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主。大王來請起。曰非但大王。佛來亦不起。王問。佛豈不是汝師。曰是。王曰。見師為甚麼不起。無對。
法眼代云。未足酬恩。
▲僧問圓通和尚。一塵纔起。大地全收。還見禪牀麼。圓通曰。喚甚麼作塵。又問法燈。燈曰。喚甚麼作禪牀。
東禪齊云。此二尊宿語。還明伊問處。不明伊問處。若明伊問處。還得盡善也未。試斷看。忽然向伊道。你指示我更要答話。又作麼生會。莫道又答一轉子。
▲有僧與童子上經了。令持經著函內。童子曰。某甲念底著向那裏。
法燈代云。汝念甚麼經。
▲先淨照禪師。問楞嚴大師。經中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若被物轉。即名凡夫。祇如昇元閣。作麼生轉。嚴無對。
汾陽代云。彼此老大。
▲有僧到曹溪。守衣鉢僧提起衣曰。此是大庾嶺頭提不起底。曰為甚麼在上座手裏。無對。
雲門云。彼此不了。又云。將謂是師子兒。
▲昔高麗國來錢塘。刻觀音聖像。及舁上船。竟不能動。因請入明州開元寺供養。後有設問。無剎不現身。聖像為甚麼不去高麗國。
長慶稜代云。現身雖普。覩相生偏 法眼別云。識得觀音未。
▲有人問僧。點甚麼燈。僧曰長明燈。曰甚麼時點。曰去年點。曰長明何在。無對。
長慶棱代云。若不如此。知公不受人瞞 法眼別云。利動君子。
▲有官人。入鎮州天王院覩神像。因問院主曰。此是何功德。曰護國天王。曰祇護此國。徧護餘國。曰在秦為秦。在楚為楚。曰臘月二十九日。打破鎮州城。天王向甚處去。主無對。
▲老宿有偈曰。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公。
有老宿云。既不識他。當初問甚麼人賃。
▲有僧持鉢到長者家。偶為犬傷。長者指袈裟曰。龍披一縷。金翅不吞。大師全披法服。為甚却被狗齩。
▲宋太宗幸相國寺。問看經僧曰。是甚麼經。曰仁王經。曰既是寡人經。因甚却在卿手裏。無對。
雪竇代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幸開寶塔。問僧。卿是甚人。曰塔主。曰朕之塔。因甚卿作主。無對。
雪竇代云。闔國咸知。
僧朝宗。問甚處來。曰廬山臥雲庵。曰朕聞臥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此。無對。
雪竇代云。難逃至化。
僧入對次。奏曰。陛下還記得麼。曰甚處相見來。曰靈山一別直至如今。曰以何為驗。無對。
雪竇代云。貧道得得而來。
京寺回祿藏經燬。僧乞宣賜。召問。昔日摩騰不燒。如今為甚却燒。無對。
雪竇代云。陛下不忘付囑。
宗甞夢神人報曰。請陛下發菩提心。因早朝宣問左右街。菩提心作麼生發。無對。
雪竇代云。實謂古今罕聞。
▲茶陵郁山主。不曾行脚。因廬山有化士至。論及宗門中事。教看僧問法燈。百尺竿頭如何進步。燈曰噁。凡三年。一日乘驢度橋。一蹋橋板而墮。忽然大悟。遂有頌云。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因茲更不遊方。師為白雲端禪師得度師。
▲唐朝因禪師。微時甞運椎擊土次。見一大塊。戲椎猛擊之。應手而碎。豁然大悟。
▲樓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亦不知其名氏。一日偶經遊街市間。於酒樓下整韈帶次。聞樓上人唱曲云。你既無心我也休。忽然大悟。因號樓子焉。
▲神照本如法師。甞以經王(此字應訛)請益四明尊者。者震聲曰。汝名本如。師即領悟。作偈曰。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臨安府上竺圓智證悟法師。台州林氏子。依白蓮仙法師。問具變之道。蓮指行燈曰。如此燈者。離性絕非。本自空寂。理則具矣。六凡四聖所見不同。變則在焉。師不契。後因掃地誦法華經。至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始諭旨告蓮。蓮然之。師領徒以來。常患本宗學者。膠於筆錄。至以天台之傳為文字之學。南宗鄙之。乃謁護國此庵元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東林偈。(坡偈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曰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庵曰。是門外漢耳。曰和尚不吝。可為說破。庵曰。却祇從這裏。猛著精彩覰捕看。若覰捕得他破。則亦知本命元辰落著處。師通夕不寐。及曉鐘鳴。去其祕蓄。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這漢思量了。一夜却寱語。東坡門外漢。這漢未及門)持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門外漢。(且道是賞伊罰伊。莫錯好)師禮謝 俄有化馬祖殿瓦者。求語發揚。師書曰。寄語江西老古錐。從教日炙與風吹。不是兒孫無料理。要見氷消瓦解時。此庵見之笑曰。須是這闍黎始得。
▲公期和尚。因往羅漢。路逢一騎牛公子。師問。羅漢路向甚麼處去。公拍牛曰道道。師喝曰這畜生。公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