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字聲 此障即除滅 不見身與心 但觀字因起 等同於太空 常住此等身 是名微細定 自性障皆滅
一心奉請七俱胝佛母尊那(即準提)菩薩真言曼荼羅法(拜觀同上) 世尊入等虗空大海變化神通三昧三摩地。出生大準提明王。說此真言。能令在家出家菩薩。持誦之者。滅一切罪。豐饒財寶。生人天趣。作帝王家子。無有災橫病惱。遇佛菩薩。常得出家。若出家菩薩。具諸禁戒依教修行。現世所求出世間悉地。速得現前也。二手小指無名指。相叉入掌。二中指直豎。頭相著。二頭指頭。附二中指上節側。二大指。各附二頭指側即成妙印。真言曰。
娜麼颯哆(引)喃(引)(一) 三藐三勃駄(引)俱(引)胝南(引)(二) 怛姪(徒也反)他(長引)(三) 唵(引)(四) 折隸(五) 主隸(六) 準提(七) 娑嚩(二合)(引)訶(引)(八)
畫本尊。身黃白色。坐蓮華上。身佩圓光。著輕縠衣。如十波羅蜜菩薩。衣上下皆作白色。以綬帶繫腰。朝霞絡身。以白螺為手釧。其臂釧。七寶莊嚴。一一手小指上。皆著寶環。頭戴寶冠。身垂瓔珞。有十八臂。三目。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施無畏。右三手劍。右四數珠。五俱緣果。六鉞斧。七鉤。八拔折羅。九寶鬘。左二手持如意寶幢。三手蓮華。四澡觀。五索。六輪。七螺。八賢瓶。九般若波羅蜜經。蓮華下畫水池。難陀跋難陀二龍王。共扶華莖。左邊畫持誦人。手執香爐。瞻仰聖者。準提佛母。愍持誦人。垂目顧視。上畫二淨居天。持鬘供養(此準提法。有觀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八臂三十二臂八十四臂之不同。瑜伽大教王經。說準提二十六臂。自毗盧遮那以下。諸佛菩薩金剛明王等。臂有多寡。目亦有多寡。皆從大智變化三摩地所出生。故自不可泥也)。像成。當[巾*((ㄇ@人)/登)]壇中。每日三時持誦。結布字契。二手內相叉。二大指二頭指二小指相合直豎。即成印相。從頂至足。觀一一真言字。屈曲分明。流出光華。照諸六道輪迴苦眾生。深起悲愍。施與安樂。用真言九字。布列己身。即成以如來印八大菩薩所加持身。梵書唵字在頂。為如來烏瑟膩沙。作黃金色。成無相法界。以大拇指觸。梵書左字。在兩目。成烏瑟膩沙大輪。亦作金色。以頭指觸。梵書隸字在頸上。成不動尊明王。手執螺及羂索。作深黑色。復以大指觸。梵書祖字在心。成多羅菩薩。身大青色。現忿怒相。利牙外出。象皮為衣。一手執劒。一手執髑髏。滿中盛血。大拇指觸。梵書隸字在兩肩。成不空羂索菩薩。面有三目。手執蓮華羂索軍持等。或作金色。或作赤色。以大拇指觸。梵書尊字安臍輪中。成本尊尊那菩薩。身作白色。而於身中能生諸佛。以大拇指觸。梵書禰字在兩[月*坒]。成金剛手菩薩。身有圓光。如日壞劫。以小指觸。梵字娑嚩(二合)安兩腨(音喘足肚也)。成伊迦惹吒菩薩。而有三頭六臂。右第一手執寶杖。第二手執羂索。左第一手執[矢*曷]樁誐。第二手執髑髏。身青色。以象皮為衣。以小指觸。梵書訶字在兩足。成嚩日囉(二合)曩契菩薩。身色如月。右二手執劍及鉞斧。左二手執羂索及蓮華。此菩薩是馬頭明王所化。有大威力。若有被德叉迦龍所蠚(音螫)者。一切諸力。無能救度。唯嚩日囉(二合)曩契可為救度。以小指觸。如是結印加持。其身即成金剛不壞。滅一切障。無量吉祥。念誦數畢。即結定印。端身閉目。澄心靜意。想於胸臆間。炳現圓明。如滿月輪。決定能證本清淨心。於圓明中。想梵書唵字。餘八字右旋(此法。吳坤修所刻棱嚴呪疏本最詳)。於圓明上布列。了了分明。心不散動。即與般若相應(但吳刻之書。是全呪文。并加部林等。此九字法最捷。不必泛觀全呪也。少則捷)。其九聖字觀。中唵。前左。次隸(右旋)。次祖。次隸。後尊。次禰。次娑嚩(二合)。次訶。月輪觀成。思惟字義 唵。三生義。亦是一切法本不生義 左。一切法不生不滅義 隸。一切法相無所得義 祖。一切法無起住義 隸。一切法無垢義 尊(又作綜)。一切法無等覺義 禰。一切法無取捨義 娑嚩。(二合)一切法平等無言說義 訶。一切法無因義由一切法不生故。即得不生不滅。由不生不滅故。即得相無所得。由相無所得故。即得無起住。由無起住故。即得無垢。由無垢故。即得無等覺。由無等覺故。即得無取捨。由無取捨故。即得平等無言說。由平等無言說故。即得無因無果。般若相應。無所得。以方便入勝義。證法界真如。以此為三摩地念誦。若尋常方便。誦十萬徧。夢吐黑物。二十萬徧。夢好境界。罪極重者。七十萬徧。罪滅福生也。此三摩地念誦。於一一真言字。實相理相應。不假持珠徧數以為劑限。但證理門。心不散動。住本尊瑜伽為限。得效最速。
若欲知未來事。先塗小壇。令一具相童子。澡浴換衣。以真言加持香。塗童子手。加持華。置其手中。掩童子面。立於壇中。又別加持華。一徧一打童子手背。乃至二十一徧。即問善惡之事。童子皆說。
又法。取一明鏡置壇中。以華加持百八徧。然後誦真言。一徧一擲。打鏡上。即有文字現於鏡面。說善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