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假他術。為得幻住法門故也。以是證得諸幻滅影象故。明見慈氏莊嚴樓閣佛境法門。而圓契果法矣。
次三位。皆善財因之得見摩耶。經云。爾時善財欲見摩耶。時寶眼主城神空中現身。教善財守護心城莊嚴心城。乃至瑩徹心城富實心城。以積集一切善法。蠲除一切障難。便得見善知識究竟成佛。又有蓮華德身眾神。讚歎摩耶。即放無量光。令善財得淨光明眼永離癡闇。乃至得普見眼。覩一切剎諸佛出興。又有守護法堂神。於空告言。菩薩成就十法及十三昧。則得親善知識。其十法。始於其心清淨離諸諂誑。終於徹鑒諸法順善知識。其三昧。始於法空清淨輪。終於善知無有過失。皆表入十一地之方便也。夫能守護心城。使瑩徹富實。又得淨眼普見及心離諂誑行無過失。則菩薩之行足矣。故可入十一地也。
次從師子佛已下。乃至經舉多佛。末云。如是乃至樓至如來。在賢劫中。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當成佛者。摩耶悉為其母。於此大千如是。於無量世界海亦復如是。蓋摩耶表十一地。總會理智大悲三法為體。一切諸佛皆自三法而生故也。
後二位者。毗盧如來昔為大威德輪王。摩耶昔為慈德道場神。有離垢幢菩薩將成正覺。有惡魔至。其輪王化兵擁護。菩薩遂得成道。慈德喜敬彼王。而生子想。向佛發願。願此輪王在在處處乃至成佛。我常得為其母。以是因緣今為佛母也。
上釋等覺位終。
次妙覺位。
第六圓契果法眾。讚云迥超果位不間初因等者。十一地終。德生令善財見彌勒。表超等覺位證妙覺果。彌勒又令善財還見文殊。表至果同因本始不二。則雖迥超實無間異也。爾時善財復因文殊得見普賢。遂具足普賢諸願行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合此三位。為一切諸佛圓極果法寂用常然之行。故科名圓契果法。而讚云寂用常然。此則二種常道中。忘修絕證佛果常道也。夫彌勒文殊普賢雖古佛聖號。人人莫不具足。於人求之。彌勒者何。自性根本智果也。文殊者何。自性普光智體也。普賢者何。自性差別智用也。三者本自一體會合。於眾生如來藏中。隨情轉變化為異物。大聖愍焉。將以治其情復其變。故依根本智果普光智體。起差別智用設法治習。及乎習盡智明功終悲滿。則三者本體無為無作脫然圓現。故於五十位後獨立此三。示修華嚴者功終行滿皆能於自性中證此三果不從他得。此則返本還源之正位。忘修絕證之極果。毗盧之垂教。善財之引發。皆欲人人造極於此。凡諸行人當務企及。庶不負先聖垂教引發之深慈也。
餘有數位。非表法所急。恐雜教意。故不復立(此入法界品計二十一卷)。
五悔解
普賢行願品云。若欲成就如來無盡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其中即五悔法也。經云。若修此法。則能成熟一切眾生。隨順無上菩提。成滿普賢行海。五法能悔除五障。故名五悔。謂悔吝生動。人誰無過。唯證不動智者可以無過也。然不動智體。為業塵積障。若欲證之。必須懺滌然後明現。故五法以懺悔為先。塵銷覺淨。則心佛相應。故次用勸請諸佛說法利生也。既依佛法當能隨喜。所得福利當能迴向。因迴向善當發大願。此則成熟眾生成就菩提滿普賢行功用畢備。不動智佛自此證矣。故普賢行願特設此法。而禮誦功終必須遵修也。懺悔偈云。我觀能照玻瓈鏡等者。隨好光明品。諸天子問。云何悔除過惡。時有天鼓。以菩薩三昧力發聲告言。諸業從顛倒生。無有住處。隨有修習即受其報。譬如有玻瓈鏡名曰能照。無邊影象悉現其中。而無去來迹。一切諸業。雖能出生善惡果報。無去來處。若如是知。是真懺悔。一切罪惡悉皆清淨。意明本覺妙明物不能染。由倒心妄染之也。故倒心永滅則一切清淨。勸請偈謂佛不遠人。唯人以數取之惑。自背於佛。若能深求則無時不現也。餘三偈。皆採經意前解可詳。三歸詞。正淨行品一百四十大願之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