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門相攝
略有五種。一與六現觀相攝。六者。一思。二信。三戒。四現觀智諦。五現觀邊智諦。六究竟。且大乘攝。成唯識說。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劣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以第四觀通見相修。第五六通見修位故。若二乘人。真見道攝第四少分。相見道攝第五少分。相見道中。唯安立諦。不攝第四。此據尅性。若相從說。三乘真相。俱攝第二第三少分。信通前後。戒通修故。二與十現觀相攝者。一法。二義。三真。四寶。五不行。六後。七究竟。三乘為三。大乘攝彼真現觀全。通真相見。名真現觀。出見道已。餘修名後故。寶及不行。各少分。若依初證及正對治。三惡趣業。異熟不行。即真見道。攝彼二全。正證斷故。若據後起。及以遠分。即二見道。各攝少分。并攝第十現觀少分。前七通名菩薩現觀故。若二乘攝。後三現觀。各取自乘。真實不行。同大乘說。三與七地相攝者。七謂種姓勝解行等。此唯大乘真相見道。攝彼第三地之少分。通入住出。名淨勝意樂故。不依二乘立七地故。四與九地相攝者。一資糧。二方便。三觀行。四見。五修。六有學。七無學。八聖者。九異生。遠近定散趣聖位別。創證後起。有學無學。聖者異生。三位別故。三乘真見。攝彼見全。有學聖地。二各少分。相見攝修。有學聖者。三地少分。問相何不攝見地少分。答彼約真見名見。後起名修。非出見道。方名修地。若出見道。方名修者。應云修地。次後漸立三沙門果。不應言四。初已得故。言證離生已。一切世間漸勝進道。名為修地者。通說後得。及世間智。不唯世間。不爾。如何證沙門果。又言修地立四果者。或隨轉門說。第十六心。亦名為修道。立初果故。准此真見攝見地少分。相見修二地各少分。餘如前說。五攝見與十三住相攝者。謂種姓住等。亦唯大乘。真相見道。攝彼第三住之少分。通三時故。更有多門。略陳且止。
○二量章
現量比量。合以四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癈立。四諸門。
第一出體者
二量各三。一尅勝。且現量體。謂唯取彼遠離分別。緣於自相諸明了智。故理門云。現量者。謂若有智於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雜集第十六云。現量者。謂自正明了。無迷亂義。自正簡離諸妄分別。謂為現量。明了簡離被映障等。無迷亂簡離旋火輪等。離此不正。及不明了。迷亂三緣。名為現量。顯揚第十一云。現量者。有三種。一非不現見。即攝雜集明了。二非思構所成。即攝雜集自正。三非錯亂境界。即攝雜集無迷亂緣。瑜伽第十五。現量亦三。二名非已思應思。即非思構之異名也。餘二名及三。義皆同顯揚。三各有多。廣如彼釋。自正明了無迷亂義。隨應通境及能緣心。皆名現量。今者尅勝。但取彼智。第二相從體者。即現量境。及五色根。亦名現量。瑜伽顯揚皆云。由非不現見。非思搆所成。非錯亂所見。名為現量。又五色根。亦名現量。故瑜伽十五等云。如是現量。誰所有耶。略說有四。一色根現量。謂色相五根所行境。此明境界。能有現量。即是五根。理門論中。解比量已云。彼處亦應於其現因。說為現量。現因即根境。能生現故。皆名現量。第三具攝體者。心及心所。但離於前所說分別。諸不現等皆名現量。若不爾者。自八無智。應非現量。非現量者。即違一切大乘經論。
比量體中。且尅勝體。除現量體。及以非量。餘所有智。皆名比量。故理門云。謂智□是前智。餘從如所說。能立因生。雜集亦言。比量者。謂餘信解。師子覺釋云。此云何。謂除現量所得。餘不現事。決定俱轉等。故似非量。皆非比量。顯揚瑜伽。比量各五。謂相體業法及因果。相謂相貌。如見烟知火等。體謂自體。如見此物體。比餘不見體。業謂業用。如見樹動。知有風等。法謂相屬法。如見無常。比知無我等。因果者。謂因果相比。如見得果。比知修道等。此舉比因。顯所生果。第二相從者。現量智境。及比量境。并知其因。遍宗等智。生比量合。若先若俱。皆名比量。故理門云。審觀察智。從現量生。或比量生。及憶此因。與所立宗。不相離念。由是成前舉所說。力念因同品定有性等故。是近及遠。比度因故。俱名比量。現量智境及比量境。并知因智。為遠因。憶因之念。為近因。理門名為作具作者。作具疎緣。作者近緣。皆名比量。此說自比。若從立者。智方得起。即以立者言。及現比量。并自智因智。憶因之念。故理門云。應知悟他比量所不離。此得成能立故。第三具攝體者。亦因一切王所皆比。不唯是智。現量既通。比非獨智。
第二釋名
言現量者。先離後合。離者。現謂明顯。若境若心。俱悉明顯。明離分別思搆錯亂。顯離映障。量謂量度。能緣之心。及所度境。俱名為量。此離釋已。合釋者。若境名現。心名為量。即現之量。名為現量。依主釋也。此境心合目。若心名現量者。現體即量。以能量心。離諸分別。非或翳等之所覆障。名之為現。能知於境。名之為量。持業釋也。境名現量者。境體名現。心名為量。現體非量。有彼量故。或現屬心。境體非現。亦不名量。如無常等。用彼現心。而為量故。名為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