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9-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表员-第15页

br>  問前云生死是涅槃際。此豈深耶。
  答涅槃是生死際。則深而非遠。生死是涅槃際。則淺而不近。此之生死。甚深甚深。諸凡二乘。所不能達也。
  問若如此實際不定不定非實也。
  答非空非有。不離空有。亦非中道。不離中道。亦非生死。不離生死。亦非涅槃。不離涅槃。亦非緣起。夫實際者。無在不在也。(實際十四問答竟)。
  問實際與實性實相法性法位無生無相空如空如若為異耶。
  答實際不變實性。性實性不壞諸法名實相。實相無相名法性。法性理分名法位。法位無源名無生。無生無所有名無相。無相無有無無名空。無名空不二不異名如。融一切。不見同異。不見異同也。
○如如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懍師云。如如者。諸法之玄宗。無二之通旨也。如以不異為義。萬如一如一如萬如。故曰如如。夫萬法不異萬如。萬如不異萬法。一如也。萬法不異一如。一如不異萬法。一如也。一非一。一不異二。二非二二。二不異一。故曰如如也。
  第二出體門。如以不二為體。四絕之外絕。然後寄假名字。目之為無。目之為有。無有異無。無無異有。有無不二。為如之體。有不異無。一如也。無不異有。二如也。二如無二。為如如體。
  第三問答分別。
  問不二者為遣病耶。為顯德耶。
  答遣著即自顯德。顯德即自病已。
  問遣何等病耶。
  答有無之病。凡夫著有。謂有異無。聲聞著無。謂無異有。所以有亦不如。無亦不如。有之與無。悉須遣蕩。菩薩如實知有。則無有異無。如實知無。則無有異有也。無有異無。故不著有也。無無異有。故不著無也。不著有無。不異有無。有無不異。故體如如。若假名菩薩。謂二異不二。異二謂如異不如。謂不如異如。斯亦不如。悉須遣蕩。若實義菩薩。無二異不二。無不二異二。亦無如異不如。無不如異如。是則如如矣。若復謂假名異實義。謂實義異假名。此亦不如。悉須遣蕩。若無假名異實義。無實義異假名。假實無二者。體如如矣。若復謂此如如為理。謂此如如為非理。若理異非理。若非理異理。此故不如。悉須遣蕩。無所不遣也。
  問真如法門中道法界緣起理教等諸名何名耶。
  答不變曰真。隨緣稱如。不二而二。名為法門。二而不二。名為中道。無二不二。名為教。又總此四句虗通無礙為法門。四句無二為中道。四句皆絕為理旨。無四而四為教詮。四不異無四。無四無異四。為如如。此如如皆實相。為法界。此諸句皆無障礙。為緣起。若不二而二。是有是無。是境是智。若二而不二。無有無無二也。無境無智無二也。若無二無無二。理則絕言。何所名哉。若無名而名。何所而非假名乎。若無而亦無有無。亦無無有無。所以無有無而有無。有無而無有無。無障無礙故。境智等一切法。皆亦例此。若謂眾生異佛。佛異眾生。則不如也。今反此故。曰如如也。七八真俗大小經律內外道俗等。互相貫通。不二不異。悉入如如。
  問不善等法。為如用耶不。
  答法藏師云。二說。一云由違真。非如用。由違真故。不離真如。如起信云。用大者。能成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問若非如用。應離如體。
  答以違真故。不得離真。如人顛倒帶靴為帽。倒即是靴。故不離靴。首帶為帽。非靴所用。(云云)。
  問經說如來藏興造一切世間。猶如伎兒作種種伎雨等。准此染法亦是所造。何言非耶。
  答理實染淨俱是所持。而得建立。但以違順異。故不同也。如觀施行三事空。令施福大。等於虗空。若觀罪體空。則令罪體空。則令罪體空。則令罪除滅。何以不亦令罪廣大。是知罪違於如。入如則滅。善順於真。入如則廣。故不齊也。(此上約始終教說)一云若隨緣。通一切法。總是真用具。帝網微細。重重無盡。自在圓融。即相不待會。即性不待隨。(此約圓教顯耳)。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卷第二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卷第三(二科入)
皇龍寺釋 表員集
○法界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法藏師云。法有三義。一是持自性義。二是軌則義。三對意義。界亦三義。一是因義。依生聖道故。二是性義。三是分齊義。懍云。自體如實。名之為法。該羅都城。名之為界。
  第二出體者。懍云。以如如為體。慧苑師云。權小二教中。事法以心法及心。并不相應。能所造色。以為其性。小乘教。理法界。以生空所顯無為性。權教大乘。理法界。以二空所顯不變真如而為其性。實教大乘。理事無礙法界。以為無為無二。鎔融法界。而為其性。事事無礙法界。以為無為無二。常蘊為性。(若兼顯辨用所依則通有漏五蘊為性)元曉師云。通論法界。不出四句。一有為法界。二者無為法界。三者有為無為法界。四者非有為非無為法界。法藏師云。法界有二。先所入法界義有五門。初四法界。同曉所列。(釋義不同有耳)五無障礙法界。二明能入。亦有五門。一淨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證得。五圓滿(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