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佛是一數。或據示現佛為有情。亦通初義。愛語羅睺故。
鈔五類法界皆有說義者。問第四既泯法界。既是人法雙亡。絕言絕相。何有說義。答但因人法雙泯之義。引生了解。便名為說。非要興言。故綱要云。說者則諼於萬類。觸物皆有表彰。是也。或泯不礙存。故有說義。問準此所談。能說之人通世間。與前依主。復有何別。彼亦融三世間故。答統體咸同。就義有異。彼據以佛為門。此據本位而說。故無相濫。
疏七依聽者。然準外典。而有三種文。子云上學神聽。中心。下耳也。
疏即下諸眾略有十類至文當明者。故下鈔云。一影響眾。(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二常隨眾。(謂作輔翼得圓滿故如賢首等)三守護眾。(為守護如來如執金剛等)四嚴會眾。(為莊嚴如道場神等)五供養眾。(如偈讚即行供養若華香幢等即財供養也)六發起眾。(諸請嘆者即其事也)七當根眾。(聞法獲益當根領悟)八表法眾。(同名林等表行同名首等表信)九證法眾。(順證佛菩薩等說證不虗故)十顯法眾。(即聲聞不聞顯法不共故)對前十類辨(權實)者。影響一眾。自有二類。一果德眾。謂能加證法諸佛互為主伴。非權非實。然權實有其二類。一本高跡下。如佛為菩薩。二本下跡高。如菩薩為佛。今既是佛。則非跡下。實是如來。又非本下。即是實非權。無權可對。故亦非實。因果海故。若位極菩薩影響一向是權故。有經云。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等。當根唯實。餘八通權實。若辨地位。影響證法通因果。餘皆為因。因位高下。以難準定。
疏除當根眾餘皆見緣者。此意當根之眾。即第三順根感因。故此除之。若爾何故綱要云。聽者則正在當根傍兼影響。今謂通云。此約以人從法。當根屬因。綱要約人法別論感者。善相乃在因中。當根之人故在緣攝。故彼此文。不相矛楯。
疏然有二類。一者言請。二者念請。諸會有無。現相品當辨者。故下疏云。四請問儀式。復有二義。一約言念。二約通別。初中請有二種。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言答二示相。交絡相望。應成九句。在文唯四。初會之中。具二問答。謂現相品長行念聲供聲言請。初光示法主現華表義。現眾表教。即示相答。三昧品中。以言重請。下之三品。亦以言答。第二會唯念請。如來示相答。菩薩言說答。佛心自在。不待興言。佛力殊勝。現相能答。第八會言請言答。此顯菩薩不同佛故。第九會念請示相答。顯以心傳心。唯證相應。離言說故。二通別者。初後二會。別問通答。二八兩會。別問別答。又初會亦得是別問別答。次文當明。
疏如第九會者。一云屬上。第會中。佛入師子頻伸三昧。令大眾頓證法界義。當說經故。疏云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即其義也。二云。屬下。第九會中。普賢文殊等。承佛神力。說經故。三云。屬上。九字誤書應是七字。第七會中僧祇隨好佛自說故。四云屬下。第字應無。通指九會。因人說經。要假上加。
▲言不異前故略有無加者。謂第八會。重總說五十二位故。
▲言不入定故無有加者。為第二第七第九三會。說人不入定故。
鈔一切說是一說者。顯法無異故是一說。問其第四句我等諸佛。亦如是說。亦顯法無異故。與此何別答彼就說人體非一故。與此不同也。又准下鈔云。然有四句。一一切處文殊同一說偈故。是一切即一。二但一文殊十節說偈。是一即一切。三各於佛所。即一唯是一。四諸處文殊各偈不同。即是一切中一切。今此所論。即當初句。
疏若爾僧祇隨好應非一切者。此難影略。更云應非同說應非果海無言。或此難中。通含三難。同說一切說果海無言三義通表一經。僧祇隨好既佛自說。是知三義不能該攝一切。故云應非一切。
鈔唯佛能了故佛自說者。文準下疏。(第八下半六十九紙)云佛自說者。有二意故。一僧祇因終此品果極故。二皆佛說。二好用劣相。而用難思。恐物不信。故佛自說。
▲言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說者。一云餘菩薩說。表因分可說。對彼因分。果分名不可說。今佛自說。却表因分不可說。前對因分可說。果分名不可說。今表因分不可說。已無可說之跡。果分寧有不可說之跡。故鈔云爾。二云餘品菩薩因人說。如來果人不說。表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若不重遣。還成滯跡。今如來果人說。菩薩因人不說。表果分可說(但可總標令人知有)因分不可說。(拂跡入玄冥同性海)無前因定可說果定不可說之蹤跡也。故賢首義分齊云。一性海果分定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即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是也。二緣起因分即普賢境是也。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思之可見。又下疏云。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以於果分為一分故。然因果二分。古有多釋。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論。有可通者。正而用之。直望論意。即指義大。為果分故不可說。(遠公云。三是所顯證道之行。四是證道所表地法。此二合為義大。以證依法成。法由證顯。故合為義賢首云。一所依果海。如太虗空。二地智所證。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