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稽山章禪師
師在投子作柴頭。投子同喫茶次。謂師曰。森羅萬象總在裏許。 師潑却茶。曰。森羅萬象在甚麼處。 子曰。可惜一碗茶。 師後謁雪峯。峯問。莫是章柴頭麼。師乃作輪椎勢。峯肯之。
朱溪謙禪師
韶國師到。參次。聞犬齩靈鼠聲。韶問。是甚麼聲。 曰。犬齩靈鼠聲。 韶曰。既是靈鼠。為何却被犬齩。 曰。齩殺也。 韶曰。好箇犬。師便打。 韶曰。莫打。某甲話在。師休去。
雲居道簡禪師
僧問。路逢猛虎時如何。 師曰。千人萬人不逢。為甚麼闍黎偏逢。
問。孤峯獨宿時如何。 師曰。閒却七間僧堂不宿。阿誰教汝孤峯獨宿。
問。古人云。若欲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意旨如何。 曰。高峯深海。迥絕孤危。似汝閨閤中軟煖麼。
問。如何是朱頂王菩薩。 師曰。問這赤頭漢作麼。
靈泉歸仁禪師
師初問疏山。枯木生華。始與他合。是這邊句。是那邊句。 山曰。亦是這邊句。 師曰。如何是那邊句。 山曰。石牛吐出三春霧。靈雀不棲無影林。
僧問。如何是沙門行。 師曰。恰似箇屠兒。 曰。如何行履。 師曰。破齋犯戒。 曰。究竟作麼生。 師曰。因不收。果不入。
俗士問。俗人還許會佛法否。 師曰。那箇臺無月。誰家樹不春。
伏龍奉璘禪師
僧問。和尚還愛財色也無。 師曰。愛。 曰。既是善知識。為甚麼却愛財色。 師曰。知恩者少。
石門獻蘊禪師
師問青林。如何用心。得齊於諸聖。 林仰面。良久。曰。會麼。 師曰。不會。 林曰。去。無子用心處。師禮拜。乃契悟。更不他遊。遂作園頭。 一日。歸侍立次。林曰。子今日作甚麼來。 師曰。種菜來。 林曰。徧界是佛身。子向甚處種。 師曰。金鉏不動土。靈苗在處生。林欣然。 來日入園喚。蘊闍黎。師應諾。 林曰。剩栽無影樹。留與後人看。 師曰。若是無影樹。豈受栽耶。 林曰。不受栽且止。你曾見他枝葉麼。 師曰。不曾見。 林曰。既不曾見。爭知不受栽。 師曰。止為不曾見。所以不受栽。 林曰。如是。如是。
青林將順寂。召師。師應諾。林曰。日轉西山後。不須取次安。 師曰。雪滿金檀樹。靈枝萬古春。 林曰。或有人問你金針線囊事。子道甚麼。 師曰。若是羽毛相似者。某甲終不敢造次。
問。不落機關。請師便道。 師曰。湛月迅機無可比。君今曾問幾人來。 曰。即今問和尚。 師曰。好大哥。雲綻不須藏九尾。恕君殘壽速歸邱。
問。月生雲際時如何。 師曰。三箇孩兒抱華鼓。好大哥。莫來攔我毬門路。
般若寺被焚。有人問曰。既是般若。為甚麼被火燒。 師曰。萬里一條鐵。 師應機多云好大哥。時稱大哥和尚。
僧問。如如不動時如何。 師曰。有甚麼了日。 曰。如何即是。 師曰。石戶非關鎖。
重雲暉禪師
僧問。要路坦然。如何踐履。 師曰。我若指汝。則東西南北去也。
報慈藏嶼禪師
僧問。情生智隔。相變體殊。祗如情未生時如何。 師曰。隔。 曰。情未生時。隔箇甚麼。 師曰。這箇梢郎子未遇人在。
雲門文偃禪師
師在雪峯。僧問峯。如何是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 峯云。蒼天。蒼天。 僧不會。遂問師。蒼天意旨如何。 師云。三斤麻。一疋布。 僧云。不會。 師云。更奉三尺竹。 峯聞。喜云。我常疑箇布衲。
師在淅中蘊和尚會裏。一日。因喫茶次。舉蘊和尚垂語云。見聞覺知是法。法離見聞覺知作麼生。 有旁僧云。見定如今目前一切見聞覺知是法。法亦不可得。師拍手一下。蘊乃舉頭。 師云。猶欠一著在。 蘊云。我到這裏却不會。
師到臥龍。問。明己底人還見有己麼。 龍曰。不見有己。始明得己。 又問。長連牀上學得底是第幾機。 龍曰。是第二機。 曰。如何是第一機。 龍曰。緊峭草鞋。
到天童。童曰。你還定當得麼。 師曰。和尚道甚麼。 童曰。不會則目前包裹。 師曰。會則目前包裹。
到鵝湖。聞上堂曰。莫道未了底人長時浮逼逼地。設使了得底明明得知有去處。尚乃浮逼逼地。 師下問首座。適來和尚意作麼生。 曰。浮逼逼地。 師曰。首座久在此住。頭白齒黃作這箇語話。 曰。上座又作麼生。 師曰。要道即得。見即便見。若不見。莫亂道。 曰。祗如道浮逼逼地又作麼生。 師曰。頭上著枷。脚下著杻。 曰。與麼則無佛法也。 師曰。此是文殊.普賢大人境界。
問新到。你諸方行脚道我知有。與我拈三千大千世界來眼睫上著。 僧云。喏。 師云。錢塘為甚麼去國三千里。 僧云。豈干他事。 師云。者掠虗漢。
問首座。乾坤大地與你自己。是同是別。 曰。同。 師曰。一切物命蛾蛘蟻子。是同是別。 曰。同。 師曰。你為什麼干戈相待。
舉。座主就華嚴講。請翠巖齋。巖云。山僧有箇問。座主若道得即齋。巖便拈起胡餅云。還具法身麼。主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