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菩提。故知此戒。即心地也。此心地戒。从名字菩萨。直至等觉。位位修习。坚固成就。入妙觉位。戒体圆极。诸恶永净。万善悉满。是故名为卢舍那佛。若藏教菩萨。转入别圆者。未得定道。须从师受。已得定道。随发律仪。通教初心。亦复如是。若通教被别圆接者。既入真似二位。随应发得胜妙律仪。不须受得。或为物作则。示现秉受。亦弥善也。问。下卷经云。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又云。国王王子。乃至畜生。变化人等。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今明藏通菩萨不秉此戒。义云何通。答。此经不又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乎。国王乃至畜生。但秉此戒。即属别圆。不得名藏通也。且据‘即入佛位。位同大觉之言。则别教初心。尚非其分。何况藏通。
次更合释会经者。夫以本源心地。出生一切菩萨行位。各各不同。于此菩萨位中。位位修行心地法门。亦复无量。非依心地之法。孰成菩萨之名。非因菩萨之人。孰秉心地之法。人即是法。法即是人。繇人故有大菩提。繇法故有大涅槃。菩提是智。涅槃是理。无理外之智能照于理。无智外之理为智所照。理智双绝。理智圆彰。智无量故。理亦无量。理难思故。智亦难思。交融互摄。横徧竖穷。信如帝网明珠。光光相映。一珠中现一切珠。一切珠中一珠影。一切珠中一切珠。一珠各住一珠位。题称梵网。妙极于斯。又本源心地。不惟出生一切菩萨行位。亦复徧出一切诸法。所谓地狱心。乃至佛心。地狱地。乃至佛地。而兹但云菩萨心地者。以菩萨上同慈力。下同悲仰。徧摄十界之义。尤为明显。且菩萨既论六即。六即便包十界。十界无非心地法门。又菩萨位中。不惟修此三十心十地。亦复徧修一切心地。所谓修于地狱心。地狱地。知即法界。乃至修于佛心。佛地。知即法界。而兹但云菩萨者。以界界既各明六即。则一名即一切名。一义即一切义也。如此义理。无量无边。自非梵网。孰为其喻。故名梵网经菩萨心地也。
四释品字者。梵语跋渠。此翻为品。品者。类也。义类相从。故名为品。此经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二品。今惟第十菩萨心地品上下两卷。什师诵出。然上卷明三十心十地。为入佛果之根源。下卷明十重四十八轻戒。又为行菩萨道之根本。性修因果。义理皆周。饮一滴而知大海。烧一丸而具众香。惟贵精修。不俟多也。
二显体者。略为三义。初明须显体。二正出体。三会异。
初明须显体者。体是主质。乃名下之所诠。种种名言。意欲令人寻名得体。如因筌得鱼。因指得月。若逐名迷体。如捉蛇尾。反遭其螫。世尊所以常为比丘说筏喻也。即如此经。从梵网题名。心地品名。乃至上下二卷全文。一一无非能诠之名。就兹名下。一一皆显所诠之体。得此体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又释名总诠三法。体章别在法身。宗章别在般若。用章别在解脱。教相分别总别。故释名之后。须先显体。体虽法身。必具二德。虽具二德。还属法身。具二德故非纵。属法身故非横。不纵不横。故成妙体。妙体贵极。诸法中尊。一切万行之所归趣。无量功德之所庄严。种种言辩之所诠显。如众星拱宸。众流归海。故以礼释体。明是贵极之法。法身德也。悟此体者。穷法界源。到实相底。故以底释体。明是透彻之宗。般若德也。得此体者。会万殊而不二。徧众法而无遗。故以达释体。明是无碍之用。解脱德也。如此三义。为一妙体。迷之则历劫长沦。悟之则当下具足。经云。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又卢舍那佛。先现虚空光体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诸大众。后开心地法品。意在于斯。
二正出体者。此经以诸佛本源心地为体。言心地。则当体即是。更无他求。言本源。则法尔性德。非关修证。言诸佛。则出障圆明。非同在缠。以卢舍那佛。及一切世尊所证最极清净常住法身。全是众生心性之理。更无少许别法可得。此理即名为体。亦为一切教体。亦为一切行体。此印真正魔外所不能坏。权小所不能滥也。
三会异又二。先会诸经。次会义疏无作戒体。
先会诸经者。此经与华严同一部味。当以法界为体。法界与诸佛本源心地。同体异名。更无别体。又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印。为经正体。实相亦即诸佛本源心地异名。以其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超诸戏论。不可破坏。无相不相。故名实相。以其万法之所从出。万法之所归趣。故名法界。以其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迷悟宛然。体性常住。故名诸佛本源心地。乃至或名法住。或名法位。或名一切种智。或名一实境界。或名中道第一义谛等。无量异名。无量异义。究竟总无别体也。
次会义疏无作戒体者。问。此品既以诸佛本源心地为体。何故智者大师义疏三重玄义之中。第二出体。乃明无作戒体。答。大师但疏重轻戒相。以便行持。故仅列三重玄义。谓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料简。盖戒法惟贵专修。故理体姑置不辨。若辨理体。则自性清净无犯无持。亦无得失。于弘扬戒法。似非所急。故独明无作戒体。用彰修证之门。能如实修。自能合性。又大部教观。既已广开称性圆解。今正示秉戒成修。何须复谈理体。所以于三重中。虽名出体。乃是戒之当体。非是所依理体。以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