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31-中国撰述史传部诸宗通传-补续高僧传-明-明河-第89页

疾揮。須臾皆盡。長短精觕。無不合作。袁文清公。甞指師謂人曰。此阿羅漢中人也。觀其為文。駸駸逼古作者。渡江以來。諸賢蹈襲蘇李。以雄快直致為誇。相帥成風。積弊幾二百年。不意山林枯槁之士。乃能自奮至於斯也。翰林學士張公翥曰。噩師。儀觀偉而重。戒行嚴而潔。文章簡而古。禪海尊宿。今一人耳。其為縉紳所推許。類若此。師平生著作甚富。悉不存稿。晚年重修歷代高僧傳。筆力遒勁。識者謂。有得於太史遷。日本國王。雖僻在東夷。亦慕師道行。屢發疏迎致之。師堅不往。王與左右謀。欲刧以歸。浙江宣慰使完者都。藏之獲免。自是厥後。凡遇師手蹟。必重購之而去。且詫其能放異光云。其為海外所欽重如此。
泐季泐傳
宗泐。台之臨海人。字季潭。別號全室。八歲從訴笑隱學佛。十四薙落。二十受具。洪武四年。住徑山。 太祖高皇帝。徵江南有道浮屠。師應召稱 旨。命住天界。 上。丕建廣薦法會。於蔣山太平興國寺。宿齋室。却葷肉不御者一月。服皮弁搢玉珪。上殿面大雄氏。行拜獻禮者三。 詔集幽爽引入殿。致三佛之禮。 命師陞座說法。 上臨幸。賜膳無虗日。每和其詩。稱為泐翁。十年冬。 詔師箋釋心經金剛楞伽三經。製讚佛樂章。丁巳。奉使西域還朝。授右街善世。因命育髮。將授以儒職。師姑奉命。至髮長。 上召而官之。師再辭求免。願終釋門。 上嘉歎從之。賜免官說以旌其志。相城道衍。負奇志。搖膝高吟。傍若無人。師每正色責之曰。此豈釋子語耶。學士宋公濂。甞讚師像曰。笑隱之子。晦機之孫。具大福德。足以荷擔佛法。證大智慧。足以攝伏魔軍。悟四喝二玄於彈指。合千經萬論於一門。向上關。如塗毒鼓。撾之必死。殺活機。類金剛劒。觸之則奔。屢鎮名山。教孚遐邇。 詔陞京剎。名溢朝紳。夙受記於靈山之會。今簡知於 萬乘之尊。雲漢昭回。 天章錫和於全帙。寵恩優渥。 玉音召對於紫宸。屹中流之砥柱。轉大地之法輪。信為十方禪林之領袖。而與古德。同道同倫者耶。後追治胡惟庸黨及師。著做散僧。執役建寺。徐察其非辜取還。復領右善世。居無何。以老賜歸槎峰。渡江示寂于江浦之石佛寺。師博通古今。凡經書過目輒成誦。善為詞章。有全室集。行於世。國初高僧師。與復見心齊名。見心疎放。師謹密。故其得禍為尤輕。噫。亦幸耳。
孤峰德禪師傳
明德。號孤峰。明之昌國朱氏子。其父有成。母黃氏。父與普陀山僧玠公交。玠聞雞聲入道。凡說法。必鼓翅為雞號。玠亡已久。母夢玠來託宿。覺而有娠。歷十四月而生。不好戲弄。每跏趺端坐。十七為大僧。慨然有求道之志。首謁竺西坦公於天童。復見晦機熈公於淨慈。二老首肯之。而師弗自是也。繇是。益自策厲。以必證為期。抵雙林。見明極俊公。一見之頃。塤篪恊應。命司藏鑰。會日本遣使。迎明極為國師。師送至海濱。而竺田霖公。亦自雪竇至。見師氣貌不凡。延歸山中。以第一座處之。自是羣疑頓釋。且邀仲芳倫公。結菴於桃花塢。相與激揚。暇則翻閱華嚴經。足不踰戶限者凡五載。名稱日聞。竺田歎曰。人天眼目。儼然猶在。行宣政院。請住松江之東禪。然香以嗣竺田。不忘所證也。再遷集慶之保寧。一坐十五夏。煅煉來學。曲盡善巧。有餘力則為之興廢補壞。細大不遺。令譽益彰。一時名薦紳。莫不願與師交。三遷湖之道場。閱二年。會淨慈虗席。行省丞相康里公固。迎師主之。當元季戎馬紛紜。國事已不可為矣。逮入 聖朝。師以耄年謝歸道場竹林菴。一日示微疾。戒其徒。勿令四眾衣麻哭泣。索觚書偈而逝。壽七十九也。茶毗。頂骨不壞。舍利累累。出灰燼中。塔于東岡。學士宋景濂。為之銘。
介菴良大師傳
輔良。字用貞。介菴其號。蘇州吳縣范氏子。文正公之十葉孫也。年十五。依迎福院薙染圓具。時笑隱。住集慶之龍翔。法道宣振。師往見之。問答之際。棒喝兼施。凡情頓喪。他日笑隱拈語詰之。師發言愈厲。笑隱哂曰。得則得矣。奈第二義何。師弗懈益虔。久之。乃契入。雲空川流。了無留礙。笑隱曰。乃知吾不爾欺。出世秀之資聖。越之天章。移杭之中天竺。時海內大亂。兵燹相仍。南北兩山諸剎。皆化為烈焰。靈隱古稱絕勝覺場。凉烟白草。凄迷于夕照之間。過者為之興歎。康里公。為浙行省丞相。妙揀名僧能任起廢者。莫師為宜。懇命居之。師既至。剪剔荊叢。葺茅為廬。以棲四方學者。雖當凋零之秋。開示徒眾。語尤激切。其言有曰。達磨一宗。陵夷殆盡。汝等用力。如救頭然可也。然百千法門。無量妙義。於一毫端。可以周知。如知之變。大地為黃金。受之當無所讓。否則遺素餐之愧矣。歲月流電。向上之事。汝等急自進修。參學之士。多有因其語而入者。化緣既周。手疏衣貲。入公帑散交游。顧謂左右曰。翌日巳時吾逝矣。及期澡浴。坐而寂。師性簡直。雖面折人過。而胸中無留物。與人交。無少長。一以誠相遇。所造偈詞。初不經意。而語出渾成。有若宿搆。舉揚大法。不務緣飾。而西來之旨自明。復以淨土觀門。若海舟航時。兼修之未甞少怠。其所見。蓋卓然云。
南石文琇禪師傳
南石文琇禪師。儒釋兼修。宗說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