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是文殊問德首菩薩如來所悟是一法云何已下有十問如文具明已下有十行頌是德首菩薩答於此說頌中義分為三一科頌之意二釋菩薩名三配隨位因果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一行歎所問之義甚深唯智所知次下九行頌一行一頌如文具明大意明不異一法界修行無量法門無量法門秪是一法界性不可滯一不作多不可滯多不是一如十玄義思之以無依住智照之可見二釋菩薩名者名德首者為明此位不離一法界性以消癡愛及一切煩惱而常修習一切諸功德以名為德首世界名青蓮華者明此第五信心是禪波羅蜜故心淨無染無貪愛癡故此是東北方佛號明相智明此位進修之果得法心淨故如艮位寅丑兩間明相現故故佛號明相智用此方隅以表禪定法故以東北方是艮艮為山山表安靜不動義是禪定義故三配隨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根本不動智佛為所信之因進修得明相智佛為果也。
【經】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云何而見眾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而佛於彼其心平等無異思惟時目首菩薩以頌答曰。
譬如大地一 隨種各生芽 於彼無怨親 佛福田亦然 又如水一味 因器有差別 佛福田亦然 眾生心故異 亦如巧幻師 能令眾歡喜 佛福田如是 令眾生敬悅 如有才智王 能令大眾喜 佛福田如是 令眾悉安樂 譬如淨明鏡 隨色而現像 佛福田如是 隨心獲眾報 如何揭陀藥 能療一切毒 佛福田如是 滅諸煩惱患 亦如日出時 照耀於世間 佛福田如是 滅除諸黑闇 亦如淨滿月 普照於大地 佛福田亦然 一切處平等 譬如毗藍風 普震於大地 佛福田如是 動三有眾生 譬如大火起 能燒一切物 佛福田如是 燒一切有為
【論】第五爾時已下五行半經是文殊問目首菩薩如來福田等一無異所謂已下有十問具如經說已下有十行頌是目首所答三門如前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一行一頌其頌意答前所問佛福田是一云何布施果報不同其義有二不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二明眾生所施福田不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者明如來身目髮紺青身金色丹脣素齒一身之上色各不同華藏世界莊嚴萬異者總明法性理智中具有以法性理智中本具無量功德故有隨行報得莊嚴者如如來身有九十七種大人之相者是法身智體自具故如來有無量隨好功德莊嚴是隨行報得故如外邊依正報中金剛地是法性身報得是正報寶樹莊嚴世界是法性隨行報得是依報宮殿樓閣是法性大智隨大慈悲含育眾生業上報得師子座是法性隨智轉法輪報得蓮華藏世界是法性隨行教化眾生無染性報得香水海是法性隨大悲心謙下饒益行報得香河右漩是隨順法性進修教化眾生報得總不離法性大智隨行報殊一一行中皆有無量行門互為主伴以此莊嚴依報正報一一境界中有無量同異此是觀因知果以此准知總是一性中隨用不同故二眾生布施福田果報不同者此乃由心輕重有智無智謙下高心所求有異總是一心中隨用不同二釋菩薩名者名為目首明此位是東南方辰巳之間像此信心進修智目漸高善知福田因果等報名為目首是故如來常取辰巳以為齋戒之則如前名號品已釋准彼知之三配因果者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此位究竟智佛為進修之果。
【經】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眾生得見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 我今如實答 或有速解脫 或有難出離 若欲求除滅 無量諸過惡 當於佛法中 勇猛常精進 譬如微少火 樵濕速令滅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如鑽燧求火 未出而數息 火勢隨止滅 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 不以物承影 火終不可得 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 孩稚閉其目 怪言何不覩 懈怠者亦然 如人無手足 欲以芒艸箭 徧射破大地 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 而取大海水 欲令盡乾竭 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 欲以少水滅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如有見虗空 端居不搖動 而言普騰躍 懈怠者亦然
【論】第六爾時文殊師利已下五行半經是文殊問勤首佛教是一云何得見者有斷煩惱不斷煩惱不同等然其已下十問已下有十行頌是勤首菩薩所答於中三門如前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初一行勸聽次一行頌勸聞法勤修已下八行責其懈怠如文具明二釋菩薩名者名為勤首為明前目首善示福田因果佛號究竟智此位當須勤而行之故名勤首佛號最勝智為明勤修勝進即得最勝智為果故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本不動智佛為因最勝智佛為進修之果。
【經】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瞋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慳隨誑隨諂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起諸煩惱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 所問如實義 非但以多聞 能入如來法 如人水所漂 懼溺而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