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路之樂。終未到家。見解入微。不名見道。參須實參。悟須實悟閻羅王。不怕多語。僧拱而退。
食時語。非惟禪律並遮。孔門亦常戒慎。除為佛法機緣。急救世間等事。不犯。如神鼎諲。會野飯於山店也。葢有狂禪含食語。以神鼎自況。大似薰蕕比栴檀耳不得笑談雜話。
【箋】溈山警策。不解忖思來處。謂言法爾如然。喫了聚頭喧喧。但說人間雜話。
不得嚼食有聲。
【箋】行護。食時不得大攪及啜飲作聲眾中食訖不得啾口作食。禮。不絮美不啜歸不固獲不返食。
如欲挑牙。以衣袖掩口。
挑。剔也。隨眾食時。不可剔牙。宜食畢。至僻處。即欲剔者。宜以袖掩口。若露齒失威儀故。
食中或有蟲螘宜密掩藏之莫令隣單見生疑心。
【箋】行人非不欲以精潔飲食供奉。間或蟲螘誤入飲食之內。見者。當密藏。勿令人疑心不能食。昔有僧見桶中熟蔬。浮水雞。忙取食之。含胡語曰。好個熟菜頭。其僧事跡雖粗。乃見一時權宜。以安眾心。其僧却有汾陽力量。
當一坐食。不得食訖。離座更坐食。
【箋】佛說一坐食。比丘嘆譽領受。更不復食。形體枯瘦。佛即開許。一食後。更食麵餅等。令飽足。飽足者。滿足其意。不異其時也。若異時。即非時食也。一日鉢盂兩度濕。應鐘版之時食也。一坐而不再坐者。恐非時故。
不得食訖。以手指刮碗鉢食。
【箋】鉢中心粒。應施生靈。若以手指刮食。大失威儀。兼失利生功德故。
行護。若有食遺落食巾上。不得取食。當押聚安一處。付與淨人鉢碗中。
凡食不得太速。不得太遲。
【箋】太速。則粗氣逼人。太遲。則延慢失侯。故須不急不緩。次第食之。
行護。把鉢。不得太高。不得太低。則當胸前碗鉢常須離膝巾。不得安手致膝上。
清規。不得將口就食。不得將食就口。
禮節。不得鉢中央挑飯。不得大撓刮鉢中。
行食未至。不得生煩惱。
【箋】齋時。惟法喜禪悅。無煩惱故。若一人煩惱。則四座為之不安遂成煩惱齋法寧不得罪。
或有所需。默然指授。不得高聲大喚(指授。指語也)。不得碗鉢作聲。
【箋】食時威儀。碗鉢自然無聲。碗鉢作聲。因麤慥故。一人麤慥不堪動聽。多人復然。而食堂規矩散漫。齋法不恭。其過誰歸。
不得食畢先起。
【箋】齋法自始至終。皆當恭敬。食畢先去。則有始無終。欺慢大眾。除常住公事。及遠行者。預白知事。則不犯。
若違僧制。
【箋】僧制者。即律中所說之文。皆僧制也。有違者。則先以椎白聚眾。而後斷事。聽罰。
揵度。不應匡脚食。妨礙比座。所食可棄之物。應取著脚邊。去時持去。
清規。不得將口就鉢。將鉢就口。
禮節。不得鉢中央挑食。
溈山警策。碗鉢作聲。食畢先起。去就乖角。僧體全無。起坐忪贊。動他心念。
戒學先知。苾蒭惟著下裙。上無衣者。不應受食。若病老者。當屏處而食。
聞白椎。不得抗拒不服。
【箋】白椎者。法王之正令。文殊之大用也。今叢林凡事亦用椎白不待言而眾集且道椎作麼生白有血氣漢一。聞白推。當下省悟若是沒意致底不識好惡。五燈。世尊陞座大眾集定。迦葉白椎云世尊說法竟世尊。便下座 剎說塵說無間歇世尊陞座。已落第二三科矣無端金色頭陀却將一大部不斷頭經強生著破至今天下衲僧句讀不徹。
頌。棒頭吐舌露柱揚聲日上月下。正令齊行。
◎雙泉師。寬初住雲門。一日聞白椎曰。請師寬充典座。師翻觔斗出眾曰。雲門禪。屬我矣。
飯中有穀。去皮食之。
【箋】盜戒下。注。
無量壽經。律。或聚一處。出時。將施禽鳥。
五燈。石霜慶。為溈山米頭。篩米次。溈曰。施主米。莫拋散。慶曰。不。溈於地上拾一粒曰。個是甚麼。慶無對。溈曰。莫輕這一粒。百千粒從此一粒生。慶曰。未審這一粒。從甚處生。溈呵呵大笑。至晚上堂曰。大眾。米裏有蟲。諸人好看。
正風錄。拾得。為國清竈下頭陀。齋後。收殘汁冷飯置竹筒中。伺寒山。山見之。怡然負於巖下。快飽而已。雲門澄。為雲棲圊頭。除糞後。以廁底穀粒。汰淨食之。皆潛行密用。也。今人固不能如寒山雲門所為。而所剩汁。及洗碗遺粒。或餧犬豕。或濟魚蝦。以成濟生之德。亦是惜福之道。乃作珍粒篇。簡諸同人云。我觀無數米。種從一粒始。天公雨露恩。農夫血汗脂。意在活蒼生。恩大勤不止。莫將一粒輕。大以須彌比。如何高上人。不省米來理。狼藉噴滿堂。鞋沾入圊裏。宿飯棄厨倉。路傍有餓死。天眼有雷霆。暴物何堪此。三年兩度荒。不記食糠粃。我著珍粒篇。遙簡天下士。足邊有遺粒。見者即拈起。鐺底飯甲香。食之最甘美。倘餘殘汁盤。洗碗并油滓。自己不能飡。亦當餧犬豕。或傾長流中。而濟魴與鯉。所施雖微芒。功德日積累。不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