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0-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慧苑-第106页

二與諸菩薩同行願。三成佛十力。十一中二種。一受持友說。二得友定用智通。十二中二種。一受持正法。二脩說行滿。十三中一願令乘二乘人及乘權大乘者同乘實教大乘故。由三權是積漸行無別實果。實果唯在實乘有故。言無障礙者。願彼假名菩薩等。速同乘一無[得-彳]乘。而離行布趣寂等稽滯之礙故。一切智道者。梵本云鉢也縛娑囊。此云究竟成就一切智性。其兩箇乘字。梵本中。前云阿[鞥-合+(白-日+田)]魯囉。後云衍那。准此方語法。前是平聲。後是去聲。昔來以兩字俱用平聲呼者。由所乘理從能乘顯故。上下文中同此者。並准知之。二願令成滿果。梵本云鉢也嚩娑(上)囊。此云究竟成就一切智性。性即是體。謂成佛智體。經本云道者。譯家謬也。十四中。一乘佛所乘。二至佛所佛。三無有中退。十五中。一解稱理行。二隨聞永記。十六中。一諸佛攝受。二得佛智。三達法源。十七中。一通用不失。二隨乘處速到。十八中。一化物自在。二化令住大。十九中。一令得不空三乘。二乘昔所乘。三至佛令所至。二十令得果乘。如仁王云。佛乘薩婆若乘。來化三界故。
  三結。
  四意。並可知。
  三施僧迴向中四。一明施行。二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施物及田可知。後起學下明施行之行。於中起十種心。起字通下諸句。一無餘施心。十種施中一切施行。如十藏品說。二無漏施心。三除障施心。四順無貪思。五貴重田。六至信田。七依教行施。八生難遭欲。九無限大心。十於檀教堅信。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約物田。田通大小。有十九願。勘梵本。二十願足。所欠者是第十五。後如次顯。一約入車坐者。為車住持故。二約昇車免灾。三約昇車巡遊適性。四車是尊貴者所乘。尊貴者言。人多信服。五約田和合了法一性無差別故。六約田無乖一切同證一法生證法性互為主伴故。七約田聖眾離染故。八約菩薩僧田故。九同菩薩僧具智福故。十約車運轉不住著義。軸在眾輻之中轉動無[得-彳]。是自在義故。云如王在眾中自在也。十一法輪如車輪轉動義故。十二乘者不履而至所詣處故。十三以車中虗得受用故。此願初准梵本。有得字。謂令眾生得神通之身。此顯伐灾等流故。智無[得-彳]者。車迅疾故。十四車中虗得入坐為二義。一入遍空佛會。二成真空行。十五。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大神通自在波羅蜜。不移本處。其身普現一切世界。此約乘車者不起而遍至一切處故。十六車載彼身。彼身安隱故。願令得十智身。或八地已上無功用智身。謂變易輕舉故。十七車既令人不動而往故。願得無功用神足。如水中月。不往遍應。欲懃心慧變現所依。如身依足故。十八車以不住。轉動為能故。願得無依住身。有感則應。如鏡中影。有質斯現故。十九施車之心無限。乘之者隨所欲往皆至故。願得多自在通。隨化即應故。二十入車虗無[得-彳]故。願證入亦然。乘車不倦而遊故。願得速至十方。
  三結。
  四迴向意。並可知。
  四施聲聞獨覺寶車中四。初明施行。二以此施車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前二行。四為令下明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施物及田。可知。後所謂福田下。明施之心。理實無量。說十表多十句。皆帶起字。後九句皆依初句。第五句顯二乘為無為德皆從佛生。第六句顯脩此行無厭足時。八九十句。皆顯不與慳及有所得相應。前二句變顯。後一句順釋。餘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有二十願。多分翻劣就勝。及用共名行不共行。於中。一劣信劣田行故。二中三。一翻不傳教但遮無益語。二處諠常寂。三普觀一性。後二用共名行不共行故。三翻田及劣利他。四翻識智及利物少故。五翻劣行田故。六用共名行不共行。及翻於法見有體用故。七翻劣田及少福故。八翻共化業名成不共化業。及攝物多故。九翻劣田劣益物故。十有二義。一先標能為勝田。後釋勝田所生二。先明利他勝田。後明自利勝果。皆亦翻劣就勝。十一願得滅罪法等者。此翻聲聞不勘堪聞受大乘難思消殃滅障之教。又彼教中未曾聞故。如佛名經說。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又涅槃第六云。我涅槃後。若有得聞如是大乘微妙經典。生信敬心。當知是等於未來世百千億劫。不墮惡道。又云。若有眾生。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經典。信已受持。其餘亦生有樂法者。若能廣為解說此經。其人聞已。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所作惡業。皆悉除滅。第九云。譬如日出眾霧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若有眾生。一經耳者。悉能除滅一切諸惡無間罪業。又第十云。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外道。有能受持如是經典。讀誦通利。後為他人分別廣說。若自書寫。令他書寫。斯等皆為菩提因緣。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為邪鬼毒惡所持。聞是經典。所有諸惡悉皆消滅。又三十一文云。見有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之者。恭敬乃至四事供養。讚歎尊重。稱說其善不說其短。乃至云。是人能令地獄重報現世輕受。釋曰。准經受持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