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母。或曰曾祖父母,曾祖于曾孙之妇无服,而云报乎?曾祖父母正服小功,妻从服缌麻。」于夫皆有名,于己从轻远,故不复条目,而总言诸祖也。唯曾祖、外祖父母不报。为君母之昆弟缌,马融曰:「妾子为嫡夫人昆弟服也,君母卒则不服也。」从服也。郑玄曰:「从于君母而舅服之,君母在则不敢不从,卒则不服。」马融曰:「从母往为之服。」为夫之从父昆弟之妻缌,贾公彦曰:「此同堂娣姒,降于亲娣姒,故服缌也。」以为相与同室,则生缌之亲焉。马融曰:「娣姒以同室相亲,生以缞缌之服。」
舅之妻及堂姨舅大唐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制曰:「朕以为亲姨舅既服小功五月,则舅母于舅有三年之服,是受我而厚,以服制情,则舅母之服不得全降于舅也,宜服缌麻。堂姨舅,今古未制服,朕思敦睦九族,引而亲之,宜服袒免。又郑玄注礼记云『同爨缌』,若比堂姨舅于同爨亲则厚矣。又丧服传云『外亲之服皆缌』,是亦不隔于堂姨舅也。」
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等奏曰:「臣等谨按大唐新礼,亲舅加至小功,与从母同服。此盖当时特命,不以轻重递增,盖不欲参于本宗,慎于变礼者也。今圣制亲姨舅小功,更制舅母缌麻、堂姨舅袒免等服,取类新礼,垂示将来,通于物情,自我作则,群儒夙议,徒有稽留,并望准制施行。」制从之。
两妾相为服晋
晋秘书监谢靖问:「两妾相为服否?」徐邈答云:「礼无两妾相为服之文,然妾有从服之制。士妾有子,则为之服缌也,妾可得从服缌麻。又有同室之恩,则有缌服义也。」
通典礼典
通典卷第九十三 礼五十三 沿革五十三 凶礼十五
王侯兄弟继统服议 未踰年大丧不立庙议 未踰年君称议 三公诸侯大夫降服议 诸侯大夫子降服议 诸侯夫人及大夫妻降服议 贵不降服议 诸侯为所生母服议 公子为其母服议为妻附
王侯兄弟继统服议晋 东晋 宋
晋武帝咸宁二年,安平穆王薨,无嗣,以母弟敦上继献王后,移太常问应何服。博士张靖答,宜依鲁僖服闵三年例。尚书符诘靖曰:「穆王不臣敦,敦不继穆,与闵僖不同。」孙毓、宋昌议,以穆王不之国,敦不仕诸侯,不应三年。以义处之,敦宜服本服,一周而除,主穆王丧祭三年毕,乃吉祭献王。毓云:「礼,君之子孙所以臣诸兄者,以临国故也。礼又与诸侯为兄弟服斩者,谓邻国之臣于邻国之君,有犹君之义故也。今穆王既不之国,不臣兄弟,敦不仕诸侯,无邻臣之义,异于闵僖,如符旨也。但丧无主,敦既奉诏绍国,受重主丧,典其祭祀。记云:『大功者主人之丧,有三年者,则必为之再祭。』郑氏注云:『谓死者从父昆弟来为丧主也。有三年者,谓妻若子幼少也。再祭,谓大小祥也。』穆妃及国臣,于礼皆当三年,此为有三年者,敦当为之主大小两祥祭也。且哀乐不相杂,吉凶不相干,凶服在宫,哭泣未绝,敦遽主穆王之丧,而国制未除,则不得以本亲服除而吉祭献王也。」
四年,陈留国上,燕公是王之父,王出奉明帝祀,今于王为从祖父。有司奏:「应服周,不以亲疏尊卑为降。」诏曰:「王奉魏氏,所承者重,不得服其私亲。」
东晋穆帝时,东海国言哀王薨踰年,嗣王乃来,不复追服,群臣已反吉,国妃亦宜同除。诏曰:「朝廷所以从权制者,以王事夺之,非为臣变礼也。妇人传重义大,若从权制,义将安托。」于是国妃终三年之礼。孙盛以为:「废三年之礼,开偷薄之源,失之大者也。今若以丈夫宜夺王事,妇人可终本服,是为吉凶之仪杂陈于宫寝,彩素之制乖异于内外,无乃情礼俱违,哀乐失所乎!」
宋孝武大明二年,有司奏:「凡侯伯子男代子卒,无嗣,求进次息为代子,检无其例。」下礼官议正。博士孙武议:「按晋济北侯荀勖长子运卒,以次子辑拜代子。先代成准,宜为今例。」博士傅郁议:「礼记微子立衍,商礼斯行;仲子舍孙,姬典攸贬。历代遵循,靡替于旧。今君存而代子卒,厥嗣未育,非舍孙之谓。愚以为次子有子,自宜绍为嗣孙;若其未有,无容远搜轻属。承统继体,传之有由,父在立子,允称情典。」曹郎诸葛雅之议:「按春秋传云:『代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均择贤,义均则卜,古之制也。』今长子早卒,无嗣,进立次息以为代子,取诸左氏,理义无违。又孙武所据荀勖长子卒,立次子,亦近代成例。依文采比,窃所允安。谓宜开许,以为永制。」参议为允。诏可。
大明四年,有司奏陈留王曹虔嗣薨,以弟虔秀袭后,秀又薨。今依例应拜代子,未详应以秀长子铣为代子?为应立次子锴?」太学博士王温之、江长议,并谓应以铣为正嗣。太常丞陆澄议谓立锴。右丞徐爰谓:「礼后大宗,以其不可乏祀,诸侯代及,春秋成义。虔嗣承家传爵,身为国王,虽薨殁无子,犹列昭穆。立后之日,便应即纂国统。于时既无承继,虔秀以次袭绍。虔嗣既列庙飨,故自与代数而迁,岂容烝尝无阙,横取他子为嗣。为人胤嗣,又应恭祀先父。按礼,公子不得祢诸侯。虔嗣无缘降庙就寝,铣亦不得援祭先王。征礼考事,虔