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 打破閻君臺畔鏡 慈風掃蕩障雲消 萬里青天孤逈逈
諸佛子等會也麼。休休休。更莫造罪結冤讐。釣竿還在閻君手。切莫從前再犯鈎。即今施食圓滿。功德周隆。汝等孤魂佛子。向甚麼處安身立命。咦。
覩蓮池不離當處 指淨土只在目前 不勞彈指證菩提 頃刻便參觀自在
迴向偈
施食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會上因緣三世佛 文殊普賢觀自在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歸依三寶。上來設放瑜伽燄口平等甘露法食。功德圓滿。無限良因。普沾沙界。和南聖眾。
瑜伽燄口註集纂要卷下(終)
嘉興楞嚴寺般若堂經貲刻此瑜伽註集纂要二卷。計字□萬□千□百□十□□。該銀□拾□兩□錢□□。
康熈十四年七月比丘 寂暹 識
附增津濟疏
一泗天下 南贍部洲
大清國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某府某縣僧綱司某寺幻住。秉釋迦如來遺教主修燄口法事。比丘某今據某府某縣某鄉貫。居住奉佛。普利薦扷。賑濟孤魂。信 某是夜沐手焚香。一心拜于本師和尚釋迦文佛接引導師彌陀慈父瑜伽會上寶勝如來幽冥教主地藏菩薩廣度羣迷觀音大士興權啟教難陀尊者一陰真宰郡邑城隍土穀靈聰當方司令。惟願同垂慧鑑俯察。葵裏情旨。伏為 切念。冥途杳隔。泉界難通。不憑修薦之功。曷遂超升之理。由是發心。取今 年 月 日延命僧伽 啟建某道場一會。是夜敦請金剛上師。登壇設放瑜伽燄口平等甘露法食。超法界之孤魂。濟河沙之含識。伏以九幽十類。未脫生死之輪。八難三塗。寧免饑虗之苦。今則無遮會啟觀音。現焦面之形。大施門開。尊者設摩伽之斛。請七如來而作證。慈化流芳。結三昧印以加持。悲增護念。化粒米為大地。超沉冥于萬靈德澤四生。恩霑九有。所集功德專伸修薦。某仗此良因。早登覺岸。所冀五衰不現。天宮脫牛領之因。四相皆空。人世樂堯風之化。修羅罷戰。從茲捨盡嗔心。地獄停酸。自此高躋淨域。受甘露味。多生饑火以全消。證金剛智。累劫愚痴而頓釋。伏願胎卵濕化各各悟本性之彌陀。鱗甲羽毛彼彼達惟心之淨土。獲無生忍。入不退地者。
恭 于
三寶證明。賑濟孤魂。文疏
歲 在
康 熙 年 月 日 具
附六道疏式
五衰不現天仙道眾四相皆空人倫道眾乙卯孟秋捨盡嗔心修羅道眾僧自恣日息諸苦惱地獄道眾淨業比丘常獲飽滿餓鬼道眾寂暹謹識速得智慧畜生道眾
跋
余髫年時。側聆先師。祖垂訓曰。既得出俗為僧。當發大弘誓願。凡利生接物之陰功。惟燄口一事為最大因。二六銘心。隨取瑜伽密部。澄神而習繹之。不輟晝夜者。今將二十年矣。盖閱諸家登壇演習。繁簡不同。為有七家燄口八家懺之訛傳。致令好新奇杜撰之端。因茲始矣。所以參差百等。諸方不能一揆也。故今繁簡得中悉遵天機大師行[窾-士+上]。并纂內法師所集本部註文。合成一帙。名註集纂要。呈鑑諸方高賢達士。若以為可。願廣流通大地。若以為不可。乞垂慈誨片言。愽笑大方。合十云耳。
旹丙辰秋日法雲後學寂暹跋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