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纲-唐-澄观-第485页

明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親近供養一切諸佛。入一切智大願海。滿一切佛諸願海。得勇猛智。於一菩薩地普入一切菩薩地海。得清淨願。於一菩薩行普入一切菩薩行海。得自在力。於一菩薩解脫門普入一切菩薩解脫門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此道場中有一夜神名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汝詣彼問菩薩云何教化眾生令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嚴淨一切佛剎。云何承事一切如來。云何修行一切佛法。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七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寄遠行地。遠行者。謂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爾時善財童子。聞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門已。能悟入修行增進依教趣求。往開敷一切樹華夜神所。見其身在眾寶香樹樓閣之內妙寶師子座上而坐。善財頂禮。陳已發心。諮問法要。夜神即授己法界。先顯功用云。我於此娑婆世界日光已沒。於夜暗中。見一切處種種眾生遠遊歸者。我皆密護。達其處所宿夜安樂。其有盛年眾生好色放逸五欲自恣者。我示老病死相。恐怖令其捨欲修善。其有種種著欲眾生。我說六波羅蜜法。一一對治。令其捨蔽住菩薩道。此我所行之行。因善財問菩薩行。故先告以此。然後乃示法門之名曰。我已成就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善財問言。此解脫門境界云何。乃問解脫之業用分齊也。夜神答意。入此解脫能知如來普攝眾生巧方便智。此總標答言。謂以知佛攝生之智為業用分齊。次云何普攝。謂一切眾生所受諸樂。皆是如來威德力故。通有十句。略顯普攝之相。下云何知然。乃徵釋廣顯巧方便智。云我入此解脫時。我見如來從因至果大悲巧攝眾生。故知樂由佛生。此總標其意。下文先示如來因中所發善巧普攝之心。以見一切眾生著我我所。住無明暗室。入諸見稠林。種種顛倒造種種業。輪迴生死。貧窮困苦。不得值遇諸佛菩薩。故是可悲之境。遂發大悲救苦之心。利益眾生。所謂願眾生得一切妙寶資具攝眾生心。由是發二十種心。通有十五行經。以顯悲智雙運之心既發救苦普攝之心。即行救苦之行。次下起如是心已得菩薩力。現大神變。徧法界虗空界。於一切眾生前。普雨一切資生之物。隨其所欲。悉滿其意。皆令歡喜。不悔不悋。無間無斷。起如是心已下有十八行經。具明起普攝之行。謂念念周徧盡眾生界。廣無齊限。下善男子毗盧遮那如來於過去世修菩薩行時。無一類眾生不度。故無一行不修。是以修種種雜行。以眾生苦有無涯。故行亦無量。皆令眾生心生歡喜。毗盧遮那下有十三行半經。悉明種種行。此上通答解脫境界之問。以能知如來往昔因中普攝眾生巧方便智。如上略說。乃解脫之境界也。下善財童子問言。聖者發心其已久如。此問夜神發心之始。以辨法界根深。據下答處。乃與毗盧遮那同時發心。故所窮深遠難測。故夜神答言。此處難信難知。難解難入難說。以此法界心緣處滅非聞思修境。故難信難知難解難入。以言語道斷。故難說。以此超情離見之境。故非世間二乘所知。亦非權教菩薩之所知也。所可許知者。唯諸佛神力所護。永斷煩惱。得成就如來智者。乃知之耳。以此法界是如來智慧境界。故非三乘所知。上有十一行半經。皆明許可知之人。然此法門固不可說。我今承佛神力。亦可說之。雖難得能知之人。然欲為調順可化眾生。亦有上上根可能信入者。故今隨汝所問亦可說也。下爾時開敷一切樹華夜神。觀察三世如來境界。重宣上難知難說之意。先說頌以顯其義。而說頌言。佛子汝所問。甚深佛境界。難思剎塵劫。說之不可盡。以下有二十一偈。皆重顯甚深難知之意。上乃敘法門之意。下乃正酬所問。有長行偈頌。先敘答發心之始。云善男子。乃往古世過世界海微塵數劫。即此一句已不可思議矣。言世界海者。以一佛剎碎為微塵。一塵一剎。聚此多多塵數之剎。合為一世界海。此中取喻。將世界海通碎為塵。以此一塵一劫。如是之劫。豈可得而思議耶。此舉過此剎海塵數之劫已前。乃是毗盧遮那發心之始。此處安可得而知之耶。言過此塵劫已前。有世界海。名普光明真金摩尼山。此舉最初一世界海之都名。是為大剎種。此總顯發心時處。有七行經。但說彼時佛興於世說法度生之事。次善男子。彼普光明世界海中有世界種名普莊嚴幢者。意顯前普光明世界海乃聚多多剎種而為世界海。此普莊嚴世界種乃彼海中多中之一世界種耳。次云。此世界種中有世界。名一切寶色普光明。意顯聚多世界成一普莊嚴世界種。此一切寶色世界。乃彼種中之一世界耳。自寬至陋。從無邊剎海中。敘到一世界。意顯法界無量。此一一處皆能知也。下敘一切寶色世界中有須彌山微塵數四天下。此又從多四天下敘。縮至一四天下內一南閻浮提。乃正是毗盧遮那發心之處。上敘世界有八行經。次云其中有王下乃正敘本事。言閻浮提王。乃鐵輪王耳。名一切法音圓滿蓋。此正是毗盧遮那最初發心之本身。下時彼世界劫欲盡時有五濁起。此下敘輪王最初發心攝生之行。言劫欲盡時。謂因眾生五濁惡業。感三災之苦。有五行經。敘劫中苦事。次云咸來共繞王都大城。言苦眾生來求救於王。正是可悲之境。有八行半經。敘可悲之狀。次爾時大王聞此語已。得百萬阿僧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