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身。太史占曰。犯大神也。皓谢之。有间因尔开信。
吴郡松江浮水石像二躯。昔西晋建兴中像浮松江。有居士朱应。接而出之举高七尺。于通玄寺视背有铭。一名惟卫二名迦叶。
荆州长沙寺瑞像者。东晋太元初见于州城北。行人异之试以刀击。乃金像也。长沙寺僧迎至寺。光上有梵书。云育王所造。梁武闻迎至都。大放光明。及梁灭迎上荆州。至今见在。历代光瑞不可备载。如别所显。
荆州大明寺檀优填王像者。梁武帝以天监元年梦见檀像入国。乃诏募得八十人。往天竺。至天监十年方还。及帝崩元帝于江陵即位。遣迎至荆都。后静陵侧立寺。因以安之。
杨州长干寺阿育王像者。东晋咸和中。丹阳尹高悝见张侯浦有光。使人寻之得一金像无光趺。载顺至长干巷口。牛不复行。因纵之乃径趣长干寺。后数年东海人于海获铜趺浮水上。因送像所果同。后四十年南海获铜光于海下。乃送像所。宛然符合。自晋宋齐梁陈隋唐七代。无不入内供养。光瑞如别。今在京师大兴善寺。摸写殷矣。
凉州南百里崖中泥塑行像者。昔沮渠蒙逊王有凉土专弘福事。于此崖中大造形像。千变万化惊人眩目。有土圣僧。可如人等。常自经行。无时暂舍。遥见便行。人至便止。观其面貌。如行之状。有罗土于地者。后看足迹纳纳。今见如此。
襄州檀溪寺金像行者。东晋宁康中。沙门释道安之所造也。及成就已乃行至万山。明迎返寺。其夕又出至寺门。至山蹋石现一足相。周武灭法。镇副长孙哲。志性凶粗先欲除毁。令百人以索系颈挽之不动。哲大怒。乃至加五百人方倒。振地。哲喜落马寻卒。当毁像时。于腋下倒垂衣内铭云。此像三周甲午当灭。勘以长历。大略符焉。其所蹈石在本寺。今名启法是也。
凉州西番禾县瑞石像者。元魏太延中。沙门刘萨河行至番禾东北。望神御谷而礼曰。此山中有佛像出。若相不具国乱人苦。经八十七载。正光年初风雨震山。像出长三丈许。惟无其首。登即命造随安随落。魏道陵迟分东西矣。后四十年。州东七里□内获石佛首。即以安之。恰然符合。周保定中。像首又落。隋初还复立瑞像寺。炀常西征过之。改为感通寺。今图写多依量莫准。
京师崇义寺石影像者。形长八寸径五寸八楞紫石英色。梁武太清中。有僧从外国将来。遇乱安庐山像顶上。隋炀在蕃镇江阳。见别记往求得之。及登储贰送于曲池日严寺。寺废入崇义寺。京师道俗咸就见之。往往不同。见佛见神。山林幢盖者前后异等。贞观七年敕迎入内。
坊州玉华宫铁矿瑞像者。周武灭法有姜明者。督事夜行。每见山上光明。旦往寻之。有卧石状如像。便斫掘四边。乃是铁矿不可伤损。举身三丈谷中有趺。乃共村人拗举。忽然下流。迳趣趺孔。卓然特立。以状闻奏。时天元嗣。历改元大象。敕其处为大像寺。因开佛法。隋初改为显济寺。
太宗在宫时往礼谒庄严修饰。在宫东三十里大苑内。永徽中改宫立寺。阴闇之夕每放光明。
襄州岘山华严寺卢舍那瑞像者。本是周朝古像。法灭藏之得存。每有凶相以涕出为期。隋文将崩。一鼻涕出。沾污于怀金薄剥起。虽后修饰望还如涕。贞观末年四月内连涕不止。涂污胸怀方可尺许。
太宗升遐方验先兆。至六月内涕又流出。合境同惧。至七月汉水泛溢入城郭。深丈余。今见在。
陈朝重云殿飞入海者。此殿梁武所立。中安像设并是珍宝。梁谢陈登武帝既崩。须葬具欲取殿中珠帐。人力既丰四面齐至。忽见云气围绕。大雨滂注雷电震击。百工奔走。又见火列空中布焰相属。重云大殿其中佛像。一切上腾烟火相映欻然东逝。倾国上望。绝目方止。雨晴即日惟础在焉。月余有人东州来。是日见殿乘空入海。今望海者时往见之。元魏洛京永宁寺塔天震东海。其事略同。
江州庐山文殊师利瑞像者。昔晋名臣陶侃建。旟南海有渔人见海滨有光。白侃令寻之。俄见金像凌波趣船。接铭乃育王所造文殊也。送往武昌寒溪寺。后迁荆州迎像上船。船即没水。远法师迎入庐山。一无有碍。今在山东林重阁。
渝州西百里相思寺北。石山上有佛迹十二枚。皆长三尺阔一尺一寸深九寸。中有鱼文。在佛堂北十五步。见有僧住。
循州东北兴宁县灵龛寺北石上佛迹三十余。大者长五尺已下。
京师大兴善寺。大有灵瑞佛像佛骨佛齿等。
抚州显庆年中有潭州行像。自移来州东二十里。山中道现两迹。长三尺相去五百余里。初不知其来。有人寻山见怪。遍告远近将移就寺不动。刺史以下官人酷旱。步至像所请还州寺。三人捧之至州。随行云布当夜大澍。遂以有年。今在抚州。
隋时蒋州兴皇寺佛殿被焚。中丈六铜像正当栋下。及火发栋坠。像自移南五六尺许。形得安全。四面瓦土灰炭。去像五六尺。曾不尘玷。今在白马寺鸟雀所不侵凌。
简州三学山寺有佛迹。每夜神灯在空。远见近灭。至六斋夜其灯则多。
坊州玉华寺东北慈乌川。武德年中居人郝辩者。素有信向。见鹿群常居山侧异之。遂掘其处得石像一躯。高丈四五。乃移出在川中家内。其相大同玉华寺东者。古老传云。迦叶佛时。此山所藏者四十余躯。今有二现。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