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107页

名。等眾生界。雖復多種。皆為隨宜。生善滅惡。見理而立。海印頓現。不應生著也。文四。一娑婆之內自有百億三。初此四洲。文皆三節。
  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
  標處舉四洲者。昔云意取閻浮。言總意別。餘三天下佛不出故。然雖不出。除北俱盧。餘容有住。下並準之。次列名。
  或名一切義成。
  即悉達也。無事不成就故。
  或名圓滿月。
  惑斷智圓。恩蔭清涼。
  或名師子吼。
  名決定說。
  或名釋迦牟尼。
  釋迦云能仁。能仁種故。牟尼云寂默。契寂理故。
  或名第七仙。
  七佛之末故。若取賢劫。但當第四。仙即喻也。無欲染故。
  或名毗盧遮那。
  廣如前釋。
  或名瞿曇氏。
  唯約姓也。此云地主。以從劫初。代代相承。為轉輪王故。然上云釋迦。乃是族望。此即姓望。故智論第二云。釋迦牟尼姓瞿曇故。佛名經亦然。
  或名大沙門。
  此云息惡。無惡不息。故復稱大。
  或名最勝。
  聖中極故。德無加故。
  或名導師。
  引導眾生。離險難故。於生死海。示眾寶故。然名含多義。略釋此十。恐文繁博。餘但隨難解之。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總結。
  △二四洲之隣十界。即為十段。初東方。標處列名總結例上。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名為善護。
  四洲之通稱也。他皆倣此。
  如來於彼或名金剛或名斷言論。
  證離言故。無能說過故。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南(至)如來於彼或名帝釋。
  為天人主。能稱物心。
  或名寶稱或名離垢(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西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至)如來於彼或名水天。
  水利萬物。天光淨故。
  或名喜見或名最勝王(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四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北(至)或名瑿羅跋那。
  具云瑿溼弗羅跋那。瑿溼弗自在也。羅跋那者聲也。即圓音自在耳。
  或名最上施或名苦行(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五東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六東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七西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八西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九下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下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十上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上方(至)或名如盛火。
  盛火焚薪。不擇林木。佛智利物。無揀賢愚。
  或名持戒或名一道(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問餘聖教說大輪圍內。平布百億上。即諸天下安地獄。如何此說上下皆有四洲。答此教所說。事隨理融。隨說法處。即是當中。縱極上際。傍至輪圍。亦有十方。互為主伴。以融為眷屬。本數非多。十方界融。亦準於此。因此略說。娑婆融通。改非改相。略有其五。一約事常定。如小乘說。二隨心見異。若身子梵王。三就佛而言。本非淨穢。四隨法迴轉。如上主伴互為。五潛入微塵。如前會說。若約通論。諸餘淨土更有五義。謂諸剎相入義。相即義。一具一切義。廣陿自在義。帝網重疊義。並如前後諸文所說。
  △三總結娑婆。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娑婆隣近。即百億之外。文有十方。初東方。標處列名總結。一一倣前。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至)或名無等智。
  列名唯九者。勘晉經。開曉意下。闕一聞慧。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南(至)或名本性或名勤意。
  列名唯二。新舊二經俱闕八名。蓋是梵本脫漏。準前後例。決定不應獨此便略。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西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四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五東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六東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七西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八西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北方(至)名專念法或名網藏。
  名有十一者。獨此有餘。不成文體。此中專念法應。即是前所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