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五年。
乙酉六年(彗星見)。
栴檀佛像至淮南。
丙戌天康元年。
臨海王丁亥光大元年。
戊子二年。
大師慧思自大蘇山往南嶽。
思嘗以般若。法華二經。為眾發解。命門人智顗代講。至一心具萬行。有疑。請決。思曰。汝所疑。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華圓頓旨也。吾昔於夏中。一念頓發。諸法見前。吾既身證。不必致疑。遂以是年至南嶽。謂眾曰。吾寄此山。止期十載。吾身前曾歷此處。指示宿蹟。宛然猶在。又指一林泉勝異處曰。此古寺也。吾昔曾居。俾掘之。基址猶存。自此化道彌盛。陳主屢致供訊。目為大禪。
宣帝(名頊在位十四年)。
宣帝己丑大建元年(齊武平元年)。
智顗辭南嶽往金陵闡化。
顗辭思往金陵宣化。凡說法。辯才無倦。以五時(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判如來一代教相。以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判化儀。以四教(藏通別圓)判化法。謂法華為一乘妙典。出五重玄義(釋名。辯體。明宗論用。判教相)以釋之。依一心三諦示三止觀。(空假中)一一觀心。念念不可得。復示六即。(一理即佛。即本體。以化執名相者。二名字即佛。令未除妄想者。聞名信解。三觀行即佛。令因解修觀。返源達本。四相似即佛。觀行功深。發相似用五分真即佛。得真如用。一念成佛。六究竟即佛。無明永盡。證無所證故)通具三身。(法報化)隨居四土(一常寂光土。法身居之。二實報無障礙土。登地菩薩所居。三方便有餘土。四淨穢同居士。並為應化上。二乘凡夫所居)身土互融權實無礙。晝夜宣演。生四種益。具四悉檀。門人灌頂編記之。為天台教(顗傳章安頂。頂傳縉雲威。威傳東陽威。威傳左溪朗。朗傳荊溪然。皆以教觀輔翼禪宗。後因安史。之亂。會昌之廢。五代兵火之變。幾至失傳。螺溪尋訪舊。聞天台一宗復弘江浙。傳至四明荊溪。中興教觀。至明雲棲宏復闡明之。迄今曲水蓮居。臯亭龍溪之間。傳持未泯。諸方講席。目為性宗)。
大士傳善慧寂。
慧示跡雙林。廣弘法化。如傳所載。甞有偈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四月二十四日示眾曰。此身甚可厭惡。眾苦所集。須慎三業。精勤六度。若墮地獄。卒難得脫。當須懺悔。弟子問。師之發跡。可得聞乎。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次補釋迦。故大品云。有菩薩從兜率天來。諸根猛利疾。與般若相應。即吾是也。言訖。趺坐而逝。七日後有沙門法猛。持繡彌勒像。及九乳鐘來。鎮其龕。
庚寅二年。
辛卯三年。
壬辰四年。
癸巳五年。
甲午六年。
五月周主宇文邕毀像法 發明(大道無形。不可毀也。邕所毀者。乃像法耳。故書法如此)。
沙門惠遠道琳抗論廷辯法師靜藹咼身狥法。
發明 (遠排眾出對。琳抗論酧酢。雖不能迥邕之妄然衛法救世之心盡矣。至藹痛切捐生。捧心而逝。其悲愍血誠。不可泯也。故並書之)。
毀法詔下。沙門惠遠排眾出對。與邕反復論辯。邕皆屈無對。道琳與邕議論二十餘日。酧酢七十番。邕亦不能屈。然邕決欲行。法師靜藹聞詔下。慨然詣闕。上表引見。極陳禍福。指證明白。邕為改容。顧已行之詔不可返。謝遣。欲官之。藹退而泣曰。何忍見之。遂入終南山。號泣七日夜。撰三寶錄二十卷。坐磐石。自條其肉。并腸胃掛松枝上捧心而逝。
乙未七年。
丙申八年。
法師智顗謝遣徒眾隱天台山佛隴峯。
丁酉九年(周主邕感癘疾殂。邕入地獄。受大極苦。求隋文帝救之。見冥報記)。
性宗第三世南嶽大師慧思寂。
思習慈忍行。奉持三聚戒。將順世。囑門人常修法華。般舟。念佛三昧。方等懺悔。期於見證。是年六月二十二日。屏眾泯然而逝。
戊戌十年。
己亥十一年。
庚子十二年。
辛丑十三年(是年隋代周又為隋開皇元年)。
隋(姓楊氏都長安天下為一)。
壬寅(陳大建十四年隋開皇二年)。
長城公(名叔寶立七年)。
癸卯(陳後主叔寶至德元年隋開皇三年)。
甲辰(至德二開皇四)年。
乙巳(三五)年。
丙午(四六)年。
丁未(陳禎明元隋開皇七)年。
祖韜光晦跡。
祖於鄴都化導。四眾皈依。凡三十四年。遂韜光混迹。變易儀相。人莫之測 發明(祖雖償業。尚有六年。然既混迹韜光。宗統之紀。當止於是年)。
第三世祖
諱僧璨。不言姓氏邑里。以白衣謁二祖。得度傳法。後隱舒之皖山。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後周毀法時。祖深自韜晦居無常處。積十餘載。人無知者。至是二祖韜光。祖乃紹化。
戊申(陳禎明二隋開皇八)年。
第三世羅浮祖嗣宗統(十九年)。
隋文帝(名堅代周在位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