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垣二墻三柵四籬五屋。
五種正食
一飯二乾飯三麨四魚五肉。
受通五種
一善來二三語三破結四八敬五羯磨。
五種作器(輕重義)
一鐵作器(鑪冶鉗砧錯等)二陶作器(論繩袋博鍬钁等)三皮作器(盆瓮牀桄刀剗熨鐵)四竹作器(刀鋸等)五木作器(斧鋸斤剗等)。
五種律師
一誦戒至三十二誦戒至九十三誦廣戒四誦二部戒五誦二部律。
五種脂(四分)
一熊脂二羆脂三猪脂四驢脂五魚脂。
五種床
一鏇脚二直脚三曲脚四入梐五無脚。
五種失受食(事鈔)
一往不受徑捉觸二膩勢相連三任運失受四遇緣失受五決意捨失。
二五種受食法(羯磨)
一身與身受二衣與衣受三曲肘與由肘受四器與器受五置地與受一手與手受二手與物受三物與手受四物與物受五遙過與墯。
五種闍梨(四分)
一出家闍梨二羯磨闍梨三教授闍梨四受經闍梨五依止闍梨。
五種蘭若
一盜戒蘭若二離衣蘭若(二里)三僧界有難蘭若(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四僧界無難蘭若(五里)五提舍蘭若。
尼五種受(業疏)
一八敬二二十眾三遣信四小年曾歸五邊方義立十人。
五種不失界(事抄)
一非法惡心解二僧尼互結三中邊不相解四失界相五空本處。
五種不須答(十誦)
一試問二無疑三不為悔所犯四不受語五詰問。
五種說欲(受欲篇)
一我說欲二與汝欲三為我說欲四現身相五廣說。
五種界形(善見)
一方二圓三鼓形四半月五三角。
藥有五種(了論)
一依時量二依更量三依七日量四依一期量五依大開量。
五種儀
一偏露二脫屣三禮足四胡跪五合掌。
四分五種村(輕重儀謂之五生種)
一根種(蘿蔔薑芋)二枝種(亦曰莖種柳榴及菜)三節種(蘿勒蓼芹)四覆羅種(此云雜種蔗竹荻蘆)五子子種(荽桂)。
五種尺量
一南吳尺(短周二寸)二姬周尺(十寸為定)三唐尺(加周二寸)四東山尺(加唐二寸)五潞州羅柯尺(加東山二寸)。
五種長物(多論)
一重寶二似寶三若衣衣財(應量已上)四一切不應量(衣及衣財)五一切穀米。
五種僧物不可賣(五八)
一也二房舍三須用物四果樹五華具。
五種非法(僧祇)
一身口習近住二數犯五眾戒三惡人為友四好諍訟有五(一自高二麤弊此性三無義語四非時語五不親附人)五恭敬年少比丘。
善生五種
一眾生無邊戒亦無邊二大地無邊戒亦無邊三草木無量戒亦無量四海水無邊戒亦無邊五虗空無際戒亦同等。
五種臥法(三千威儀)
一當頭向佛二不臥視佛三不雙申兩足四不向壁及伏臥五不竪膝。
五種受寶犯捨(多論)
一以手受二以衣取三以器取四言著是中五若言與是淨人。
五種分別不得戒(俱舍)
一於某眾生我離殺等二於某分我能持三於某處能持護四於某時謂年月日五離某緣除闘戰等。
五種疾滅正法(四分)
一有比丘不諦受誦律喜忘文句復教他人文既不具其義有闕二為僧中勝人上座一國所宗而多不持戒但修不善後正倣習放捨戒行三有比丘持法持律持摩夷而不教道俗即便命終令法斷滅四有比丘難可教授不受善言餘善比丘捨置五互相罵詈互求長短。
五種緣令法沉沒(雜含)
一於大師所不敬二不重三不下意四不供養五不依止。
四分五種盜取
一決定取二恐怯取三寄物取四見便取五倚託取。
四分五種盜心
一黑暗心二邪心三曲戾心四恐怯心五常有盜他心。
師教弟子五事(六方禮經)
一當令疾知二令勝他人弟子三令知己不忘四有疑悉解五欲令智慧勝師。
和尚五種非法弟子懺謝而去(四分)
一我如法和尚不知二不如法和尚亦不知三我犯戒和尚捨不教訶四不犯亦不知五若犯而懺亦不知。
說戒五種時節(事鈔)
一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不同二食前食後三若晝若夜四若增若減五時與非時。
袈裟五種功德(悲華經)
一入我法中或犯重邪見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授記二天龍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飲食充足四若眾生共相違反念袈裟力尋生悲心五若在兵陣持此少分恭敬尊重當得解脫。
滅後五種令法久住(善見)
一毗尼是汝大師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中國十人邊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五種應顯露行籌(業疏謂之撿勘)
一諸比丘作念眾中非法人多彼和尚闍梨如法二諸比丘作念眾中多非法人而上座智人持法持律持摩夷如法三諸比丘不知如法語多非法語多然和尚闍梨如法四諸比丘不知如上然上座智人持法律等應顯露行五諸比丘知此諍事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