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纲-唐-澄观-第351页

。為求獨覺乘眾生雨大法雨。名深知緣起法。遠離二邊得不壞解脫果。為求聲聞乘眾生雨大法雨。名以大智慧劒斷一切煩惱怨。為積集善根決定不決定眾生雨大法雨。名能令成就種種法門生大歡喜。
  第五此相現已下以說法合雨。於中初結前標後。所謂下別有十法者。一將成正覺。念相欲盡。聞斯法雨細念都忘。得見心性。等虗空界法界一相。始本無二。契同諸佛平等法身。故云說法界無差別。二出胎已後。坐道場前。後更無身故名最後。法雨名遊戲等者。此有二義。一開為二。為遊戲是神通大用。祕教即心智所契。二合為一。於令祕教出沒自在故。故云遊戲。言祕教者。即詮如來三德涅槃。故涅槃經云祕密藏。安住於此。能建大事。神通作用。故名遊戲。在法華經以體從用。名如來知見。深固幽遠。名為祕密。雖初心同稟。而窮究在斯。故亦為說。三一生所繫者。謂如彌勒更下一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細無明能障所知故。今為說。令淨彼細惑。成種智普照。上三皆等覺位。四灌頂菩薩即十地受職位。十方諸佛法水灌頂墮在佛數。能受如來大法雲雨。令具佛功德智慧。廣作佛事。為莊嚴故。五得忍菩薩。若取忍淨。八地已上。將止此忍。勸滿福智。不斷悲故。若取初得。有說初地即得。為說信等功德後後圓淨十地地智。一一開發。不斷二利故。六住向行三。即三賢位。令其入證。真如現前。依此變化為甚深門。而勝進不息。七初發心者通信初發心。及信滿發心。既發上求下化之心。令依願行故。上皆已得本位。故並為說勝進上位之法。此下八九二門通有二義。一約初求顯說。說其自乘。二約已住密說。密授大乘。如八緣覺中。約自乘說。則因謝非常。果續非斷。逆觀非有。順觀非無。為離二邊。雖離二邊而不壞二乘之果。約密十二因緣即是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故曰甚深緣起。是為上上智觀故。得不壞佛解脫果故。九聲聞中二者。一顯說由彼厭患苦集故。說人空智劒斷之。二約密說。應以法空斷一切惑。故名大劒。十為二聚眾生。故云集善根者。其邪定聚未堪法雨。未定得名。為成熟已定。令增種種法門。
  佛子。諸佛如來隨眾生心。雨如是等廣大法雨。充滿一切無邊世界。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其心平等於法無恡。但以眾生根欲不同。所雨法雨示有差別。是為如來音聲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三合上結中有二佛子。初合結數。後合心等。以釋外疑。
  復次佛子。應知如來音聲有十種無量。何等為十。所謂如虗空界無量。至一切處故。如法界無量。無所不徧故。如眾生界無量。令一切心喜故。如諸業無量。說其果報故。如煩惱無量。悉令除滅故。如眾生言音無量。隨解令聞故。如眾生欲解無量。普觀救度故。如三世無量。無有邊際故。如智慧無量。分別一切故。如佛境界無量。入佛法界故。
  三通結十喻。皆無分量。文顯可知。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音聲。成就如是等阿僧祇無量。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第三總結音聲出現。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曰。
  第二偈頌上十喻。喻各二偈。
  三千世界將壞時  眾生福力聲告言  四禪寂靜無諸苦  令其聞已悉離欲  十力世尊亦如是  出妙音聲徧法界  為說諸行苦無常  令其永度生死海
  初劫盡唱聲喻。
  譬如深山大谷中  隨有音聲皆響應  雖能隨逐他言語  而響畢竟無分別  十力言音亦復然  隨其根熟為示現  令其調伏生歡喜  不念我今能演說
  二響聲隨緣喻。
  如天有鼓名能覺  常於空中震法音  誡彼放逸諸天子  令其聞已得離著  十力法鼓亦如是  出於種種妙音聲  覺悟一切諸群生  令其悉證菩提果
  三天鼓開覺喻。
  自在天王有寶女  口中善奏諸音樂  一聲能出百千音  一一音中復百千  善逝音聲亦如是  一聲而出一切音  隨其性欲有差別  各令聞已斷煩惱
  四天女妙聲喻。
  譬如梵王吐一音  能令梵眾皆歡喜  音唯及梵不出外  一一皆言己獨聞  十力梵王亦復然  演一言音充法界  唯霑眾會不遠出  以無信故未能受
  五梵音及眾喻。
  譬如眾水同一性  八功德味無差別  因地在器各不同  是故令其種種異  一切智音亦如是  法性一味無分別  隨諸眾生行不同  故使聽聞種種異
  六眾水一味喻。
  譬如無熱大龍王  降雨普洽閻浮地  能令草樹皆生長  而不從身及心出  諸佛妙音亦如是  普雨法界悉充洽  能令生善及諸惡  不從內外而得有
  七降雨從榮喻。
  譬如摩那斯龍王  興雲七日未先雨  待諸眾生作務竟  然後始降成利益  十力演義亦如是  先化眾生使成熟  然後為說甚深法  令其聞者不驚怖
  八漸降成熟喻。
  大莊嚴龍於海中  霔於十種莊嚴雨  或百或千百千種  水雖一味莊嚴別  竟究辯才亦如是  說十二十諸法門  或百或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