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报。未曾违失。(对字函第一卷)。
智度论云。知恩报恩者。有人言。我当宿世。福德因缘应得。或言。我自然尊贵。汝有何恩。堕是邪见。此人虽有宿世乐因。今世事不和合。则无由得乐。譬如种谷在地。无雨则不生。不可以地能生谷故言雨无恩。虽所受之物。是宿世所种。父母妻子供奉之人。岂非恩分。(立字函第九卷)。
玉耶不循于妇节 如来一诫乃心归
玉耶经云。给孤长者子妇玉耶。端正姝好。而生憍慢。不事翁姑夫婿。给孤念言。佛能化于一切。即诣具陈。欲屈一饭。而为玉耶说法。化令改过。佛既到家。大小皆来礼佛。惟玉耶不出。佛即变化其舍墙壁。皆如琉璃。内外相见。玉耶惊出。礼佛忏悔。佛告玉耶。女人不当自恃端正。轻慢其婿。何者。端正。除去邪态八十四垢。定意一心。是为端正。不以颜色为端正也。女人身中。有十恶事。一者初生父母不喜。二者举养视无滋味。三者心常畏人。四者父母忧嫁。五者父母生离。六者畏夫喜怒。七者怀产甚难。八者小为父母检录。九者中为夫婿禁制。十者老为儿孙所诃。从生至终。不得自在。玉耶白佛。禀受下贱。不知礼仪。愿训为妇之法。佛言。妇有五善三恶。何等五善。一者夜卧早起。心常恭顺。执事先启。所尊甘美不得先食。二者夫骂无恨。三者不得邪非。四者愿夫长寿。五者夫出整家。何等三恶。一者不事翁姑夫婿。美食先啖。早卧晚起。夫诃应拒。二者心不向夫。念他男子。三者欲其夫死别嫁。佛又告玉耶。世间复有七辈妇。如母妇者。爱夫如父。二如妹妇者。敬夫如兄。三如善知识妇者。诃夫之过。教夫之善。四妇妇者。竭诚事夫。唯和为贵。五婢妇者。务循妇节。不妒声色。如事大家。六怨家妇者。见夫不欢。常如寄客。七夺命妇者。毒心相向。毒药害之。佛言。为五善妇者。常有显名。后得生天。为二恶妇者。常得恶名。后入三涂。玉耶流涕。白佛言。我愚痴。自今以后。改往修来。当如婢妇。奉事翁姑夫婿。尽寿不慢。受戒为优婆夷。佛言。善哉。人谁无过。过能改者。善莫大焉。(言字函第八卷)。
以蚓诳姑头变狗 顺妻杀母自伤躯
冥报记。隋大业中。河南有妇不孝。姑盲两目。妇以蚯蚓为羹。以食之。姑怪其味。窃藏一脔留以示儿。待欲送官。忽然雷雨。其妇乃失。少顷从空而落。身衣如故。易为狗头。语言不异。因问其故。答云。以不孝姑。天神所罚。恶报如此。
○杂宝藏经云。昔有一妇。禀性很戾。每所云为。常与姑反。后作方计。教夫杀母。夫用妇言。便将其母。至旷野中。结缚手足。将欲加害。感彻上天。风雷霹雳霹杀其儿。母即还家。其妇开门。谓是夫主。问言杀未。姑答已杀。此报尤轻。地狱可惧。(以上漆字函第九卷)。
○莫谓家财皆有分 ○若背夫儿自取殃
法苑云。唐李信。为隆政府卫士。显庆年中赴蕃。乘草马一匹。并将草驹。是时风雪。马遂不进。信以蕃期所迫。挞之数鞭。马作人语。我是汝母。为生平避汝父。将硕余米乞女。故获此报。此驹即是汝妹也。偿债向了。何苦敦逼。信闻之惊愕流涕。乃拜谢之。谓曰。若是信娘。当自行归家。马遂前行。信负鞍辔。随之至家。养饲有同事母。屈僧营斋。乡闾咸叹。异之。(书字函第二卷)。
隋大业中。洛阳有人。父丧母寡。一男一女。女嫁后而母亡。二年矣。寒食祭墓。乘驴而往。驴不渡水。鞭其头面血出。既至墓所。放驴而祭。是时妹在兄家。忽见亡母入来。头面血流号哭告女。我避汝兄。送米五升与汝。报受驴身。偿汝兄五年矣。今日水深畏过。汝兄鞭我。头破面裂。偿债垂毕。何太非理也。言讫不见。其兄既还。女先观驴头面血流。如适见母。女抱大哭。以告于兄。言由相符。兄妹恸哭。驴亦垂泪不食水草。兄妹跪请。果是母者。愿为食草。驴即为食。后死葬焉。(书字函第十卷)。
多见冤从亲处起 不生亲想冤自无
忏法云。一切眷属。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对。皆从亲起。若无有亲。亦无有怨。若能离亲即是离怨。何以故尔。若居异处。远隔他乡。如是二人终不得起怨恨之心。得起怨恨。皆由亲近。以三毒根相触恼故。或父母责望于子。或子责望父母。兄弟姊妹。一切皆然。小不适意。便生瞋怒(第三卷)。
一切众生皆父母 坦平心地绝疏亲
忏法云。发菩提心。满十方界。见东方众生。尽是其父。西方众生。尽是其母。南方众生。悉是其兄。北方众生。悉是其弟。下方众生。悉是其姊妹。上方众生。悉是其师长。其余四维。悉是沙门婆罗门等。若受苦时。誓拔其苦。见其受乐。如己无异。恒作度脱众生心。不得佛者。不先成佛。(第二卷)。
父母非亲心最亲 诸佛非道行合道
传灯云。第八祖佛陀难提尊者。年已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见婆须蜜尊者。遽起礼拜。而说偈言。
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为最道者。
尊者以偈答曰。
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
(振字函第一卷)。
善哉慧母方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