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68-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明-释智旭-第61页

二偈颂。
今初
复次大慧。智识相。今当说。若善分别智识相者。汝及诸菩萨。则能通达智识之相。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曰。智者。别境五心所之一。亦名为慧。或云。因中名慧。果上名智。一往语耳。因亦可名智。果亦可名慧也。识者。八心王之总称。亦摄心所。定相应故。夫智有邪正。识有染净。非必智胜而识劣也。特以施化门中。每作转识成智等说。欲人因语辩义。故今更分别之。虽分别而不随言取义。故名为善也。
大慧。彼智有三种。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云何世间智。谓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云何出世间智。谓一切声闻缘觉。堕自共相希望计著。(唐云。堕自共相)云何出世间上上智。谓诸佛菩萨。观无所有法。见不生不灭。离有无品。如来地人法无我。缘自得生(唐云。观一切法皆无有相不生不灭。非有非无证法无我。入如来地。)大慧。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堕相无相及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超无有相是智。复次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
疏曰。先明智有三种。智是心所。必与心王相应。此显智识皆通上中下也。次明生灭者是识等。此显施化门中。别以世智出世智皆名为识。出世上上智乃名为智。令人转识成智也。长养相。唐作有积集相。非长养相。唐作无积集相。盖有漏现种互为因果。故有积集长养。无漏损生。故无积集长养相也。
复次有三种智。谓知生灭(二译皆列在第二)知自共相。(二译皆列在第一)知不生不灭。
疏曰。此明诸佛菩萨具此三种智也。知生灭者。凡外妄计生灭有无。不知生灭之义。诸佛菩萨亦有世智。能知彼生灭法。而不妄计为有无也。知自共相者。二乘著自共相。不知自共相义。诸佛菩萨亦有出世之智。能知自共相法。而无希望计著也。或依二译。则凡亦执自共相为实为常。诸佛菩萨能知自共相非实非常。二乘执自共相实有生灭。诸佛菩萨能知生灭法。并皆无性也。此二皆是权智。第三知不生不灭。即是实智。
复次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复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复次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疏曰。此重约施化门中。以辨智识差别相也。谓不论知生灭知自共相知不生不灭。但令了达心外无法。则无碍相。故名为智。若妄见有种种境界碍相。所谓若生灭碍相。若自共相碍相。若不生不灭碍相。即皆是识也。又若必藉根境作意三事方便和合。方得生起。则名为识。若无事方便。性自神解。乃名为智。又若不达唯心。妄见有相可得。则名为识。了达唯心。能知相不可得。则名为智。以证自觉圣智境界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出不入。譬如水中月故。如此分别。令人转识成智。皆须因语辨义。不可随言取义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唐云。无相及增胜。智慧于中起)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得无思想法(唐云。离诸分别相得无分别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生于善胜义。所行悉远离。(唐云。远离诸所行)我有三种智。圣开发真实。于彼想思惟。悉摄受诸性。(唐云。分别于诸相。开示一切法。)二乘不相应。智离诸所有。(唐云。我智离诸相。超过于二乘)计著于自性。从诸声闻生。(唐云。以诸声闻等。执著诸法有)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唐云。如来智无垢。了达唯心故)
疏曰。初十句。重颂智识之相。亦于施化门中。以心识为所转舍。智慧为所转得也。次四句。明心意识本离分别。但佛子知其平等无相。声闻不能知也。次四句。明佛子之能证所证。同于如来。能即非能。所即非所。故云所行悉远离也。次四句。重颂佛有三智。旣能照真。又能了俗也。次二句。明三智双照真俗。皆非二乘所能相应。后四句。结明声闻智不同如来智也。二兼辨智识竟。
三破外道转变论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三。初总叙九种。二就一种别破。三结破。
今初
复次大慧。外道有九种转变论。外道转变见生。所谓形处转变。相转变。因转变。成转变。(二云相应)见转变。性转变。(二云生)缘分明转变。(魏云。缘了别。唐云。缘明了)所作分明转变。(魏云。作法了别。唐云。所作明了)事转变。(二云物)大慧。是名九种转变见。一切外道。因是起有无生转变论。(魏云。依九种转变见故。一切外道。说于转变从有无生)
疏曰。此明外道不达唯心。故于九种虚妄转变而起见执。遂生九种转变论也。形者。长短方圆大小等形量也。相者。状貌也。因者。种子也。成者。现行相应法也。见者。能见也。性者。所见暂有名生之法也。缘分明者。能作之众缘也。所作分明者。众缘之所作也。事者。物之当体也。皆如幻梦。非有非无。外道见其转变。不达唯心故或计转变从有生。或计转变从无生也。
二就一种别破
云何形处转变。谓形处异见。譬如金变作诸器物。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