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身器界。佛號自空流出。風林水鳥。無非佛音。聞紅螺悟和大師說諸經義。多觸發。戒名淨證。自號樂淨道者。集眷屬課誦兼禪觀。有叢林風。佛七領眾時。自謂如在定中。不自知為經行也。法雲寺傾。發心修建。有放生湖濱見居民活剝羔羊者。歸述其事。道人脫身裘永不服。石香禪宿。問念佛的畢竟是誰。機滯。香痛下鉆錘。了凡首座問。人人有箇影子。為甚步步踏不著他。屢答不契。愧甚。月餘疑情不釋。一夕吹燈。大聲曰。踏著了也。嘗曰。參禪人易蹈空。念佛人恒著有。真了悟者。隨願往生。萬牛莫挽。病增劇。形消損。神炯然。坐九晝夜。知時至。囑後事纖悉無遺。或曰。何不全體放下。答曰。早自空空。更教放箇甚麼。西齋悲不自勝。道人曰。生死本是空花。癡兒何作此態。心持哭失聲。道人笑曰。不要癡了。日午。請接引佛像到。開目注視良久。自以手整巾。怡然逝。頂猶溫云。

  陸嫗事迹

    申 報
  蘇州閶門外三樂灣陸姓老嫗。年七十餘。好持齋念佛。光緒丁丑二月十二日。忽自櫛梳沐浴。更換衣服。危坐榻前。手持念珠。朗誦佛號。未幾。寂不聞聲。家人至點燈後。呼其晚飯。不應。逼視之。則已閉目而圓寂矣。

  寶定事述

    石 麟
  世人之善惡。可謂無憑哉。而人人妄欲憑之以各酬其願。既酬而不能久。則又希仙佛賜我以長生不死之地。幻哉心也。然三寶即妄點真。不作揀別。故貪者滿其量。歉者助其力。無一眾生而不得其所欲。佛恩哉。如必欲洞明淨土而後許其往生。往生幾人哉。佛恩之難報第一也。以俗眼而衡得失之輕重。幾疑事理之不可憑。而不知其各有憑依之因。以滿足顯現其一時之果也。但彼雖滿量。佛猶歉然。如兒哺乳。不知五穀。噫。吾於呂李氏寶定之臨終不亂也見之矣。休談品位。且入蓮胎。此為急務。

  楊氏

  楊氏。幼適鎮江吳姓。居北門。中年即喜茹素奉佛。光緒丙子年。染疾。至十二月。困甚。其子明通。懇祈地藏大士。願以己生平誦持之力。為母求生西方淨土。并超脫母氏累劫冤親。楊氏心益感奮念佛。至二十四日坐逝。年七十八歲。其子於其七期。請眾人念佛。至第五日。燭上現蓮花佛像。同見者百餘人。皆發信心。嘆其母子依佛之誠也。

  妙諦子銘(諦適華一年而卒)

    (如皋)石 麟
  江都東鄉花園溝樊氏之寄女姓姜名弟。弟諦音近。故一名妙諦焉。諦如隺羽。如叢蘭。風雨霑之。而不能暢其物之性。死矣。海天妙嚴兩精舍之人。哀而祀之。以其心靈而志遠。初不以迹之滯而墮其神也。神其來乎哉。銘曰。十六大士金剛。四四密護四方。有菩薩名為金剛慈力迅疾灌頂。實與妙諦位中名次相暎護而為吐解脫之光芒。妙諦心莫哀。佛有風雨兼雲雷。令汝解脫還汝願。青青蓮萼空中栽。性霽神融。一印同空。◇字金色化現無量壽。青黃赤白香潔微妙中。十身靈相寫浺瀜(寶華亦有志。其戚也)。○(◇梵書也讀若左)○(位次者以三十七聖圖占修行因果相也)

  船婦事記

    (寧波)周蓮慧
  船婦某。苦子媳於之逆。訴於船客。客教之以淨土法門。且曰。精持佛名。不暇與惡人計長短。即現前解脫也。船婦依而行。久之純熟。佛不離心。一切時皆以念佛為境界。其病也。其死也。其琅琅然念佛而去也。殆有聰明才識之流所不及者(客即孫居士某)。

  遇修傳(所適不善)

    童葆澂
  小兒女之作略。必戔戔於目前。然一見之餘。全神得力。遂成畢生之遭遇。又不可以小兒女測之。必謂出於他人之曲折以完其未竟之志。然不有本因。則緣何自生乎。玉尺之懇切以為遇修者切矣。往來其間。而必成全此遇修者。蔭本也。蔭本以曲中之直。能自拔於流俗。懇懇勤勤。必欲致一人於三寶之前。其心思誠第一。至於能感蔭本之出力。而并深結夫第一緣。以永順乎道場。而棲神於善知識之左右。雖一時遲鈍。而終古長通矣。此一切世間男子之所或未然。而遇修乃獲此。不亦快矣哉。彌陀攝受。萬品千倫。而於極可愍極可重極可惜之孺子。將有不待其近前而速呼善來以引之者。在此遇修歟。在此遇修歟。玉尺未代作佛事之前。與遇修遇。立談不數語。每言其清純之氣。郁郁然。非流俗中人也。

  書本一事

    冒同慶
  本一。姓陳氏。如皋人。幼靈緊。適同邑盧長齡。生二子。能佐夫督其課甚勤。尤喜詩古文詞。年四十二歲。卒於七月二十八日寅時。生於九日未時。癸亥年起信心。己巳年歸依三寶取今名。遂相其夫理如皋刻經局事。終其身。生平於玉尺所作夢遊五律十首。及同邑蔣元亮無量壽佛十頌。最喜誦之。臨時預作一書。命卒後寄磚橋。書中言。受玉尺教澤甚久。於第一義未能直入。有愧師恩。然嚮往大乘。護持佛事。接引後進。始終如一。今雖知死。然魂魄必赴雞園。佐佑刊刻機緣。俟書本全藏之成也(病中每以未見大般若功成為憾)。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