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始以满洲尚书领寺事。五十九年,增置满洲学习鸣赞四人。光绪二十四年,省入礼部,寻复故。三十二年,仍省入。
国子监管理监事大臣一人。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祭酒,从四品。初制满员三品。顺治十六年俱定从四品。满、汉各一人。司业,正六品。满、蒙、汉各一人。其属:绳愆监丞,初制,满员五品,汉员八品。后并改正七品。博士博士,从七品。初制,汉员八品。乾隆元年改同满员。典簿典簿,从八品。俱满、汉各一人。典籍典籍,从九品。汉一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助教,初制,从八品。乾隆元年升从七品。学正,学录,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四堂曰学正,崇志、广业二堂曰学录。初制,学正正九品,学录从九品。乾隆元年并升正八品。各一人。八旗官学助教,俱满洲二人,蒙古一人。教习,俱满洲一人,蒙古二人,汉四人。恩、拔、副、优贡生内选充。笔帖式,满洲四人,蒙古、汉军各二人。
祭酒、司业掌成均之法。凡国子及俊选以时都授,课第优劣。岁仲春、秋上丁,释奠,释菜,综典礼仪。天子临雍,执经进讲,率诸生圜桥观听。新进士释褐,坐彝伦堂行拜谒簪花礼。监丞掌颁规制,稽勤惰,均廪饩,覈支销,并书八旗教习功过。博士掌分经教授,考校程文,偕助教、学正、学录经理南学事宜。典簿掌章奏文移。典籍掌书籍碑版。其兼领者:算法馆,汉助教二人,特简满洲文臣一人管理。俄罗斯馆,满、汉助教各一人。琉球学,汉教习一人。肄业贡生选充。后俱省。又档子房,钱粮处,俱派员司其事。
初,顺治元年,定满、汉祭酒各一人,兼太常寺少卿衔。满洲司业二人,乾隆十三年省一人。蒙、汉各一人,兼太常寺寺丞衔。后停兼衔。满、汉监丞、典簿俱各一人,汉博士三人。十年省一人。康熙五十二年省一人。建八旗官学,置满洲助教十有六人,康熙五十七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复故。蒙古八人。十八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复故。分设六堂,置满、汉助教,十五年省六人。康熙五十七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复增四人。学正,康熙三十八年省一人。五十二年省二人。各十有二人;学录六人,十五年省四人。典籍一人。隶礼部。十五年复故。十八年,置满洲博士一人。康熙二年,复隶礼部。十年,仍归本监。雍正元年,诏监丞等官停用捐纳。明年,特简大臣管监事。九年,建南学。在学肄业者为南学,在外肄业赴学考试者为北学。高宗涖治,乡用儒术,以大学士赵国麟、尚书杨时、孙嘉淦领太学事,官献瑶、庄亨阳辈综领六堂,世号“四贤五君子”。乾隆四十八年,建辟雍于集贤门,国学规制斯为隆备。道光三年,以成均风励中外,诏监臣无旷厥职。光绪三十三年,省入学部。嗣以文庙、辟雍典礼隆重,特置国子丞以次各官,分治其事。
初制,诏各省选诸生文行兼优者,与乡试副榜贡生,入监肄业。圣祖初政,给事中晏楚澜疏停乡试副榜贡生,遂不复举。康熙五年,徐元文为祭酒,始请学政间岁一举优生,乡试仍取副榜,自是为恆制。光绪间,并推广举人入监,时风稍振。未几科举废,此制替已。
衍圣公孔氏世袭。正一品。顺治元年,授孔子六十五世孙允植袭封。其属:司乐,典籍,屯田管勾,俱由衍圣公保举题授。管勾之属,屯官八人,分掌钜野、郓城、平阳、东阿、独山五屯。林庙守卫司百户,秩视卫守备。以上为兵、农、礼、乐四司。知印,掌书,书写,奏差,启事,各一人。随朝伴官六人。初制一人。乾隆十五年定为六人。自司乐以下,俱正七品,由衍圣公保举题授或题补。圣庙执事官四十人。三品二人,四品四人,五品六人,七品八人,八品、九品各十人,由衍圣公会同山东学政拣选孔氏族人充补。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正八品。孔氏北宗一人,顺治元年,授孔子六十五世孙允钰,奉子思庙祀。南宗一人。自明彦绳授职后,数世未袭。康熙四十一年,始授孔子六十六世孙兴醽主衢州庙祀。东野氏、康熙二十三年,授元圣周公七十三世孙东野沛然。姬氏、乾隆四十三年,授周公七十七世孙肇勋,主咸阳庙祀。颜氏、顺治元年,授复圣颜子渊六十八世孙绍绪。曾氏、顺治元年,授宗圣曾子舆六十四世孙文达。孟氏、顺治元年,授亚圣孟子子舆六十三世孙贞仁。仲氏、顺治二年,授先贤仲子路六十一世孙于升。闵氏、康熙三十八年,授先贤闵子骞六十五世孙衍籀。冉氏、雍正二年,授先贤冉子伯牛六十五世孙士朴。冉氏、雍正二年,授先贤冉子仲弓六十七世孙天琳。端木氏、康熙三十八年,授先贤端木子贡七十世孙谦。卜氏、康熙五十九年,授先贤卜子夏六十四世孙尊贤。言氏、康熙五十一年,授先贤言子游七十三世孙德坚。颛孙氏、雍正二年,授先贤颛孙子张六十六世孙诚道,道光四年,改归嫡长树勋。有氏、乾隆五十三年,授先贤有子若七十二世孙守业。伏氏、嘉庆十年,授先儒伏子胜六十五世孙敬祖。韩氏、乾隆三年,授先儒韩子愈三十世孙法祖。张氏、康熙二十六年,授先儒张子载二十八世孙守先,主凤翔庙祀。邵氏,康熙四十一年,授先儒邵子雍三十世孙延祀。俱各一人。硃氏二人。顺治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