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文若有下反显也以世界体若是实有不名虚妄分别合是正见世谛说者即前是名也同论云以彼聚集第一义不可说即前即非也同前无物可取小儿等者世谛虽说但是假有凡夫不敏执之为实犹彼小儿如言执物见五蕴者不了法空是法执也取和合者不达众法即我执也二执不亡故名贪着其事也迷于事法所知障也烦恼可知是依二执起于二障也。
○二约止观破我法二。
破我法者前破我法所缘之境令知不实今破能缘我法见心见心乃是所起分别今即破之令亡分别入圣道也故偈云非无二得道远离于我法。
○初除我执二初斥错解。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问答并可知但不解必错解也。
○二遣言执。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征意云以何义故说为不解释意云佛说我人等见非实我人等见是假名我人等见众生不解谓之为实所以前科判云错矣。
论云我见虚妄分别佛说即是不见无著云此显示如所不分别云何显示如外道说我如来说为我见故安置人无我又为说有此我见故安置法无我如是观察菩萨入相应三昧时不复分别即此观察为入方便。
虚妄等者见有我故名为我见体实无故乃云虚妄虚妄无实元是不见如绳处见蛇岂是实见如所下两意一以真如为所如彼真如不分别故二以我法为所我法本无如所知故云何下征如外道下释人无我等者一法界中无我无无我今对有我说于无我权说假言故云安置法无我等者以见是心心所法执有此见名为法执心法不实故言安置此文破法我者是连带引之非谓正意也相应等者入地证如也不分别者离分别障也即此等者若存我法即分别无穷但了二空则自无分别即此二空观为入理之方便也。
○二除法执二初除分别。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意云发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见信解不生法相。
●疏二初明无分别所依二初总征三法。
无著云此显示何人无分别于何法不分别何方便不分别。
显示下节节以疏征起以经答之何人等者即经中发菩提心者于何法者即经中一切法何方便者即经中应如是知见信解也。
●二别释第三二初总标。
此显示增上心增上智故于无分别中知见胜解。
增上心即定也增上智即慧也皆是增胜上法故云增上知见胜解者定慧之后位也。
●二别释二初总彰三义。
于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止三摩提故胜解。
于中者于彼三事之中也若智等者明此三种体即是智但依止方便不同故立三名也奢摩他此云止止即是定智依此定并息万缘唯心独存故云知也毗钵舍那此云观观即是慧依此慧故观察一切委细推求历历分明故名为见此二者知见也三摩提此云等持但以定慧等处名三摩提依此义故名为胜解言依止者名依义立也。
●二转释后义。
以三摩提自在故解内攀缘影像彼名胜解。
自在者定慧无阂故内缘等者既未证真但缘影像以真如法离心缘故今既变影缘如但名胜解从此能引根本正智无分别中为近方便故。
●二正显无分别理。
云何无分别此正显无分别大云云前之方便是加行智今不分别是根本智即亲证真如离能所取名不分别。
云何等者即论释经中不生法相也初句征起次句正显大云下约位释论前方便等者即知见胜解此当地前四加行位今不分别者即不生法相通在十地及佛地也虽满分不同皆用根本无分别智亲证谛理也如唯识见道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二显本寂。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意云所言法相非实有之法相是本无之法相。
无著云此显示法相中不共义及相应义如前已说。
不共者非法相也胜义谛中不容他故离性离相非和合故相应者是名法相也性起为相不离性故如前金中无器不离金也。
○二十六断化身说法无福疑。
论文于此不言断别疑故云外二疏皆摄入前段合疏详文合有是故开之。
●疏二初随章叙疑。
因闻真化非一非异意云若就非一化唯虚假若就非异又唯冥合归一法身即化身终无自体若尔即所说法受持演说无福。
初句指疑起处此从二十五中来意云下立理即化身下指无化体若尔下结成疑也意云能说之佛既虚所说之教岂实持说不实之教宁有福耶。
●二依经断疑二如疏列。
○断之文二初明说法功德。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经之校量可解阿僧祇此云无数发菩萨心者拣余人。
偈云化身示现福非无无尽福论云虽诸佛自然化身作业而彼诸佛化身说法有无量无尽无漏功德。
偈云下标论云下释先牒疑纵之而彼下据理夺之无量下拣有量等斯则三重显于持说之胜也。
○二明说法不染。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征意云云何演说便获如是功德释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