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0-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慧苑-第48页

無差別等五。非唯除同有欠。亦乃無數不竟。何以故。淨剎多嚴。穢或金無故。清淨一向唯淨剎故。佛事隨機現不現故。轉變但約淨染染淨或穢土中。純無漏剎無此門故。又造善惡不可例故無差。但依共同者說。非一切故。一云此中標結都數。皆是依實。無有欠賸。有剎或雖多因所成。然則同是一果之因故。雖或多剎因果同類。然各體別故。
  頌中九偈。初一頌佛神力。二次一超頌第五眾生菩薩同集善根。三次一超頌第四菩薩成一切智。四次一超頌第六菩薩嚴土願。前舉願力。此明願所起行故。云無量劫。五次一超頌前第三眾生行業。此中兼辨煩惱及欲樂。六次一頌第八菩薩勝解力。七次二超頌第十普賢願力兼行力。普現佛前。身包剎海。八末後一頌頌第九如來善根及成道自在力。其第二法如是因。及第七不退行因。皆略不頌。或通攝在第四頌中。或在所脫一偈中頌也。
  第二剎所依者。通染淨剎也。於中。長行內文三同前。初標中。云一一剎海有剎海塵數所依者。以一剎海內所管世界有剎海塵數。一一所依皆各別故。
  二釋中十種。一依眾寶嚴具。二依空如雲。三依寶海中出光之處名光藏。此是無漏依果常體事故。可為剎依。下聲光等。皆准此釋。四依佛光。五依如眾寶色之光明。六依佛圓音說法之聲。此亦剎中說法任持剎住。七依金剛掌如幻業生者以觀諸法如幻。無生忍因。迴向力所生故。八依一切世主身者。謂如世主品說。三十九類異生眾形也。如何世界大體依有情小軀住耶。此有四義。一外由內感故說依身。此復二種。一宿因力。頌中云業力之所持故。二現在轉變力。如下說。二由攝屬己故。名依身。如因園屋宅等物。雖在他處。屬己身攝故。曰依身。非要擔負。三由世主神通力任持令住故。通力在身故。說依身。故華嚴頌云。雜染及清淨。無量諸剎種。隨眾生心起。菩薩之所持。四由無漏依正體事大小無礙德相依住。或約業用。亦無[得-彳]故。雖通四義。多依後二。九依五位菩薩身者。同前會釋。隨其所應。十依普賢願所生諸嚴事者。謂無漏依果。數多如海。從普賢願生。自在持剎故。
  頌中二十二偈分二。初一總舉勸眾令觀故。梵本云。汝等觀此諸剎海。一切依佛神通現。由此十方虗空剎。一切世界皆明觀。後二十一頌。正頌前文。於中總分為十三段。初一頌。頌前依一切莊嚴住。以彼嚴具皆眾寶成故。二次半頌前依空住。三次半頌前依一切寶光明住。於中上句無長行。或兩句同頌。謂摩尼海內後有光藏為剎依故。四次二超頌第六依佛音聲。於中。前一正頌所依。後一明能依剎。形體嚴覆等。長行四五無頌。五次二無長行。於中。前一純淨住華海。後一依圓海住故。後頌初句。梵本云剎土隨海輪。此顯剎形如香海圓。圓輪二言。梵音同呼云曼荼羅故。六次一頌前二依住。於中。前半正頌所依住。上句頌金剛手。下句頌世主身。後半佛於中說法。七次二無長行。皆依佛神力。八次一半超頌第九依普賢願所生嚴事。長行第八無頌。九次一廣頌前依空。十次一半無長行。依菩薩冠者。會釋如前四義中後二。十一次一半又廣頌前依空。十二次四頌半依微塵住。長行亦無。佛力所現。此業用門。十三次二依業力住。亦無長行。
  第三明剎形狀者。通染淨剎也。於中長行文三。同前。初標可知。
  二釋中。一周圓。二普方。三長短相稱。而八楞非圓。三角非方。或共一名非方非圓故。餘易可知。
  頌中十偈。初二略頌前文兼嚴依等。二次二剎狀兼嚴淨等。三次二通顯染淨剎因果。四次一佛在毛孔內剎中說法。五次二佛在塵內剎中說法。謂先舉一塵內剎中說法。謂先舉一塵。後類一切。六末後一頌結佛大用。(後四多顯剎嚴)。
  第四剎體中。唯明淨剎。釋中略辨二十種。於中。云以種種香為體者。多不香質。或通香氣。以心所現境為者體。謂佛菩薩定心所現。或明或勝解等所現寶等種種境界。至華藏頌中照知。以佛言音為體者。謂佛以神力變現聲為清淨剎故。或諸菩薩聞佛言音。脩淨土行。由此感剎故。云以言色為體。如云佛子從佛口生。亦猶禪定說力起等。餘文可知。
  頌中初一頌中。初一頌前初二及第六。謂一切寶一寶不可壞金剛等。二次一頌前第三第四一切寶光及種種光。三次一頌第五一切莊嚴光明。四次一超頌第十寶影像。五次一頌前日摩尼輪。六次一頌寶焰及寶光。七次一頌前妙寶相及華冠並佛變化。八次一頌前一念普現境界。言一切是分別者。謂佛心所現種種境界。皆隨眾生分別成異。九次一頌前佛力持及通攝佛言音。十末後一頌菩薩寶。
  第五剎莊嚴者。唯明淨剎。於中。長行內十種。一嚴具出雲為嚴。二剎中說大法為嚴。三剎中說業果為嚴。四說菩薩願為嚴。五嚴具現三世佛影為嚴。六念須現劫為嚴。七現佛與為嚴。八寶香雲嚴。九以佛得菩提處珍寶等物放光為嚴。十說普賢行願為嚴。
  頌中初一總頌所嚴剎海。後九正頌前文。於中。一頌初妙雲。二頌第二菩薩功德及第四菩薩願海。次一頌說眾生業報。次一頌三世佛影。次一頌念間現劫。次一頌現一切佛。次一頌寶香雲。次一頌一切道場妙物光嚴。末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