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詣親近積集智慧比此暫見普賢所得百分不及一乃至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善財從初發心乃至普賢於其中間所入剎海相續不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過前不可說不可說倍如是盡未來際猶不能知一毛孔中種種剎海佛海菩薩眾會海既云佛海眾會海豈非轉法輪於毛處耶。
明者德隆於即日示其頓機也行願疏云得其門則等諸佛於一朝梵行品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門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一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亦無心體極一念便契佛家。
昧者望絕於多生示其漸根行願疏又曰失其旨則徒修因於曠劫出現品云設有菩薩百千億劫具行六波羅蜜若不聞此如來不可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此亦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也。
會旨山嶽易移喻前頓機無相云妙悟通衢則山河匪壅山即嶽如泰山為東嶽。
乖宗錙銖難入喻前漸根無相又云迷名滯相則絲毫成隔八銖為錙二十四銖為兩。
輙者專也。
旋披謂徧尋也。
往誥即晉譯之經誥者告也告示令曉也。
[糸*丐]覿謂遠觀也。
舊章即古之章疏章者明也各明其義也。
備三藏之玄文者夫經律論之三藏即戒定慧之三學下之第四門明四種行德即戒學也第五門入五止即定學也第六門起六觀即慧學也然此觀門正攝慧學兼收戒定正攝慧學者此有二說一約本文別舉六門通為一觀二依別錄謂發心修時曰觀任運成行曰慧故以慧學為正也。
兼收戒定者謂先以四種行德為方便次以五止為造修故戒定為兼也。
又若本文多翻問答數引起信為證則正屬論藏若曉兼正則經律二藏從而可知矣又復應知三藏約法二藏約人今茲觀文約人則正屬菩薩藏兼攝聲聞藏以下文明化教普代眾生受苦等即菩薩藏五蘊無主明人空等即聲聞藏制教中引梵網經四分律皆菩薩藏為正聲聞藏為兼若例終南觀文與此大異彼觀約人正為菩薩則無聲聞藏約法則有經論二藏無其律藏何者彼明三重觀門則慧學為正定學為兼而不說四種行德故無戒學也。
憑五乘之妙旨者乘以運載為義此五力有大小載有遠近一人乘謂三歸五戒運載眾生越於三塗生於人道二天乘謂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運載眾生越於四洲達於上界三聲聞乘謂四諦法門四緣覺乘謂十二因緣法門皆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阿羅漢及辟支佛五菩薩乘謂悲智六度法門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之彼岸若推觀中五乘之義甚隱今以二義通之一據現文互攝二依大疏寄乘然觀中現文唯明三歸五戒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槃之根本出苦海即攝前二謂人乘天乘也趣涅槃即攝後三謂聲聞緣覺菩薩也故先據現文互攝以通之若依清涼十地疏文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此三寄世間人天乘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此四寄出世間三乘故後依大疏寄乘以攝之繁辭必削下如漢書衛青傳削則削筆則筆削謂刪去筆謂增益今云繁辭必削所謂刪去也。
缺義復全所謂增益也。
雖則創集無疑縱也。
況乃先規有據奪也。
創集者創初集會也如帝心為觀集義不集文也。
無疑者文中子曰窮理盡性吾何疑今集先聖規準之言而為據依故絕枝辭周易云中心疑者其辭枝窮。
茲性海下謂覺性如海語其深廣也。
妙行如林言其高聳也。
參而不雜釋上別舉六門。
一際皎然釋上通為一觀謂一真實際皎然明白有謂通為一觀總號還源斯亦有理。
冀返迷方者如人迷東往西冀望返歸也。
情同曉日者情法也日喻也夫觀心發明則情計盡遣其猶曉日騰輝則瞑霧頓祛。
佩道猶負道也佩者玉之帶禮曰凡帶必有佩道者性德之本斯須不可離之非佩而何君子者仲尼謂魯哀公曰言必忠信而心不妄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而自強不息此君子儒也今亦爾所謂名必副實而心不妄戒法在身而色不伐(矜伐)定慧更資而辭不專力傳遺訓而自強不息此君子僧也。
俯而詳焉者惟義學君子僧俯心從道廣而行之詳者廣也焉者語絕之辭。
初列名然此六門生起有緒生佛迷悟莫先本體故初授之以顯體也體性開發存乎妙用故第二授之以起用也依於妙用塵塵普周故第三授之以示徧也依能徧境而修行業故第四授之以行德也行德在躬以止調心故第五授之以大止也止門雖寂觀心常照故第六授之以妙觀也。
一顯一體要其大旨即華嚴一真法界也。
二起二用初海印常住用明自性深廣二圓明自在用辨隨緣成德三示三徧一普周法界徧明塵性依真二出生無盡徧明依真起用三含容空有徧明體用交參四行四德一妙用無方德多示悲心利他二住持有則德多誡智體自利三柔和質直德悲智雙流自他俱濟四代生受苦德唯大悲利他普救群品五入五止一照法離緣止正顯法空二觀人寂怕止兼明人空三性起繁興止會緣歸寂四光定顯現止寄功忘照五理事玄通止寂照融泯六起六觀一攝境歸心觀顯出法身二從心現境觀修成報身三心境圓融觀法報無礙四智身影現觀一智現多五身入鏡像觀多身入一六主伴帝網觀一多同時身智無盡然此六重觀即賢首品中明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