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一日。生南康都昌黃氏。九歲志求出家。母弗許。親族勸母。遂其志。於是從玉山珍禪師于雲居。十二祝髮。既受具。出游方。至蔣山。留二夏。過天禧官講。聽法華。聞輒解了。主講佛光法師。服其頴悟。稱曰再來人也。時鐵山瓊公。道震吳中。往咨叩。就見蒙山異公。公問鄉里。師云都昌。曰舡來陸來。曰二俱不涉。公展兩手。師瞠目視之。遂同居休休庵。久之拜虎巖伏公于徑山。軄其綱維一年。往育王見東巖日公。命典藏。不就。乃省玉山于靈隱。玉山舉庭前栢樹子話。師言下盡釋所疑。辭歸見海印如公于臨江。惠力甚驩。復至金陵崇因。遠峰宏公。迎居第一座。峰遷保寧。眾推師繼席。開堂為玉山之嗣。至治辛酉春。江浙行中書省丞相脫歡公。領行宣政院事。遷師蔣山。泰定乙丑正月。寺燬。而 太子梁王適至金陵。翌日登山。問師云。寺既火矣。佛依何住。對曰。古佛過去。今佛再來。又問。興復如何。對曰。賴有大檀越在。 王頷之。明年。冶銅為大鐘。 王解指碧珠。□□既成。而珠宛在鐘。欵 皇帝萬歲上。色加明瑩。 王與師登寶珠峰。見後麓平衍林木深蔚。可建精藍。命累石識其地。它日躬舉钁開基。出金幣作殿宇。手書崇禧為頟。未幾 王有江陵之行不樂。師為禱寶公得吉。 王指天日。誓有以報靈貺。已而歸。登 大寶。是為 文宗皇帝。天曆元年秋。遣使至山。加寶公號曰道林真覺慈應惠感普濟聖師。暨珠伽黎。授師號曰佛海普印大禪師。改崇禧為崇禧萬壽。賜經一藏。白金器五百兩。黃金五十兩。納失失旛二首。是時改潛邸。為 大龍翔集慶寺。勅行御史臺擇開山者。以師應選。師力辭。舉中天竺訢公以代。二年春。加師大中大夫廣慈圓悟大禪師。住持崇禧蔣山。商議營繕都司事。至順元年秋。御史中丞趙世安。傳旨召師。與龍朔訢公赴 京。九月九日。國師妙總統吏部尚書王士弘。引見于 奎章閣。賜坐勞問。命大禧宗禋院供日廩膳。錫金縷衣貂裘。從行以教等賜有差。次見 皇后 大子。禮遇隆洽。謁 帝師。貺以土番貢米。尋奉 旨頒香五臺。至日祥光現。還 奏。賜納失失袈裟。二年元旦。朝 大明殿。賜金襴衣。 帝在金陵。甞問師。薄蔣粥及三隻襪者。至是復問。師如前□。 帝顧史官虞集書之。復勑集撰蔣山寺碑。三月□□日。 奏復馬司莊之淪於豪民者。就乞還山。 帝堅留。辭至再四。乃命留守張金家奴。設燕於聖安寺。大司徒撒迪監視。給內器皿。極其陳設。明日賜鈔百定。白金百兩。 帝師贐毳衣罽帽等。四月八日。遣中丞趙世安。再賜鈔五百定。給驛馬十疋。傳車二兩。仍勑所經官府衛送。既還山。以所賜。大興營構。穹樓偉殿。殆若天降。未幾遣宣政院使韓家奴。賜鈔五千定。割平江上田五十頃。蠲兩寺田賦。勑素士尚劉二總管。繪者趙院判。造佛菩薩神像。三人者皆國手。非奉 旨不能致也。 帝上僊。師建水陸七晝夜。以報。散之夕。師升座宣法要。有甘露之祥。
今上龍飛之初。屢降褒護之旨。及金幣之錫。 太后又賜黃白金各百兩。雲南金二十兩。鈔二百定。織文二十疋。至正元年春。退處龍蟠庵。明年高公納璘。為行院使。首以徑山聘師。命三返乃起。寺積廢宿逋山崇。浙右臣族。聞師至。爭饋糧贍。學者眾逾二千。五年乙酉春。行臺奉 旨。移師住龍翔。江浙丞相朵而只公。親為敦請。即日乘傳。至金陵。眾隨至。無所容。明年告老于 朝。居廣慈菴。俟 命。七月寺火。時高公為行臺大夫。勉師曰。此 先皇潛邸。江南寺。茲第一。今燬。非師孰能復。師曰。吾責其可□。乃大市材鳩工。眾宇一時皆作。不再期而落成。八年戊子。十月二十八日。感微疾。召門弟子曰。汝等宜力吾道。以無負 國家崇奉之意。勉之。吾逝矣。先一日書偈云。遮個臭皮袋。觸目無滯礙。一死便燒埋。不要和人賽。臺府諸司各致奠。士庶率財作大會七日。至然頂臂香為供者。輿龕出東門。傾城伎樂皆至。送者數萬人。闍維火五色。大夫星吉公。命萬戶以兵環視。薪盡。而頂骨牙齒目睛數珠皆不壞。舍利無筭。烟所至。林木皆纍纍如綴。樵牧連枝。取鬻諸市。弟子大琛等。奉藏龍蟠不動塔。大機等又分塔於徑山凌霄峯下。師身長七尺五寸。偉然魁特。吐音如鐘。平居寡言。出語無非指示。王公貴人。一見聆其緒論。不自知其膝之屈也。每出城府。士民爭迎拜。恐後。稱為活寶公。開示學者。不假辭色。號鐵面。然人人親服。應酬偈語。未嘗起草。引紙疾書。而文理嚴正雄渾。五會錄可見也。師初游方。與竺源盛公偕行。源後山居淮西。道大鳴于時。師常欲強度江。而不能。則屢分賜物以奉。復舉於蔣山。以代己。師居崇因十五年。蔣山二十年。凡寺錢粟。壹不經意。聽令軄司出內。而贏羨狼戾。師去。繼者稍加撙束。而帑庾日益耗矣。一日寶街有牽羊就屠者。師見倍償其直。而縱諸山。屠尋改業。自是官貴多以羊鹿鴈雉。於師所縱焉。曰放生云。徑山華嚴閣火。延燎數百間。隨復舊。加雄麗。龍翔之再造也。傾己槖。得鈔五百定為倡。蔣山之役亦然。此施者之所以信。而成之所以易歟。師勤於為眾。四事之奉務為豐美。己則壞衣糲食。澹如也。初 文宗意。師服御必華侈。一日微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