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部费平余,明征其数,预算决算,一目了然,庶于已失之利权,可以收回一半。至于抵制洋圆,仍恐无一定把握,如不能大加更改,则一两与七钱二分之币,不过于市面多一部颁之币,其价值涨落仍持之商民,虽有微利,无补实权。欲收天下之利权,必与天下同其利,商民称便,而后可以行之久远。若仅图目前,势必窒碍难行,多铸既虞其壅滞,少铸又恐为外人所吸收,劳费纵不足惜,法令纷更,财政更无统一之望。窃谓此次币制,总以先谋信用为主,分量之轻重尚在其后。果使商民信用部颁之币,能以用银之习惯易而用圆,即能择两种之币,存一废一而统于一,目前仍以并铸并行为便。抑更有陈者酌定币制重在划一,若我之一两已颁,而彼之七钱二分未去,外人交涉,小民行使,均不免各有参差,是虽有划一之名,仍难收划一之效。应请慎于发端,通筹并计,庶外人不敢轻量中国,小民不敢显违定章。愚昧之见,未知有当万一否谨请代奏。
铜币皖省铸造铜圆,原设专局,光绪三十二年改为度支部时户部改称度支部。造币分厂。先是巡抚聂缉规咨取《江南章程》,仿照广东办法,就东门内银圆局基址原有机器,配修完备,并借广东印花机三部,于二十八年四月开工鼓铸,派布政使督办局务,知府一员,提调一切员司工匠,以次分任其事,借拨藩库、牙厘局银三万五千两为成本,试铸有效。奏奉谕旨:"着即宽筹铸本,次第扩充,以利民用。"三十年复辟新厂加工铸造,试铸当二十钱、当五钱,未能通行。部咨附铸一文钱,亦不果铸。制钱缺乏,借资周转,每月销数以一千五六百万枚为率,皖北正阳、皖南芜湖均设分销官局,因商运较便,旋裁撤。三十一年铜币充斥,署江督周馥与巡抚诚勋援案《财政处议奏整顿圜法》,有"各省铜币先尽本省发行,不得大宗出省"章程一条。电商禁运出口,仿《禁运米谷出口章程》,进出皆须查禁。随带川资二千枚以内,不在禁例。礼科给事中王金镕奏:"铜圆宜不分省分,一律通用。"旋弛其禁。十月,财政处奏定:"限制江苏、湖北、广东每日造数不得逾百万,直隶、四川六十万,余省三十万,均待部颁祖模。"十二月祖模成,文曰"大清铜币",中有一"皖"字以别之。电咨派员领回仿铸。三十二年春成本还清,开除物料、薪工,综核历年盈余,共银七十余万两,分拨要政经费每岁十四万余两,以为常额。八月,财政处户部后改度支部。会奏,整顿铜币,酌量归并。皖厂应裁并江宁。原奏,除臣部所设总厂外,拟以山东归并直隶为一厂,湖南归并湖北为一厂,江西、安徽、江苏、清江归并江宁为一厂,浙江归并福建为一厂,广西归并广东为一厂,合奉天、河南、四川、云南四厂共九处,皆归臣部臣处统辖。是年皖北水灾,巡抚恩铭叠次电商度支部,请暂宽限铸造,以资赈济。始奉奏准照额加铸一倍,以每日六十万枚为度。三十三年,钦派考查铜币大臣陈璧莅皖调查,事竣遂即停止,改为制造厂。综核造币大要有四,曰铸数,曰盈余,曰常年拨款,曰添购机器。旧存及自造并借用各机附入。列表如左。据《铜圆局卷》。
皖省造币分厂铸数表
单位一枚
年份当二十当十当五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总数
造币分厂盈余表
单位一厘
数目
年份兑换银数开除
物料成本开除
薪工局用盈余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统计以上五年兑换银数,除物料成本、薪工局用外,共盈余(曹)[漕]平银七十万八千三百十九两三钱五分六厘。外有三十二年盈余未兑,当十铜币二百一万五千一百二十一枚,当二十铜币十九枚。又,历年盈余核实计算,通盘溢出盈余(曹)[漕]平银二万四千五百八十三两九钱九分八厘暨灰铜、淘沙铜盈余银二万三百四十三两三钱三分九厘。附志。
造币分厂常年拨款表
款项
名目漕平银数
单位一厘钱数
单位一文拨款年份法政学堂
系课吏馆所改光绪二十九年起武备学堂二十九年起农工股本三十年起出使经费三十一年起黄浦工费三十一年起高等学堂三十一年起商务总局三十一年起提学使学务公费三十二年起习艺所三十二年起女医学堂三十二年起
以上每年不计闰,应拨银十四万五百九十一两七钱四分三厘,内出使经费三万两,黄浦工费三万两,提学使学务公费三万两,高等学堂一万两,系以库平折合(曹)[漕]平。又钱八百四十千文。月支之款,遇闰照加。
铸法:铜圆一枚,当钱十文,重二钱,以铜九十五分、铅四分、点锡一分共成百分熔铸,全用机器。初由帐库发铜交收发处,每罐约入铜一千二百两,每日或五六罐、七八罐不等,当时校准,放入木箱封锁标识,发交熔铜处。熔化锉磨,校准分两,注明条数,交烘饼辘片处,凡锉磨碎铜,逐细扫收另储,仍归收发处掌管。先烘后辘,辘至二三次,由粗及细,愈辘愈薄,交舂饼处。逐条舂出钱数,发付摇洗处。其铜边零碎,检储入箱,交收发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