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道。
△二偈頌讚佛。
爾時善慧威光摩睺羅伽(至)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性清淨(至)此妙光明能善入。
十偈如次。文顯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
清凉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六緊那羅王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善慧光明天(至)得普生一切喜樂業解脫門。
世喜樂業。皆因佛生。
妙華幢緊那羅王(至)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
聞深適神。故法喜無上。終得涅槃無盡安樂。
種種莊嚴緊那羅王(至)清淨信解藏解脫門。
佛德深廣。信亦包含。
悅意吼聲緊那羅王(至)令聞者離憂怖解脫門。
音演真法令聞故。妄憂除而意悅。
寶樹光明緊那羅王(至)令覺悟所緣解脫門。
達境唯心而本空。則安立眾生於覺悟。
普樂見緊那羅王得示現一切妙色身解脫門。
難遇益生。所以示現。相嚴常住。名為妙色。
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至)所從生業解脫門。
大知普慈。是二嚴果。一切智因。是能生業。
微妙華幢緊那羅王(至)業所生報解脫門。
業細難窮。自觀示物。
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恒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
神通益物。無間稱恒。
威猛主緊那羅王(至)巧攝御解脫門。
知機巧化。謂攝心正智。御心如境。
△二偈頌讚佛。
爾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至)而說頌言。
世間所有安樂事(至)此威猛主能觀察。
十頌次第文並可知。
△七迦樓羅王。依賢首靜法。皆云。準頌長行脫第五執持王。初長行得法。
復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至)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
智無著故。見無礙。非普觀故。通悉調。
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至)教化眾生解脫門。
徧坐覺樹。名住法界。現通說法。名為教化。
清淨速疾迦樓羅王(至)成就波羅密精進力解脫門。
進策諸度。往修故成。
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至)入如來境界解脫門。
境界如偈文。絕思則入。方為勇猛。五諸本既脫。遇一本有。文云。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王得能竭眾生煩惱海解脫門。多是古本脫。今依有本。然偈約能竭。說佛福智。
堅法淨光迦樓羅王(至)差別智解脫門。
眾生無邊故。成就智多。
如嚴冠髻迦樓羅王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
城有三義。一防外敵。二養人眾。三開門引攝。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則無不俱嚴。故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便能契果。絕百非以成解脫。養眾德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矣。方顯教城無非養所詮旨。句句通神。有斯多義故。偈云廣大叵窮。重重四門。故無數量。究竟能闡。唯我世尊。
普捷示現迦樓羅王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
法身無相。故不可壞。體即真如。凡聖平等。無分別智安住證會。名成就力。
普觀海迦樓羅王(至)而為現形解脫門。
現同類形。方便調伏。
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至)歿生行智解脫門。
眾生沒生。皆由行業。佛生死智。方能普入。
△二偈頌讚佛。
爾時大速疾力迦樓羅三(至)而說頌言。
佛眼廣大無邊際(至)龍音解脫能如是。
頌文如次。配釋可知。但第五偈。或有前脫。故略釋之。初二句甚深廣大。次句福智相嚴。行通因果。因深果遠。已不思議。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則行為果。果皆絕言道。佛行。如出現品。
△八阿修羅王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
修羅尊等。勝須彌之高。如來威光。蔽十方大眾。生各見真勝主也。
毗摩質多羅阿脩羅王得示現無量劫解脫門。
彼能以一絲。作種種事。令一剎那。現於多劫調生等事。
巧幻術阿脩羅王(至)一切眾生苦令清淨解脫門。
以多法門。入佛境界。則苦滅心淨。種種法門。亦如幻也。下文云。苫末羅。即巧幻梵音。
大眷屬阿脩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
多劫多苦。為物非己。如尸毗救鴿。薩埵投崖。已是丈夫最勝嚴飾。況終剋寂智。萬德以嚴。翻顯無利勤苦。誠為可醜。既為物而行故。有大眷屬。
婆稚阿脩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
以大幻通力。動剎悟機。不怖眾生。斯為大力。大力婆稚。華梵異耳。
徧照阿脩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
開種種權門。安眾生於一極之樂。權為入大之本。故皆佛智因。權實不迷。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