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2145页

三峡,沉贼船,水路始通。进解阳山围,击退婆迳、黄陂各匪,匪奔韶州,复大破之。十年,从克仁化、南雄。总督劳崇光倚以破贼,令援赣,连下安远、平远。十一年,援闽疆,下武平、永定。时伪兴王陈金缸陷信宜,数犯高州。耀还军助击,大败之。
  同治二年,肇、罗寇氛炽,客匪众至十馀万。耀与副将卓兴以所部八千人夹击之,迭破巨垒,焚其屯粮。其党郑金斩金缸以降,郑金即郑绍忠也。高州平,晋副将。三年,赴平远八尺墟,坐县城失守、进兵迟误,暂褫职。时发寇丁太阳分据武平,耀自平远进逼,奋击退之。又设伏诱敌,乘胜径斫贼营,大溃,城贼亦惊走,遂克武平;而丁贼犹据永定,负固不下,耀进围之,诇知贼将赴金砂,隐卒以待。贼至,伏起,贼返奔,追袭之,夺城外砲楼土垒,俯瞰城中,日夜下袭,贼尸山积,启东门遁,复故官。四年,伪康王汪海洋窜大埔,耀还军扼守,遇伪侍王李世贤,血战三昼夜,以少击众,大败之。复与绍忠会师入闽,连克平和、诏安、长乐、镇平,而馀匪啸聚和平者势犹盛。耀以无备,再褫职。旋收嘉应,复官。
  七年,授南韶连镇总兵,调署潮州。潮俗故悍,械斗夺敓以为常,甚且负嵎筑寨,拒兵抗粮。耀以为积匪不除,民患不息,乃创为选举清乡法,先办陆丰斗案,明正其罪。潮人始知有官法。陈独目结会戕官,谢奉章恃险擅命,并捕治之,潮民遂安堵。暇辄釐占产,征逋赋,丈沙田,潮税岁增钜万。又御水患以保农田,建书院以育俊秀,士民颂之。总督瑞麟状其绩以上,赏黄马褂。
  光绪三年,调署陆路提督。五年,还本官,治潮州、南澳、碣石军事。九年,法越构兵,充海防全军翼长,改署水师提督。越二年,实授。尝率师出捣盗穴,广、惠安谧。十七年,卒,恤如制。
  耀身矫捷,履山险若平地,眼有异光,暮夜击枪靡弗中,以故粤中诸匪咸惮之。
  绍忠,籍三水。始随金缸为寇,既自赎,提督昆寿许领其众为一营,号安勇。克广西岑溪,赏都司衔,始更名。永定、大埔之役,与有功。数迁至副将,权罗定协。寇据嘉应,其党谭光明等殊死战。绍忠扼守长沙墟,寇至,击卻之。城寇悉众出,并力追击,擒渠率,城拔。以次征肇庆、思平诸匪,赐号敢勇巴图鲁。平五坑客匪,更勇号额腾伊。自是察匪所向,捕之。不二年,擢提督,补潮州镇总兵。光绪二年,搜治钦州、灵山积匪,晋秩头品。五年,攻克琼州、儋临,赏黄马褂。十年,权陆路提督。粤故多匪,绍忠颇善治之。攻剿遍粤境,转战闽、桂,匪为敛迹。十五年,授湖南提督。十七年,还综广东水师。二十年,加尚书衔。越二年,卒,恤如制。
  邓安邦,广东东莞人。以勇目积功至守备。同治三年,从耀等克武平。四年,汪海洋陷镇平,围平远。安邦赴援,抵城下,饥疲甚,杂食薯芋,卒解城围。再败贼大柘、超竹。嘉应陷,与诸军截歼之,晋游击,赐号锐勇巴图鲁,迁参将。光绪三年,补清远营游击。明年,匪首欧就起袭据佛冈,安邦约绍忠内外合攻,复其城,获就起,置之法。十二年,授湖州镇总兵。十四年,卒。
  论曰:自发、捻起,各省兴团练,淮、皖为盛,实淮勇之始也。东才以下诸人,初皆起乡团,其后或隶豫军,或隶淮军,皆先后著战绩,为时所称。方耀以粤团归官军,善战兼谋勇,尤善治盗,民多感颂,兹故并著之。
列传二百四十五
  徐延旭 唐炯 何璟 张兆栋
  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咸丰十年进士,出知广西容县。师克浔州,与有功,累晋知府。同治九年,除知梧州。光绪三年,迁安襄荆郧道。八年,晋广西布政使,命督办海防,得专奏事。时法人谋占全越,巡抚张之洞、侍读张佩纶先后疏荐堪军事。会南定陷,朝命出镇南关,与提督黄桂兰、道员赵沃筹防,未行,越官刘永福战胜怀德府纸桥,状其绩以上。
  九年,出关,至北宁而还,顿龙州,被命为巡抚,敕趣永福规河内。延旭上部署防守状,略云:“固广西边疆,必守北宁;固云南边疆,必守山西。左军前锋分驻北宁、涌球,去城止十二里。一旦有事,援之则无辞於法,听之则有惭於越。不如徙军入城,城固我储粮屯戍所也。并简锐扼浪泊湖北岸,为山西声援;别募勇百人扼月德江,与陆军相表里。”附请吏部主事唐景崧留军。
  初,法人犯顺安,越未败,遽乞和。延旭奏言:“越人仓卒议和,或谓因故君未葬,冀缓须臾;或谓因废立嫌疑,朋兴党祸。越臣黄佐炎等录寄和约,越诚无以保社稷,中国又何以固籓篱?刘永福现驻山西,法人拟益师往攻,请毋撤兵,用警戎备。”越王阮福升嗣位,遣使告哀,并恳允其诣阙乞封;复具和约二十七条及黄佐炎禀,上之枢府。左宗棠檄前布政使王德榜募勇扼桂边,朝命受延旭节度。
  其冬,力疾再出关,驻谅山,趣军进取,分袭海阳、嘉林缀敌势;并请拨船严扼海口,断其出入:谕仍力守北宁。於是令左军黄桂兰、右军赵沃协防其地。適山西陷,延旭犹虑兵力薄,复遣使入关募勇,通旧五十馀营,厚集於此。随令广间谍,安地营,禁扰民,严冒饷;然沃等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