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泛常。受後豈能堅守。故今儀中重沓作法。勿厭其繁瑣。無非令其師資清淨。自他獲益。以樹末運之光明戒幢。而澄清毗尼法海也)。
三壇傳戒正範卷一
三壇傳戒正範卷二
金陵寶華山司律沙門 讀體 撰
二壇授比丘戒前請戒懺悔儀
習儀第一
決定論云。比丘戒四分義攝。一受具足。二隨具足。三護他心具足。四具足守持。而云護他心具足者。謂比丘有一分威儀具足。能護長他人之淨信故。令彼欣敬攝歸佛法故。為釋子者。威儀不具。則動止違防。出入招譏。緇門警訓云。世尊處世。深達物機。凡所施為。必以威儀為主。蓋繇大聖洪慈曲已。調御眾生。內則軌範僧徒。外則利益檀護。矧今末世。去佛且遙。必也全藉律儀。建立三寶。是故沙彌年滿。是丈夫位。而於登壇受具之前。應習儀政禮。
(若圓具沙彌多。應用籤編名。以三人為一壇。一籤列三壇。內遷一人為首。統餘八人。若進具者少。直以壇次為準。不必編籤。於進具前三日。引禮師。令淨人灑掃法堂。於中平敷一座。至時鳴楗椎。集諸圖具者行列已。二引禮將五人徃請教授師。師受請出寮。侍者捧籤於後。入堂侍師就座。侍者置籤案上)。
引禮云。
上香 復位 一齊向上排班 展具 聞磬聲作禮三拜 撩衣(拜已)。長跪 合掌。
師撫尺云。
諸沙彌。汝等今欲進具入僧寶數。須知具足四義中。有一分威儀具足戒也。威者。謂清嚴可畏。儀者。謂形儀可軌。良以僧寶尊重。司任非輕。嚴淨毗尼。住持正法。能除饑饉。為人世福田。導化眾生。趣涅槃妙果。俾見聞敬仰。己信重增。如馬勝雍容行道。感采菽以信樂出家。鶖子安庠乞食。攝外道而反邪歸正。古今沙門威儀。攝物利生者固難枚舉。大抵三千八萬之細行。不出行住坐臥之四儀。其中一一皆有方便。善護他人淨信。而克成己躬之道業。故今遵奉和尚慈命。先為汝等習儀三日。次方請戒懺悔。登壇授受。庶使臨期。威儀有則。爾等或久參林下。親近知識。氣質諒已變化。舉止自合規模。倘有乍入伽藍未經淘汰者。性情那得消鎔。動靜必乖繩墨。所以金非煅煉。終是頑鑛。玉必琢磨。方成良器。今將汝等諸人名目。編入籤次。以便習儀。其所編籤號。以三人一壇受具。一籤則列三壇。於每籤內令一人為首。統餘八人。如是九人互相謙恭循禮。出入貫珠。凡諸不諳之儀。威藉眾引禮師慈悲善訓。勿憚勞辛。儒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況為佛弟子者而不慎歟(鳴尺一下)。汝等能依教奉行否。(眾齊答云)依教奉行。(師云)既能依教奉行。可謂如法。和尚復於懺悔堂中。差諸位大德。一位驗籤師。一位繳籤師。一位書記師。(幾)位巡視師。其驗籤者。於發露時。防有白衣外道等。溷入盜聽。故請(某)師為汝等照籤驗明。逐一令進。其繳籤者。於發露已。恐有狡侫不肖。竊伺他非。故請(某)師撤繳原籤。照名令出。其書記者。於發露中仍恐名罪相同。多於舛錯。故請書記(某)師登記名目。不致忽略。其巡視者。繇於懺摩必須嚴肅。人心或恐易怠。又虞夜靜私寢。班坐襍談。故請(某某)眾師檢察策進。勿致昏散。如上所差諸師。皆有成濟佐助之功。汝等應當恭敬作禮。勿得我慢輕心。有辜教詔。
引禮云。
諸沙彌一拜起具 分班 左右序立。
(次第散籤畢。迦請者送師歸寮。復回散籤所。謝眾引禮師一拜。引禮復令沙彌。請彼受差諸師至堂。教其普禮三拜。候諸師散去。引禮率諸沙彌。各歸本堂。引禮即將圓具壇榜張貼示論。使其人各知其受具壇數。不致紊亂戒次之先後也)。
請戒開導第二
薩婆多律論云。若發微品心。受微品戒。若發中品心。受中品戒。若發上品心。受上品戒。故知戒體本一。而無優劣。繇心緣感。遂有差殊。若待登壇作法方教發上品心。得上品戒者。彼等茫無所知。不識何等是上品心也。譬如空雷發於奇峯之巔。甘雨絕於流金之地。則難覺解。了無納受。是以今於未受之前。先啟和尚。預為開導。使其臨壇猛惺。上品心生。體具周圓。孰非勝戒。
(於請戒晨朝。先淨法堂。敷設法座。至時鳴椎。集彼求具沙彌。班中前四籤首。往請眾引禮師至堂已。諸沙彌向眾引禮師三拜。起立。為首者合掌白云)。
我沙彌(某甲)等。一介愚頑。那識律詮軌範。仗師良導。少知僧行威儀。漸熏樂欲心生。更冀稟持念切。故今仍懇諸師。再為啟白和尚。
(如是白已。叉手問訊)。
引禮云。
諸沙彌。觀汝等進具之意最真。而懇求之語至切。信力如是。所願必成。眾中為首者出班九人。一人執香。隨我同往方丈禮請和尚。其餘立定。整肅威儀。俟聆教誨。
(到方丈如常作禮。和尚受請至堂陞座。迎請者各歸本班。四引禮向座展大具三拜。長跪合掌。先代通白)。
仰白和尚。大慈忍聽。彼沙彌(某甲)等。威儀略諳。求具志殷。希入僧倫。欲躋聖域。故今先詣座前。頂禮啟白。惟願和尚智鑑。稱量可否。如或機堪拔濟。少賜矜憐。預為開導。
(如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