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總科分(此中)二別解釋(三)
初一偈遍計(二)
初總科分(初中)二別解釋(三)
初能遍計(其能) 二所遍計(其所)三所執性(二)
初安慧(若安) 二護法(若護)
次一句依他(二)
初正釋上句(二句)後對顯下句(二)
初唯染分(頌言) 後兼染淨(或諸)
後二句圓成(二)
初釋圓成實三字(三)
初正釋(二)
初總標釋(二句) 二重配釋(釋曰)
二揀別(二)
初徵(若爾)二釋(二)
初引論總答(故次) 後為釋論意(釋曰)
三總結(上來)
後釋於彼等七字(二)
初總顯大意(次釋) 二別解七字(說於)
三顯所依(上來)
二顯今疏意(今疏)
鈔其能徧計正義唯六七二識等者揀不正義故論云有義八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徧計虗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徧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上皆論文)然今說正義乃義引彼論論具云有義第六第七心品執我法者是能徧計唯說意識能徧計故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計度分別能徧計故執我法者必是意故二執必與無明俱故不說無明有善性故癡無癡等不相應故不見有執導空智故執有執無不俱起故曾無有執非能熏故有漏心等不證實故一切皆名虗妄分別唯似所取能取相現而非一切能徧計攝勿無漏心亦有執故如來後得應有執故經說佛智現身土等種種影像如鏡等故若無緣用應非智等雖說藏識緣徧計種而不說唯故非誠證由斯理趣唯第六第七心品有能徧計(此即意云能執我法即得徧計若不能執我法者即不能徧計八識之中前五第八不執我法不能徧計六七二識俱執我法皆能徧計)。
▲言所計有多者釋成彼彼二字彼論云識品雖二而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徧計不同故言彼彼既所計有多故云彼彼者何故前云初句能徧計答今以所計對顯能計有多種故屬能計攝。
▲其所徧計正唯依他下論具云是依他起徧計心等所緣緣故圓成實性寧非彼境真非妄執所緣境故依展轉說亦所徧計(以圓成與依他為所依故親緣依他時亦疎緣圓成也)。
其所執性下論先徵云徧計所執其相云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從此方說安慧所立也安慧立意以一切有漏心王心所各唯一自證分是依他起由無始熏習故各似見分相分生起但隨妄情而有道理實無皆徧計所執言雖各體一者王所非一故曰各各各唯立一自證分為依他故曰體一也言其所依體下即前體一義也餘文可知。
▲若護法下意云一切心王心所各能變自證分及所變見相二分俱從緣生故名依他起性依此見相二分虗妄堅執決定真實是有是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是一是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此二種四句方名徧計所執彼破安慧云若依二分是徧計所執應如兔角等非所緣緣徧計所執體非有故又應二分不熏成種後識等生應無二分又諸習氣是相分攝豈非有法能作因緣若緣所生之內相見非依他起二所依體例亦應然無異因故(論中便躡此釋依他性全同今鈔)。
鈔眾緣所生下此下唯依護法正義也論中云由斯理趣(由破前之理趣)眾緣所生心心所體下全同鈔文。
▲鈔頌言分別下彼疏云雜染諸法名為分別依他因緣之所生故或染依他為分別緣之所生故唯雜染故名染分依他無漏諸法名淨分依他亦名圓成實性屬無分別智不可言分別緣所生也故知唯約染分為言。
▲鈔或諸染淨下彼疏云或諸漏無漏心心所法俱能緣慮故皆名分別若爾染淨色不相應則非此中依他起攝不能緣慮非分別故答不離心故唯識門故若爾論文何故置能緣言答能緣心遍諸染淨皆名分別並能慮故非緣慮言揀除色等不離心故亦此門攝。
▲鈔二句圓成下彼疏云依二空所顯真理一圓滿二成就三法實性具此三義名圓成實。
鈔釋曰下重配釋也一體周遍故圓滿揀自相色心等一切諸法自相局法體不通於餘故不圓遍二體常住故成就揀共相共相苦空無常等雖遍而非常住成就也三體非虗謬故云實性非虗空非謬故揀妄我以小乘執虗空外道執實我亦體是常是遍等字等取自性冥諦等也亦皆計為常遍今以實字揀之言此一體言貫通三處者謂一體遍二體常三體非虗謬如上可知。
▲鈔若爾下揀別前淨分依他也先假難徵起此難論文中無乃鈔主義加也意云若依上三義釋圓成實則淨分依他無上三義何以前云淨分依他亦圓成實耶。
▲鈔故次論云下彼疏云淨分亦具三義一離倒體非染故謂離虗妄顛倒故名實二能斷諸惑染是究竟故為成三殊勝作用周遍名圓。
▲鈔上來論文下結前已釋頌中圓成實三字。
鈔次釋餘文下能於能遠離即二空所顯真如性所於即依他起性所遠離即徧計所執性。
▲說於彼言下彼疏云言於彼者顯此與依他不即不離依他是所於真如是能於顯如與依他體非即故若是即者真如應有滅依他應不生言不離者即於依他上有真如故非不於彼不可言離若全離者如應非彼依他之性應離依他別有如性云何言於彼故於彼言顯不即離言理非常有者謂虗妄徧計所執實為能取所取於道理中恒非是有故言常遠離也言性顯二空非圓成實者彼疏云此圓成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