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經少異。彼云作是觀時。知身穢汙畢竟無常。如是思惟。知法體已。見乞者來。心生歡喜。起善知識想。謂欲易我不堅固身與堅固身。下同。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願一切下正顯中十願。初智藏者。此願佛身。佛身所攝無非皆智故。二亦願佛身。謂無漏福資無漏慧得此身故。任持義也。三五六七是因位。四八九十是佛果。然六七是八地已上。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七施支節諸骨中四。一施行。二菩薩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章略顯。後如法下廣釋。釋中二。先引例證成。後施其下正明施行。行中二。先總標。後生愛下別顯。別有九心。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二所謂下正顯中有二十願。一佛所化人本非骨肉故。二三四五十一是佛身。八十四十七十九通三賢位。二十唯初地。生佛家故。餘皆八地已上。三中云無繫界生者。佛果非界繫等生故。生字為異二乘。從無生忍淨法界生故。六中無散壞者。非分段故。八中具那羅延支節者。諸支節頭。鈎鎻相支結故。九十相續不斷絕者。變易無定限故。十一不空三業故。十三中有感則形。無別自住故。又亦不依內外中間根境識故。十六中有二義。一說法之身故。二如鏡面現諸法故。餘文及三結。四意可知。
第三十八施身皮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明修行。後猶如下引例證成。前中二。先標章。後心生下正顯。顯中四。一歡喜施。先法後喻。二逢迎下恭敬施。三而作下難遇施。四歡喜下慰安施。引例中金脇鹿王者。菩薩本緣集經第四云。菩薩住世墮畜生中。而為鹿身。兩脇金色。背似瑠璃。餘處雜廁。種種難名。髀如車渠。角如金精。其身莊嚴。如七寶藏。身色光焰如日初出。為諸群鹿而作饒益。於大暴河見人欲溺。投身救之。其人得濟。後遂背恩。告王將兵欲煞鹿取皮。將王及兵至鹿指示。兩臂俱落。王知背恩。發心禮鹿。謝過而去。廣說如彼。
二迴向。行中二。同前。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皆是佛果所得。文顯。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九施手足指中四。一施行。佛子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堅下廣釋。釋中二。先引例證成。後菩薩爾時下正顯。顯中十句。一慰乞者心故。二不退轉故。三不起見故。十唯趣向大菩提故。餘。文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願一切下正顯。顯中十願。皆是願得佛指。五中隨好者。十指端皆千輻輪相也。十力者十種大力也。七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十指端。裏面皆有千輻輪相。所餘節中。裏面皆有本那伽吒及以塞嚩悉底迦相。相間莊嚴。八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如大蓮華難提迦物多相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釋曰。十力業報者。身手營為。皆十指力。施指為因。得十大力大那羅延幢勇猛法。相好莊嚴者。好謂赤銅爪甲相。即細湧指間。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四十為求法施連肉爪甲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先顯行相。次如求下引例證成。後為求下明施所為。初中二。先明施緣。後若有下正顯施行。次引例。後所為求。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皆是佛爪。一中云赤銅相者。相是小相。以赤銅是好故。二云隨好者。即赤銅光潤故。五中云。於世無染著者。有二種。一佛爪赤色非染成故。二約智爪於境無所取故。八入一切等者。亦智爪故。九云得善生爪者。善生之言。西域語方儀語法。語之端正也。餘文及三結。四意可知。
第四十一求法入火坑文中四。一求法入火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標章略顯。後有能下正明行相。相中二。先問答顯行。輕身重法。後如求下引例同修。並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初及第九緣求法願。餘八皆緣入火願故。云離惑苦險難恐怖得樂等。中間文及三結。四意並顯可知。
第四十二為眾生求法受眾苦中四。一求法受苦行。二以此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欲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舉能修行人。後為求下明所修行。修行中三。一明修行所為中十一句。初句總。次九句別。後一句結為受苦。總中為字。貫別九句。文並相顯。二如求下引例證成。三為求下正顯行相中三。初標受苦所因。次乃至下明代惡人受苦。舉重顯輕故云乃至也。三以求下結受苦所以。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三云得照現身者。梵本中云。鉢攞底婆(上)娑(上)鄔簸忙。此云得如影像身。言恒受安樂者。謂八地已上得如鏡像身。隨機照現。益物為樂故。四超苦獄者。出三界故。成智行者。佛因滿故。餘文及結并意可知。
第四十三處王住求正法。能捨海內一切所有中四。一求法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三。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