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257-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第33页

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此亦别断一疑应云无住则无福德疑也大云二十七疑从此便为第一云无住有福疑今则不取为大段疑数何者缘是答问之中曲分疑也故论云得降伏心故是以次说布施利益不住相者施成就义次后方始文势云自此已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也。
●疏二初科释文意。
初句征者论云若离施等相想云何成就施福若菩萨下释于中三初法说为疑无福不可思以断之东方下喻说可知菩萨无住相下法合。
若离等者释征意也以魏经云不住相想遂疑云若存施想即有施因以有施因方有施果既无施想则无施因因尚不成果何得立如放债须记若忘谁还此疑同无记心中行施也法中亦尔不可思量者以是无相施福故不可思量喻中东方是众方之首是故先明南西北方如次例说法喻皆同不可思量意云非谓无空此空相对义在合中。
●二别辨喻旨。
虚空者无著云犹如虚空有三因缘一遍一切处谓住不住相中福生故二宽广高大殊胜故三无尽究竟不穷故。
遍一切处者谓色非色中皆有空故谓住下法合也住不住中皆有福故谓近感十王住中福远招菩提不住福又近得色身住中福远得法身不住福空虽无相非谓无空福虽不住非谓无福二者宽广即横遍十方高即竖穷三际大即通该横竖如上之义法喻皆大殊胜者喻则三灾不坏法则四相不迁三者无尽究竟不穷盖一义耳然世界有尽虚空无穷有漏有穷无漏无尽三种常义厥在兹焉大抵意云无住之福遍满一切无住之福高大殊胜无住之福究竟不穷犹如虚空思量不及以称法界故得如斯义利昭然复何所惑。
○五结劝。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但应如所教住者问前令不住此又令住住与不住何是何非答前令不住用心此令住于不住不住而住即住真空如鸟不住空却能住空若住于空即不住空也故魏经云但应如是行于布施准此答三问已便合经终入流通分缘空生于如来答处生起疑情所以为断断已又起展转滋多执尽疑除终二十七段由是更有次下经文也。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第五卷
  (终)
校讹第五纸
  (十七行唯北藏作佳楞严寺流通本同误)第十四纸
  (十二行也北藏作九)第十五纸
  (一行冀北藏作翼)第十七纸
  (四行问北藏作闻)第十九纸
  (十三行第三字狱北藏作岳)第二十一纸
  (五行其北藏作具)第二十三纸
  (十行果流通本作界)第二十四纸
  (十行洲北藏作州)第二十六纸
  (八行见字下北藏脱等者二字十四行字北藏作自)第二十七纸
  (二行北藏无众字)第二十八纸
  (十一行檀北藏作坛已上流通本皆同误)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六
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
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
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
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
○二蹑迹断疑。
蹑迹断疑者谓蹑前语迹断彼疑情经中虽不显有疑辞而伏在文内故但言断而不言起也弥勒颂中亦同于此故偈云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
●疏二初约论分文。
论云自此已下示现断生疑心于中文分二十七段。
示现者二意一则空生假设云为二则指示显现故。
●二依论科释二十七如疏列。
○一断求佛行施住相疑。
●疏二初随章叙疑。
疑云为求佛果行施即是住所求佛相云何无住又不住相为因岂感色相之果因果不类故。
为求等者指疑起处也此从不住相布施中来为闻前不住三世空有等相方名真施遂疑云凡所行施盖为求佛既有所求云何无住又不住等者此纵难也设使因成无住此亦非理故次云因果不类故夫为因果必须相类有即俱有空即俱空染净皆尔既若色相是果云何以无住为因则因空果有理恐不然今将果验因因合有住佛说无住是诳我耶。
●二依经断疑四如疏列。
○断之文四初举疑因以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意云于汝意中还可用三十二相之身见法身如来为不可耶此相是起疑之因故举以问。
本只因以相为佛故对前不住相起疑佛举疑起之因问答欲令除断。
释疑起之因也以二乘人唯取丈六相为真佛既将此相为果故不信无住之因因果不相类故佛今举果以问令知果海无相自然于因不惑无住也。
○二防相得以酬。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空生见佛举相以问即知不得相求故答不也。
遮防疑者欲以相求令得见佛故答云不可以相得见论云为防彼相成就得如来身。
遮防等者意恐末代众生不达此理取相为真故此远遮迷见准义则正断空生现行遮防未来种子也遮断之义具在悬谈论云下引证问经中云见论释云成就岂合佛意耶答既作此见必作此证故无违也。
○三释体异有为。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征意云以何义故不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