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非人与汝。何为常随汝。数数相告语。汝今自当知。彼彼饶益事。
比丘闻已。专精静坐。断诸烦恼。得阿罗汉。(不字函第十卷)。
酒实难持辞五戒 饮之无恶有何愆
未曾有经云。祗陀太子白佛言。向受五戒。酒戒难持。畏脱得罪。今欲舍戒。受十善法。佛言。汝饮酒时有何恶耶。答曰。国中豪族虽时时相率赍持酒食共相娱乐。自余无恶。得酒念戒。不行恶也。佛言。若如汝者。终身饮酒有何恶哉。
假酒方便饮非犯 发言有益妄无妨
又云。昔波斯匿王。游猎饥甚。敕斩厨官。名修迦罗。唯此一人。称王意者。末利夫人闻之。即具酒馔往至王所。共饮相乐。王瞋乃歇。辄妄传命。莫杀厨官。王至明日。颜色憔悴。夫人问。何患耶。王言。昨日饥火所逼。怒杀厨官。悔恨愁耳。夫人笑曰。其人犹在。王大欢喜。王即白佛。末利夫人持佛五戒。犯此饮酒妄语二戒。其事云何。世尊答曰。似此犯戒得大功德。无有罪也。(莫字函)。
无心行欲何为犯 有戒虽亏天亦扶
净诸业障经云。无垢光比丘。持钵。遇淫女咒术。因共行欲。归以自责。投佛。佛问。汝有心耶。曰。我无心也。佛云。汝既无心。云何言犯。(维字函)。
戒消灾经云。印土一家奉佛戒。一儿出外。父母嘱曰。坚持五戒。不得亏犯。至于外国。因遇亲友苦劝遂饮。然后归家。父母闻之。以谓违教。非孝子也。遂即赶出。复至他邦。宿啖人鬼妇家。虽破一戒。尚四戒在。天神护之。鬼不能食。即与鬼妇父母。说佛戒法。领同见佛。佛云。戒法除一切灾。(入字函)。
涓滴油落罪其死 声色面前谁敢看
杂阿含经云。佛告比丘。世间美色在于一处。作种种歌舞。伎乐戏笑。大众云集。若有士夫。不愚不痴。乐乐皆苦。贪生畏死。有人语言。士夫。汝当持满钵油。于彼中过。使一能杀人者。拔刀随后。若失一滴油者。即断其命。而彼士夫。能不念油钵。及杀人者。观彼伎女。与大众不。比丘答言。不也。所以者何。士夫自见其后有拔刀者。常作是念。我若落油一滴。当截我头。唯一心系念油钵。于世间美色众中。徐步而过。不敢顾盻。若有沙门一其心念。不顾声色。是吾弟子。随顺教者。(川字函第四卷)。
他妻不犯功终易 自室能持行乃圆
毗婆沙论。问。何故于非梵行中。惟依离犯他妻。建立学处。而不依离犯自妻耶。胁尊者曰。法王律仪。有法能为障碍遮止。有法不为障碍遮止。有作是说。于他妻等。远离则易。非于自妻。谓处居家。妻子围绕。昼夜习近。恩爱缠心。不能受持。是故不说。复有说者。此是诸佛善权方便。若佛为其制自妻者。则诸国王宰官长者。不能弃舍自妻室故。便白佛言。我不能受如来禁戒。复求请除离自妻室。我等由斯。得有继嗣。故佛惟立离犯他妻。
○又余师言。于自妻室喜足。能不犯者。名为纯一圆满清净梵行。(亏字函第三卷)。
夫妇一床分寝寐 始终全戒没亏违
佛本行经云。毕钵罗耶童子。与跋阤罗女为夫妇。同修梵行。不相染触。若毕钵罗耶。著于睡眠。跋阤罗女。即起经行。若跋阤罗女。著于睡眠。毕钵罗耶。即复经行。如是更互周历年载。终不同寝。此女既睡。一手垂地。忽有一蛇。而夫畏彼蛇螫其手。即衣裹手。擎于妇臂。安放床上。尔时妇觉。责其夫曰。仁与我誓。同修梵行。今乃何故起如是心。夫以实情告之。经十二年。同在一室。各不相触。后同投佛出家。少欲知足。行于头阤。乃长老摩诃迦叶是也。(基字函第六卷)。
见鹅吞珠告恐杀 乍死不言诚护伊
法苑云。昔日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珠师门。时彼珠师为王穿大摩尼之珠。放珠入去。取食以施。有鹅见珠映比丘衣。而作赤色。其状似肉。即便吞之。珠师持食出来。觅珠不知所在。此珠价贵。珠师惊骇。语比丘言。得我珠耶。比丘恐彼杀鹅取珠。不敢以告。珠师言。若不见还。终无相放。即加棒打。尔时比丘告诉无所。而说偈言。
假欲自拥护。会归于当灭。不如坚持戒。为他护身命。舍此危脆身。以取解脱命。我着粪扫衣。乞食以为业。住止于树下。以何因缘故。乃当作偷贼。汝宜善观察。
珠师责比丘言。何用多语。加以绞缚。耳眼口鼻。尽皆血出。是时彼鹅。来趣食血。珠师瞋忿。打鹅即死。比丘见鹅既死。涕泣不乐。向鹅说偈。
○我受诸苦恼。望使此鹅活。今我命未绝。鹅在我前死。
○珠师问比丘言。鹅汝何亲。愁恼乃尔。比丘答言。不满我愿。以偈再答。
○菩萨往昔时。舍身以救鸽。我亦作是意。舍身以代鹅。由汝杀鹅故。心愿不满足。
○比丘具说上因。珠师即剖鹅腹。既得珠已。举声号哭。语比丘言。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即说偈言。
○南无坚持戒。为鹅身受苦。不作毁缺行。此事实难有。忏悔既已竟。比丘还所住。
(府字函第三卷)。
遭贼剥掠系草头 守死不忍断物命
又云。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劫掠。剥脱衣裳。贼惧比丘往告聚落。尽欲杀之。贼中一人。先曾出家。语同伴曰。比丘之法。不得伤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