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三茅真經
  谷虛應聲,心虛應神,神虛應氣,氣虛應精,虛極則明,明極則瑩,超乎精神,而無死生。精從內守,氣自外生,以氣取精,可以長生。
  衛生經
  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當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流,外三寶不誘中而擾。
  洞神真經
  寵辱不驚,肝木自寧;動靜以敬,心火自定。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恬靜無欲,腎水自足。
  元道真經
  草木根生,去土則死;魚鱉沉生,去水則死;人以形生,去氣則死。是故聖人知氣之所在,以為身寶。
  漢天師語
  虛無大道,清淨希夷。不染曰清,不動曰淨,不視日希,不聽日夷,勤此四者,可免輸回。
  純陽真人
  一日清閑一日倦,六神和合自安然。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