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那提婆第二十一,
罗喉落第二十二,
僧伽那提第二十三,
僧伽那(耶)舍第二十四,
鸠摩罗驮第二十五,
者耶多第二十六,
婆须盘多第二十七,
摩孥落第二十八,
鹤勒那第二十九,
师子比丘第三十,
舍那婆斯第三十一,
优婆掘第三十二,
僧迦罗第三十三,
须婆蜜多第三十四,
南天竺国王子第三子菩提达磨第三十五,
唐国僧惠可第三十六,
僧璨第三十七,
道信第三十八,
弘忍第三十九,
惠能自身当今受法第四十。”
大师言:“今日已后,递相传授,须有依约,莫失宗旨。”
法海又白:“大师今去,留付何法?今(令)后伐(代)人如何见佛?”六祖言:“汝听,后伐(代)迷人,但识众生,即能见佛;若不识众生,觅佛万劫,不得见也。五(吾)今教汝识众生、见佛,更留《见真佛解脱颂》,迷即不见佛,悟者即见法。”“法海愿闻,伐伐(代代)流传,世世不绝。”六祖言:“汝听,吾汝与(与汝)说,后伐(代)世人,若欲觅佛,但识佛、心、众生,即能识佛;即缘有众(生),离众生无佛、心。”
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惠众生佛。
心剑(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一生心若剑(险),佛在众生中;一念吾若平,即众生自佛。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大师言:“汝等门人好住,吾留一颂,名《自性真佛解脱颂》,后伐(代)迷人,识此颂意,即见自心自性真佛,与汝此颂,吾共汝别。”颂曰:
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摩(魔),
邪见之人摩(魔)在舍,正见知(之?)人佛则过,
性众(中)邪见三毒生,即是摩(魔)王来往舍。
正见忽则(除?)三毒生(心),摩(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净(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花(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花(化)身中,
性使花(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身(是)清净因,除即淫(淫即)无净法身!
性中但自离吾(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吾(悟)顿教法,悟即眼前见性(世)尊。
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
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求(救)度世人须自修,
今保(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是(见)大悠悠。
大师说偈已了,遂告门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别。吾去已后,莫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吊门(问)、钱帛,著孝衣,即非圣法,非我弟子,如吾在日一种。一时端坐,但无动无净(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但(坦)然寂净(静),即是大道。吾去已后,但衣(依)修行,共吾在日一种;吾若在世,汝违教法,吾住无益。”大师云此语已,夜至三更,奄然迁化。大师春秋,七十有六。
大师灭度,诸日寺内异香氤氲,经数日不散;山朋(崩)地动,林木变白,日月无光,风云失色。八月三日灭度,至十一月,迎和尚神座于漕溪山葬;在龙龛之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二日始散。韶州刺史韦处(按:处,应作醵)立碑,至今供养。
此《坛经》,法海上座集;上座无常,付同学道祭;道祭无常,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授此法。
如付山(此?)法,须德(得)上恨(根)智,心信佛法,立大悲,持此经,以为衣(依)承,于今不绝。
和尚本是韶州曲江悬(县)人也。如来入涅盘(磐),法教流东土,共传无住,即我心无住。此真菩萨,说真(直?)示,行实喻,唯教大智人,是旨衣(依)。凡度暂修修行行(按:修修行行,似应作修行),遭难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经。如根性不堪林(材?)量,不得须求此法;达立不德(得?)者,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今诸(令识?)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