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足者。妙用難測名神。欲等四定能為彼依名足。瑜伽二十九云。問何因緣故。說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性能還踴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此等四皆能到此故。名為神足。其四者何。謂欲勤心觀。於境樂欲名欲。止惡進善名勤。集起名心。又包攝心故名心。於境簡擇名觀。此四皆是神通因故。神之足故。依主釋也。或名如意足者。所作從心故名如意。
五根者。增上義名根故。瑜伽二十九云。信於何增上。答能於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及於能起精進念定慧。為其增上。其五教者。謂信精進念定慧。信者。於諦寶境中忍可清淨勇悍造脩稱為精進。念者。於境憶持。定者。專注所緣。慧者。簡釋得失。信即是根。乃至於慧。皆持業釋。
五力者。五名如前。力者不可屈伏故。瑜伽二十九云。問誰不能伏。答此清淨信。若天。若魔。若沙門。若婆羅門。若諸世間。無有能引奪者。諸煩惱纏亦不能屈故。此為上首。此為前行。餘精進等亦名為力。皆持業釋也。
七覺支者。謂擇法精進念喜輕安定。謂觀察得失。脩善退惡。於境明記。於意適悅。遠離沈掉。平等寂靜。調暢身心。專住所緣擇法。乃至於定。而是覺支皆持業釋。
八聖道者。無漏在心名聖。開通涅槃名道。或名八正道。道離八邪故。謂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籌量義理名正思惟。語離四非名正語。身離三過名正業。無漏身語離五邪命名正命。脩善斷惡勇悍堪能名精進。明記所緣。攝心不亂。推察諦理。如次。正念定慧。謂正思惟乃至正見。即是道支。皆持業釋。
二體性中略就二門。一約三科。二依五聚。前中三蘊法處法界為性。三蘊。謂正語正業正命。是無表戒色蘊所攝。喜覺支。體即受蘊。餘三十七行蘊所攝。三十七法。總以色受三蘊為性。法處法法界少分所攝。以無表色法處法界少分攝故。二依五聚者。一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菩提分法。於此五聚。唯二為性。謂心所及色。即四念處乃至八道支中念定精進見及思惟。此三十四以心所為體。正語業命此三。是色聚中無表為性。大小宗同。諸門廣辨。如別行章。
二釋文中。先總標舉能脩觀者。可知。後內身下明所脩觀者。文有七段。謂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就一一中。皆有名體助伴所緣脩習果等。此中不必總具。隨要略顯。或二三四。應知。
初念處中二。前廣說身念處。後知是下略顯餘三。就前觀中。復有三觀。一內身脩身。二外身脩身。三內外身脩身。初內身者。謂自身中五根內處攝故。有情數故。脩身觀者。以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相似。循觀於身髮毛爪等三十六物污露不淨。由審觀影像質故。重言身也。勤勇念知者。脩觀之心專精勵故。除世間貪憂者。明觀利益故。智度云。行者此時為多生貪憂故偏除之。謂創棄五欲念本所愛是生貪未得道法。是故生憂。所以除也。又貪者。凡夫多起。著境難捨。受生之本。三毒之初。故煩惱中。偏說除貪憂心。一向貪欲者。起障定最重。禪中先離故。五受中偏說除憂。是故若說除貪。餘結隨遣。若說除憂。諸受隨殄。如破竹破初節。二云觀外身者。謂外五塵外五處攝非有情數故。名為外。餘文如前。三內外身者。謂自身中五根扶根塵是有情數故名內。外處攝故名外。又於他身中所有內色處。約處建立名內。約身建立名外。餘亦同前。二受念處中。內受者。因內身所生受緣眼等處。為境界故。外受者。因外身所生受緣色等處。為境界故。此約他身說故。內外受者。緣自身中外處為境生受故。緣他身中內處為境生受故。心法亦爾。於受心法。脩習脩觀。各隨所應。可知。廣說此義。如雜集第十。何故要有此內外等三種觀者。修此觀人有三類故。一謂一人前後起貪難即不定。且依著內。先說謂計自身為淨。生貪著故。二依他身計淨生著。三計自他俱淨貪著。二約一人次第脩觀。先內。次外。後合觀。三約三類人脩觀各異。謂或有多分貪著自身為淨。二或有多分貪著他身為淨。三或有俱貪為淨故。後三念處中內外之言。並准此釋。二受念處中。自有通別。謂若觀行苦。則通五受。皆是變異行所隨故。若觀苦苦。唯在五識。若觀壞苦。唯在意地。憂稍重故。名之為苦。三心念處中。通於八識。皆無常故。小教六識。四法念處中。五蘊性空。空故無我。名法無我。小宗蘊上假者無生宰故。法之無我名法無我。
第二四正勤中二。先標能脩行者。後未生下正顯行相。行相中四。初二勤斷是止行。後二勤修是作行。就前止行中。初行內二。先標所斷惡法故。云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後欲生下正顯勤斷行相。謂欲者希望也。生者起也。希望正斷彼惡法故。發起精進行也。後一斷已生惡法。准前可知。後二勤脩中。但正行與正斷為善。餘文可准。有處云四正斷者。勤脩二善斷懈怠故。
第三四神足中。先舉能修行者。後脩行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辨初一。後脩行精進下通顯餘三。前中云欲定者。欲是此中定助伴能起此定果。從緣以立稱。此即行體故。雜集第十云。神足助伴者。謂欲勤心觀及彼相應心心法等。欲定者謂。猛利樂欲猛利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