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纲-唐-澄观-第483页

引導令其得入一切智門。作是語已擊鼓宣令。我今普施一切眾生。隨有所須悉令充足。即時頒下閻浮提內大小諸城及諸聚落。悉開庫藏出種種物置四衢道。所謂金銀瑠璃摩尼等寶衣服飲食華香瓔珞。宮殿屋宅牀榻敷具。建大光明摩尼寶幢。其光觸身悉使安隱。亦施一切病緣湯藥。種種寶器盛眾雜寶。金剛器中盛種種香。寶香器中盛種種衣。輦轝車乘幢旛繒蓋。如是一切資生之物。悉開庫藏而以給施。亦施一切村營城邑山澤林藪。妻子眷屬及以王位。頭目耳鼻脣舌牙齒。手足皮肉心腎肝肺。內外所有悉皆能捨。其堅固妙寶莊嚴雲燈城東面有門。名摩尼山光明。於其門外有施會處。其地廣博清淨平坦。無諸坑坎荊棘沙礫。一切皆以妙寶所成。散眾寶華。熏諸妙香。然諸寶燈。一切香雲充滿虗空。無量寶樹次第行列。無量華網無量香網彌覆其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音樂器恒出妙音。如是一切皆以妙寶而為莊嚴。悉是菩薩淨業果報。於彼會中置師子座。十寶為地。十寶欄楯。十種寶樹周帀圍繞。金剛寶輪以承其下。以一切寶為龍神像而共捧持。種種寶物以為嚴飾。幢旛間列眾網覆上。無量寶香常出香雲。種種寶衣處處分布。百千種樂恒奏美音。復於其上張施寶蓋。常放無量寶燄光明。如閻浮金熾然清淨。覆以寶網垂諸瓔珞。摩尼寶帶周迴間列。種種寶鈴恒出妙音。勸諸眾生修行善業。時彼大王處師子座。形容端正人相具足。光明妙寶以為其冠。那羅延身不可沮壞。一一肢分悉皆圓滿。性普賢善王種中生。於財及法悉得自在。辯才無礙智慧明達。以政治國無違命者。爾時閻浮提無量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眾生。種種國土。種種族類。種種形貌。種種衣服。種種言辭。種種欲樂。俱來此會觀察彼王。咸言此王是大智人。是福須彌。是功德月。住菩薩願。行廣大施。時王見彼諸來乞者。生悲愍心。生歡喜心。生尊重心。生善友心。生廣大心。生相續心。生精進心。生不退心。生捨施心。生周徧心。善男子。爾時彼王見諸乞者。心大歡喜。經須臾頃。假使忉利天王。夜摩天王。兜率陀天王。盡百千億那由他劫所受快樂亦不能及。善化天王於無數劫所受快樂。自在天王於無量劫所受快樂。大梵天王於無邊劫所受梵樂。光音天王於難思劫所受天樂。徧淨天王於無盡劫所受天樂。淨居天王不可說劫住寂靜樂。悉不能及。善男子。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難。父母妻息兄弟姊妹並皆散失。忽於曠野道路之間而相值遇。瞻奉撫對情無厭足。時彼大王見來求者。心生歡喜亦復如是。善男子。其王爾時因善知識。於佛菩提解欲增長。諸根成就。信心清淨。歡喜圓滿。何以故。此菩薩勤修諸行求一切智。願得利益一切眾生。願獲菩提無量妙樂。捨離一切諸不善心。常樂積集一切善根。常願救護一切眾生。常樂觀察薩婆若道。常樂修行一切智法。滿足一切眾生所願。入一切佛功德大海。破一切魔業惑障山。隨順一切如來教行。行一切智無障礙道。已能深入一切智流。一切法流常現在前。大願無盡。為大丈夫住大人法。積集一切普門善藏。離一切著。不染一切世間境界。知諸法性猶如虗空。於來乞者生一子想。生父母想。生福田想。生難得想。生恩益想。生堅固想。師想。佛想。不簡方處。不擇族類。不選形貌。隨有來至。如其所欲。以大慈心平等無礙。一切普施皆令滿足。求飲食者施與飲食。求衣服者施與衣服。求香華者施與香華。求鬘蓋者施與鬘蓋。幢旛瓔珞。宮殿園苑。象馬車乘。床座被褥。金銀摩尼諸珍寶物。一切庫藏。及諸眷屬。城邑聚落。皆悉如是普施眾生。時此會中有長者女名寶光明。與六十童女俱。端正殊妙人所喜見。皮膚金色。目髮紺青。身出妙香。口演梵音。上妙寶衣以為莊嚴。常懷慚愧。正念不亂。具足威儀。恭敬師長。常念順行甚深妙行。所聞之法憶持不忘。宿世善根流潤其心。清淨廣大猶如虗空。等安眾生。常見諸佛求一切智。時寶光明女去王不遠。合掌頂禮作如是念。我獲善利我獲善利。我今得見大善知識。於彼王所生大師想。善知識想。具慈悲想。能攝受想。其心正直生大歡喜。脫身瓔珞持奉彼王。作是願言。今此大王。為無量無邊無明眾生作所依處。願我未來亦復如是。如彼大王所知之法。所載之乘。所修之道。所具色相。所有財產。所攝眾會。無邊無盡難勝難壞。願我未來悉得如是。隨所生處皆隨往生。爾時大王知此童女發如是心。而告之言。童女。隨汝所欲我皆與汝。我今所有一切皆捨。令諸眾生普得滿足。時寶光明女信心清淨。生大歡喜。即以偈頌。而讚王言。
  往昔此城邑  大王未出時  一切不可樂  猶如餓鬼處  眾生相殺害  竊盜縱婬佚  兩舌不實語  無義麤惡言  貪愛他財物  瞋恚懷毒心  邪見不善行  命終墮惡道  以是等眾生  愚癡所覆蔽  住於顛倒見  天旱不降澤  以無時雨故  百穀悉不生  草木皆枯槁  泉流亦乾竭  大王未興世  津池悉枯涸  園苑多骸骨  望之如曠野  大王升寶位  廣濟諸羣生  汕雲被八方  普雨皆充洽  大王臨庶品  普斷諸暴虐  刑獄皆止措  惸獨悉安隱  往昔諸眾生  各各相殘害  飲血而噉肉  今悉起慈心  往昔諸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